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組活動基礎培訓講義 市政

2021-03-25 20:59:55 字數 4763 閱讀 8089

重慶市市政行業qc小組活動基礎培訓講義

一、qc小組的概念

在生產或工作崗位上從事各種勞動的職工,圍繞企業的經營戰略、方針目標和現場存在的問題,以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質和經濟效益為目的組織起來,運用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開展活動的小組。

◆ 人員—在生產或工作崗位上從事各種勞動的的全體員工;

◆ 範圍—圍繞企業的經營戰略、方針目標、和現場存在的問題;

◆ 目的—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經濟效益和人的素質;

◆ 手段—運用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

二、qc小組的性質

◆ 是企業中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的一種有效的組織形式。

◆ 是職工參加企業民主管理的經驗同現代化科學管理方法相結合的產物。

◆ 與行政班組、技術革新小組有所不同。

組織原則不同

活動的目的不同

活動方式不同

三、qc小組的特點

◆ 明顯的自主性----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願參加。

◆ 廣泛的群眾性----人人都可以參加組內平等、互相尊重、提倡自我實現。

◆ 高度的民主性----民主的結合、民主的活動,小組長自然產生、組內無訓政。

◆ 嚴密的科學性----pdca迴圈、以事實為依據、用資料說話、數理統計方法、邏輯思維模式

四、qc小組的作用

◆ 有利於開發智力資源,發掘人的潛能,提高人的素質。

◆ 有利於預防質量問題和改進質量。

◆ 有利於實現全員參加管理。

◆ 有利於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增強人的團結協作精神。

◆ 有利於改善和加強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 有助於提高職工的科學思維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 有利於提高顧客的滿意程度。

五、qc小組課題的分類

◆ 現場型:以班組、現場操作工人為主體,維持質量。

特點:課題小、難度低、周期短、效益不一定大。

◆ 服務型:以提高服務質量為目的的小組。

特點:課題小、難度低、周期短、社會效益明顯。

◆ 攻關型:以三結合方式,解決技術關鍵問題。

特點: 課題難、周期長、投入多、經濟效果顯著。

◆ 管理型:以管理人員組成,解決管理問題。

特點:課題大小不

一、難度不盡相同、效果差別較大。

◆ 創新型:創造性研究,全新的課題(新產品、新工具、新方法)。

特點:追求優良度,追求新策略。

六、qc小組的活動宗旨

◆ 提高職工素質、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 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經濟效益。

◆ 建立文明和心情舒暢的生產、服務、和工作現場。

七、qc小組的組建原則

◆ 自願參加,上下結合

自覺參加、自我提高,管理者適時的進行組織、引導和啟發。

◆ 實事求是,靈活多樣

形式多樣,自主開展活動。型別適宜,不搞一刀切。

八、對qc小組成員的基本要求

◆ qc小組成員:組長+組員(qc小組活動顧問和推進者是重要成員之一)

◆ qc小組組長職責

抓好qc小組的質量教育;

制定小組活動計畫並按計畫組織活動;

做好小組的日常管理工作。

◆ 對qc小組組長的要求

是質量改進的熱心人;

業務知識較豐富;

有一定的組長能力。

◆ 對qc小組成員的要求

按時參加活動;

完成分配任務,熱愛質量改進;

不滿足於現狀,隨時提高課題。

九、qc小組的組建程式

◆ 自下而上的組建程式

小組由生產現場班組產生,報主管部門審核。

特點:小組活動力所能及,成員積極性、主動性高。

◆ 自上而下的組建程式

由主管部門提出組長人選,按需確定小組成員。

特點:課題難度較大,是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人力、物力、財力易得到保證。

◆ 上下結合的組建程式

上級推薦,下級討論,上下協商組建小組。

特點:可取前兩種型別所長,避其所短,應積極倡導。

十、qc小組的註冊登記

為了便於管理,激發責任感、榮譽感,為了得到上級的承認和支援,為了得到上一級發表成果的資格,要求每個小組必須進行註冊登記。

◆ 小組每年進行一次重新登記,跨年度的開展活動的小組,每年登記時予以說明。

◆ 小組停止活動半年應予以登出。

◆ 每選定乙個課題,活動之前都要進行一次課題登記。

十一、qc小組活動的基本條件

◆ 領導對qc小組活動思想上重視,行動上支援。

◆ 職工對qc小組活動有認識、有要求。

◆ 培養一批qc小組活動的骨幹。

◆ 建立建全qc小組活動的規章制度。

十二、qc小組活動的管理技術

◆ 遵循pdca迴圈( 「四個階段」 、「八個步驟」 )

p(plan)計畫階段:四個步驟

現狀調查、 原因分析、 確定主因、 制訂對策

d(do)執行階段:乙個步驟

按對策要求進行實施

c(check)檢查階段:乙個步驟

針對目標檢查實施效果

a(action)處理:兩個步驟

制訂鞏固措施,防止問題再發生;提出遺留問題及下步打算

◆ pdca迴圈的兩個特點

迴圈前進,階梯上公升

大環套小環

◆ 以事實為依據,用資料說話

選課題、定目標、找問題癥結、查主要原因、採取對策、活動效果

◆ 應用統計方法

統計目的:運用統計技術進行資料的整理、分析;

統計方法:全數檢驗或隨機抽取;

統計工具:老七種工具,新七種工具。

十三、qc小組的活動程式

(一)問題解決型自選目標值

1、選擇課題

2、現狀調查

3、設定目標

4、分析原因

5、確定主要原因

6、制定對策

7、按對策實施

8、檢查效果

9、制定鞏固措施

10、總結和下一步打算

(二)問題解決型指令目標值

1、選擇課題

2、設定目標

3、目標的可行性分析

4、原因分析

5、確定主要原因

6、制定對策

7、按對策實施

8、檢查效果

9、制定鞏固措施

10、總結和下一步打算

(三)創新型

1、選擇課題

2、設定目標

3、提出各種方案並確定最佳方案

4、制定對策

5、按對策表實施

6、確認效果

7、標準化

8、總結與下一步打算

十四、qc小組活動成果的總結

◆ 成果總結的作用

有利於發現活動的經驗、教訓;

有利於成果的交流和推廣;

有利於成果的認證和評述。

◆ 成果的分類

有形成果—用物質或價值形式能表現出來;

無形成果—不可用物質或價值定量表現

◆ 整理成果報告的一般步驟

由小組長召集總結會,認真回顧,分析活動過程和經驗

按分工蒐集整理原始記錄和資料;

按活動的基本程式整理成果報告(初稿);

小組全體成員討論,修改、補充和完善。

◆ 總結報告注意事項

嚴格按照活動程式進行總結;

把小組成員的努力程度和所克服的困難及科學判斷的情況寫到成果報告裡;

報告應以圖表、資料為主,配以少量文字說明來表達;

不要用專業技術性太強的術語,必要時需加以說明;

報告內容的前面可簡要介紹小組的組成情況,必要時可介紹企業的簡單情況

◆ qc成果報告書的編寫

用普通及簡練的語言,寫自己的故事,讓別人看得懂;

一般要求:

文字精練,越精練越好;

條理、程式清楚,邏輯性強;

能用圖表、形象表達,就不用文字;

抓住重點、有「文章」的高潮;

不允許「倒裝」「後套」,改變其真實性;

讓外行人看得懂。

◆ qc成果報告書的內容

小組簡介:小組名稱、註冊編號、本課題型別、本課題活動時間、共活動多少次、平均出勤率(人人參與);管理課題要寫行政職務,技術課題要寫學歷、職稱;顧問應為小組成員,推進者是重要成員;年齡可用平均年齡。

選題理由:指令?指導?自選?(為什麼選此題)。

現狀調查及原因分析:目前現場情況的確認。

確定目標值:定量,不超過兩個,為檢查效果提供依據。

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到能採取措施為止。

確定要因並論證:事實和資料表示。

制訂對策:與要因對應,措施具體。

實施:表達清楚,以實施為主。

檢查效果:與目標比較、證實。

鞏固措施:納入標準的名稱及條款,防止再發生。

總結和下一步打算:總結分析,保持活動的連續性

十五、qc成果的發表

◆ 成果發表的作用

交流經驗、互相啟發、共同提高;

鼓舞士氣,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

現身說法,吸引更多的職工參加活動;

評選優秀qc活動小組和優秀成果的群眾基礎;

提高小組成員科學總結成果的能力。

◆ 成果發表應注意的問題

做好發表前的準備工作,確定好發表形式,準備發表材料;

成果發表時應注意的問題:

先用自我介紹,證明你是小組成員;

象講故事一敘述活動過程,不要照本宣科;

儀態大方,自然得體;

避免用專業性強的技術術語,必要時應做解釋

發表後的答疑應禮貌、謙虛,回答要簡潔、清楚,共同**,互相學習。

製片應清楚、明快,每張片的投影效果應是一目了然。

二〇一〇年九月

QC小組活動基礎知識

2015年元月12日,陝西省建築業協會組織中建協舉辦了全國qc小組診斷師的培訓活動。全國知名教授袁藝同志結合實際案例將工程建設qc小組基礎知識進行了系統的講解,本人在理論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對今後指導qc活動 整理qc成果提供有力支援。總工辦結合實際情況對主要所需內容進行歸納整理,便於小組成員的學習...

QC小組活動培訓試題

一 判斷題 每題4分,共24分。正確填 號,錯誤填 號 1 品質管理是以零不良品為目標進行的品質管理活動,20世紀60年代,這種活動在日本製造業 現場被廣泛普及 2 柏拉圖方法,由品管圈 qcc 的創始人日本石川馨博士介紹到品管圈活動中使用,而成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3 與 改善小組活動都是為提高業績...

QC小組活動概述

一 qc活動簡介 一 qc小組是解決企業難題的尖刀 1.qc小組的定義 qc小組即quality control的簡稱,是指在生產或工作崗位上從事各種勞動的職工,圍繞企業的方針目標 經營策略和現場存在的問題,以改進質量 降低消耗 提高人員素質和經濟效益為目的組織起來,運用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開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