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實踐研究

2021-03-27 15:20:17 字數 5061 閱讀 3660

摘要有效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一直是國內外教育學者關注和研究的重要熱點問題之一,也是社會和家長所關注的重要問題。新課程改革是為發展我國基礎教育實施的重大戰略舉措,對全面推動素質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新課標理念下教師怎樣能更好的進行中學數學教學,學生怎樣能更有效地學習,如何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等問題一直是教育研究者研究的主要問題。

數學教學主要在課堂進行,課堂教學是否有效受到教師、學生及教學資源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改變低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是教學改革的必然和歸宿。

本研究通過查閱相關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方面的資料,通過研究綜述及相關研究背景及意義進行介紹,再闡述中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相關理論,在以上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調查研究並加以分析,針對現狀研究提出優化中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再根據策略研究設計有效教學課例,最後作總結和反思。本研究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希望本研究在提高教師對課堂教學效益方面有所啟發,為改變低效的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提供必要的參考。

第一章引言

1.1問題提出的背景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受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較深,有效教學的提出是「教學是藝術還是科學」之爭的產物。[1]在新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殊經驗出發,讓學生親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2]在新課標背景下,我國所倡導的素質教育主要是要改革教學內容、方式方法及模式等,讓學生全面發展,那麼課堂教學就成為素質教育開展的主陣地,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組成的培養人才的活動,是有目的、有組織、有計畫地一種活動,作為課堂教學起著主導作用的教師,對教學效益的追求是始終如一的。數學教育是教育的乙個組成部分,在對人的發展和完善教育及對認識的提高和思想的發展方面,促進社會的進步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在新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該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3]新課標數學更多的強調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通過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對數學符號和概念的理解能力及數學應用能力,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新課標理念下的現代數學教育服務於學生大眾,數學越來越成為普遍性、發展性的基礎知識;注重數學與生活及社會的關係;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科**用多元教學模式;注重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的發展。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顯得格外重要,以新課程標準為參照系,提高中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益成為必然。

學生的學習效果是評價有效教學的乙個標準,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集中表現為學生學習的效果,是否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中有哪些收穫。中學數學課堂倡導主動學習、互動學習、**性學習及問題情景學習等合理運用,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學習的樂趣,積極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數學方法,也要注意情感及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激發創新意識。學生在課堂的參與主要包含學生是否積極融入到課堂學習當中,是否對課堂中學習和遇到的問題積極思考以及學生學習的情感體驗,這些方面綜合發展促進學生學習優化發展,學生的參與程度多少直接影響了學習的效果。

課堂教學中教師扮演了引導和組織的角色,教學立足於學生主體的學習,課堂講解問題或解答問題不能是教師展示才華的場所,引導學生加入到自己教學的情境中,讓學生在寬鬆的學習氛圍中主動投入精力、積極探索進行合作交流學習,挖掘他們的潛質,培養數學素養。新課程標準中也要求教師為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將來發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數學基礎,使他們獲得更高的數學素養;課程學習要有多樣性和選擇性,滿足個性發展的需要;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倡導互動合作、實踐探索及自學等學習方式科學應用,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過程,從而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數**用意識;新課改的「雙基」強調高中的數學教育要為學生打好終身發展的基礎;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科學精神,還要倡導人文精神;數學課程應該建立合理和科學的評價體系。[4]中學數學課堂由於時間、內容、考試及評價壓力下,以往都是教師的一言堂,課堂效果可想而知。

教師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忽略學生的發展,剝奪了學生發言權,教師在課堂上把已備好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師的互動也不過是問問「講的課程是不是聽懂了?」,「沒問題就進入下乙個內容」等慣用語,學生當堂似乎感覺還可以,一到自己做題就感覺費力,學生學習的積極心不高,缺乏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活躍氣氛,想方設法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的教學應以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益為指標。

新課改背景下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是當前數學教學研究的熱點和重點問題,如何做到真正的有效教學,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我們所要努力的方向,本研究正是基於此而研究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希望能得到一點啟發。

1.2研究綜述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特別是受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教學效能核定運動之後,這一概念頻繁地出現在英語教育文獻之中」[5]。隨著教育科學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對教學的科學性產生了興趣,開始持續關注,在實踐探索中人們意識到教學既有科學的理論基礎,又可以運用科學的方法來加以研究。特別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外有效教學研究關注的不只是教師,而覆蓋了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研究。

後來有效教學由於受到學校效能研究的影響也涉及了學校方面的研究。到八十年代以來,國外課堂教學研究活躍性增強,研究成果不斷增多,研究的系統性增強,有效性教學研究形成了乙個基本的研究框架。整體研究方法盛行,人們開始把教學活動作為乙個整體來看待,教師的教學行為與教學觀念、教學策略共同構成教學過程變數中的乙個組成成分,由於人們強調教學的情境性和實踐性,教學行為研究開始與具體的教學情境相結合。

[6]國外的研究成果較多,代表專著主要有伊莉莎白·佩羅特的著作《有效性教學:提公升教學的實踐指南》[7]、艾倫c奧斯丁的《有效教學策略》[8]、勞倫特·德羅茲所著的《有效性教學與指導》[9]一書及克里斯·基里亞庫的《中小學的有效性教學》[10]等等,其中全面的闡述了有效教學環境的文化因素[11]。總的來說,國外有效教學的研究關注教師的的同時,也逐步關注學生和課堂活動的動態綜合化發展。

通過怎樣的課堂有效教學促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最優化是當代各國所普遍關注和重視的。

從文獻資料發現,我國課堂有效教學研究20世紀五六十年代起步,不過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問題上,還沒有形成對教學有效性問題的研究。到**十年代,有關提高與優化「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的提法不斷增加,並逐漸成為教學研究的熱點,其特徵在於研究進一步擴充套件和系統化,不僅在注重教學效率及效果提高途徑方面的研究,而且對影響教學效率及效果的因素做定性和定量分析,這一時期研究成果也較多。我國有效教學研究進入活躍階段是在20世紀九十年代之後,有較多的有效教學方面的著作及**不斷出現。

著作主要有:陳琦、劉儒德編寫的《當代教育心理學》[12],它被認為是首次提及有效教學的著作;陳厚德的《有效教學》[13],全書共七章,提出了有效教學的觀念;劉良華和高慎英的《有效教學論》[14];魏清主編的《中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15]等。**有:

程紅和張天寶發表的**《論教學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16];崔允漷發表的**《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17];姚利民的博士**《有效教學研究》[18];王延文的碩士**《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19];焦敬的芬的碩士**《高中數學有效課堂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20]等等。

1.3研究的意義

國內外很早就提出了有效教學這一概念,對其零散的研究也有較多,然而在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運用情況並不理想,因此,有效教學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促進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有效教學是當前我國課程改革的需要,是中學數學新課程改革的基礎和歸宿,推動了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新課改理念下新的課程和教材內容為中學數學的教學輸入新的血液,它體現著全新的教育理念,將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也逐漸學會了如何學習,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

新課改注重學生發展,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激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充分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等方面的變化,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富有個性的學習。可見,有效教學成為了課程改革的基礎,進行新課程改革,教師必須研究如何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課堂有效教學研究可以了解到中學課堂教學的發展情況,有利於教師對數學課堂有效教學認識進一步深入。我國應試教育傳統一直是基礎教育發展的障礙,導致我國中學數學課堂教學長期以來存在低效的問題,教師為了考試和公升學在課堂中抓緊每分每秒,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被動的趕進度學習,教師上課疲憊不堪,學生似乎學的很累,然而教學始終未達到學生發展的理想效果,往往表現出的是低效率和低效果結局,因而社會和家長對中學數學教學提出疑問和批評。本研究立足於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存在的低效問題,通過較深入的調查分析,闡述有效教學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和價值,促進數學教師對有效教學更好的認識和理解。

有效教學思想,國內外早已有之,自教學誕生以來,教育者都在進行

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研究在完善和豐富教學理論的同時,更引起關注的是將能對教學實踐提供有效地參考與借鑑,更好的指導課堂教學實踐。本研究從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相關理論入手,進而對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現狀及對數學課堂有效教學實踐進行較深入的**,以至於在新課改中對數學教師更好的開展有效教學和學生更有效的學習提供些許參考價值和啟示。

1.4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擬先採取文獻研究法全面了解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研究的相關理論、研究成果以及發展動態。採用有效運用文獻研究法、觀察和訪談法、行動研究法、問卷調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對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進行實踐研究。

第二章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相關理論

2.1課堂有效教學內涵

2.1課堂有效教學內涵

2.1.1有效教學

如何進行有效教學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的問題,關於有效教學這一概念的定義,可以追溯到20世紀的上半葉。從有效教學這一理念的產生到現在,它已經成為教學領域重點研究的內容之一。這一概念已經被很多的教育工作者或者學者所引用,在很多研究文獻中可以看到這一概念被引用的痕跡。

但是從這些研究文獻中我們發現,關於有效教學的定義是乙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界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有效教學這一概念的界定主要是由教學理論的基礎、教學價值觀及教學研究正規化所決定的,它定義隨著這些因素改變而改變,所以有效教學定義的界定是乙個動態的過程。

根據某些研究文獻指出:所謂有效教學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在教學價值觀的支配下,根據教學成果而描述出來的一種接近理想狀態的教學方法,是一定時間內教學成果和教學投入的比例。

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評價標準研究

作者 黃雲 理科考試研究 高中 2013年第09期 課堂教育是目前教育制度下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也是教學的主要途徑之一.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新課改的執行,學生是課堂教育中的學習主體,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要建立乙個既要適合學生又要符合時代進步的一種教育模式,以提高學生...

課堂提問與中學數學課堂教學

永城市龍崗中學王治紅 課堂教學是教師傳播數學知識的主要陣地,也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主要途經,在教學中怎樣提高課堂效率呢?課堂提問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我認為,注重課堂提問不失為一種好方法。為此,本人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談一談如何優化課堂提問,提高課堂效率。一 課堂提問應有明確的目標 課堂提問,並不是表面上...

關於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

關於數學課堂有效教學之隨筆 陝西省甯強鐵鎖關中學張麗琴 昨晚自習期間,學生一節課下來卻沒做幾道練習,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第二節課期間,我轉變了策略,要求學生統一做 資源與學案 上本章 第26章隨機事件的概率 的單元檢測題。巡視中,我驚奇地發現,班上最搗蛋的周世玉竟然提前完成了這部分練習,我特別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