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 管理學 原理的重點

2021-03-25 20:58:53 字數 5511 閱讀 8057

【管理的基本方法】

法律,行政,經濟,教育,技術。

【管理的定義】

1. 由計畫、組織、指揮、協調及控制等職能為要素組成的活動過程。

2. 管理就是通過其他人來工作。

3. 就是實踐。

4. 就是決策。

5. 就是設計並保持一種良好環境,使人在群體裡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標的過程。

6. 是對資源進行計畫、組織、領導和控制以快速有效的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

7. 是通過協調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

管理的綜合定義:組織為了達到個人無法實現的目標,通過各項職能活動合理分配,協調相關資源的過程。

【管理的職能】計畫(決策)、組織、領導、控制、創新。

【管理的(二重性)屬性】

1.自然屬性的內容:管理也是生產力。採用不同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就會有不同效果。通過管理,科學技術才能轉化成生產力。

意義:不以人的意志或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不同而改變,是客觀存在。它告訴我們,不同國家可以互相借鑑管理方法等。

2.社會屬性的內容:管理是為了達到預期目的而進行的具有特殊職能的活動。是在一定的社會制度下的生產關係。

意義:管理受社會制度影響,要分別對待各國的管理制度。

【管理者的技能】(羅伯特卡茨研究):

1. 技術技能:運用管理者所監督的專業領域中的過程、慣例、技術和工具的能力。

2. 人際(關係)技能:成功的與別人打交道並與別人溝通的能力。

3. 概念技能:把觀點設想出來並加以處理及將關係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

核心:提高勞動生產率

標誌:管理學的形成。

觀點:1.科學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謀求最高工作效率。

2.達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學的管理犯非法代替舊的經驗管理。

3.實施科學管理的核心問題,是要求管理人員和工人雙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來乙個徹底變革。

科學管理理論的管理制度:

1. 對工人提出科學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時,提高工效。

2. 在工資制度上實行差別計件制。

3. 對工人進行科學的選擇、培訓和提高。

4. 制定科學的工藝規程,並用檔案形式固定下來以推廣。

5. 使管理和勞動分離,把管理工作稱為計畫職能,工人的勞動稱為執行職能。

【法約爾的組織管理理論】職能:

1. 技術職能:設計製造。

2. 經營職能:進行採購、銷售和交換。

3. 財務職能:確定資金**及使用計畫。

4. 安全職能:保證員工勞動安全及裝置使用安全。

5. 會計職能:編制財產目錄,進行成本統計。

6. 管理職能:包括計畫、組織、指揮、協調、控制五項。(p60)

【理想行政理論】

理想行政理論之父:馬克斯·韋伯

理想行政組織模式的特徵:

1. 實行職責分工

2. 自上而下的等級系統

3. 人員的使用:培訓、教育、正式選拔

4. 職業管理人員

5. 遵守規則和紀律

6. 組織中人與人的關係:完全以理性準則為指導,不受個人感情影響

【霍桑試驗】:照明試驗,福利試驗,訪談試驗,群體試驗

結論:1.企業的職工是「社會人」

2.滿足工人的社會慾望,提高工人的士氣(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協作精神),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

3.企業中實際存在著一種「非正式組織」(正式組織以成本和效率為主要標準,非正式以感情為主)。

4.企業應採用新型的領導方法。

【雙因素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於2023年提出。

保健因素:企業的政策與行政管理,監督,與上級、同事、下級的關係,工資,工作安全,個人生活,工作條件,地位。

激勵因素: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視,提公升,工作性質, 個人發展的可能性,責任。

【需要層次理論】由馬斯洛提出。

麥格雷戈的【x理論】:人性本壞好逸惡勞,獎賞不夠,必須強制監督指揮處罰等使其完成工作。

麥格雷戈的【y理論】:人性本勤勞,願意承擔責任。

x和y的區別在於對工人的需要看法不同。

洛爾施和莫爾斯的【超y理論】:不同的情況應採取不同的方式,x理論和y理論並無絕對好壞。

【四大管理原理】

1. 系統原理—特徵:集合性,層次性,相關性。

2. 人本原理—觀點:職工是企業的主體,職工參與是有效管理的關鍵,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發展是現代管理的核心,服務於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3. 責任原理—內容:<1>.明確每個人的職責。<2>.職位設計和許可權委授要合理:①許可權②利益③能力。<3>.獎罰要分明,公正而及時。

4. 效益原理—定義:做正確的事。

【決策的型別與特點】

1. 按時間:長期決策和短期決策

2. 按效率:戰略決策、戰術決策與業務決策

3. 按主體:集體決策與個人決策

4. 按起點:初始決策與追蹤決策

5. 按涉及的問題(西蒙劃分):程式化決策(涉及的是日常的例行問題)與非程式化決策(涉及的是偶然發生,有重大影響的例外問題)

6. 確定型決策、風險型(也稱隨機)決策和不確定型決策:

<1>確定型:在穩定可控條件下進行的決策,每個方案乙個確定的結果

<2>風險型:不知道哪種自然狀態會發生,但知道有幾種狀態及其發生的概率。

<3>不確定型:什麼都不知道==+

:目標性,可行性,選擇性,滿意性,過程性,動態性

【p212決策的過程】(問答題)

1. 診斷問題,識別機會:管理者必須盡可能精確的獲得可靠的資訊並仔細的解釋它,從而更精確的評估問題和機會,提高做出正確決策的可能性。

2. 識別目標:目標體現的是組織想要獲得的結果,要明確結果的數量和質量,因為這兩方面將指導決策者選擇合適的行動路線。可按照時間分為長、中、短期目標。

3. 擬定備選方案:這一步驟需要創造力和想象力,必須牢記目標,提出盡可能多的方案。

4. 評估備選方案:確定最優方案。使用預定的決策標準,即風險、收益、預期成本等。

5. 作出決決定:仔細判斷,考察全部事實。

6. 選擇實施戰略:制定具體步驟,確定指令能被有關人員充分接受,分解決策目標,落實到個人,建立工作報告制度。

7. 監督和評估:對方案進行分析,修改和完善來適應新形勢。

【決策的影響因素】

1. 環境2.過去決策3.決策者對風險的態度4.倫理5.組織文化6.時間

【集體決策的方法】

1. 頭腦風暴法2.名義小組技術3.德爾菲技術

【有關活動方向的決策方法】

1. 經營單位組合分析法

2. 政策指導矩陣

【有關活動方案的決策方法】

1. 確定型決策方法:常用的有①線性規劃②量本利分析法【p225 計算題】

2. 風險型決策方法【計算題p227】

3. 非確定型決策方法

【計畫工作原理】:限定因素原理、可供性因素原理、許諾原理、改變航道原理。

計畫內容5w1h:what目標內容、why原因、who人員、where地點、when時間、how方式手段

【計畫】長期計畫5年以上,中期1~5年間,短期一年。

【目標管理的過程】

1.制定目標2.明確組織的作用3.執行目標4.成果評價5.實行獎懲6.制定新目標並開始新的目標管理迴圈。

【影響管理幅度的因素】

1. 主管和下屬的工作能力2.工作的內容和性質3.工作條件4.工作環境

【組織設計的原則】

1. 因事設職與因人設職相結合的原則

2. 權責對等的原則

3. 命令統一的原則

【組織設計的影響因素分析】

1. 外部環境對企業組織設計的影響:對職務和部門設計的影響,對個部門關係的影響,對組織結構總體特徵的影響。

2. 經營戰略對企業組織設計的影響:保守型戰略,風險型,分析型。

3. 技術及其變化對企業組織設計的影響:生產技術,資訊科技。

4. 企業發展階段對企業組織設計的影響:創業階段,職能發展階段,分權階段,參謀激增階段,再集權階段。

5. 規模對企業組織設計的影響:規範化,分權化,複雜性,專職管理人員的數量。

【綜合標準和矩陣組織】【p309】

【人員配備的原則**重要~p322】

1.因事擇人的原則2.因材器使的原則3.人事動態平衡的原則

【管理人員的**】

外部選聘優勢:1.具有「外來優勢」,沒有「歷史包袱」,如果有能力便可迅速開啟局面。

2.有利於平息和緩和內部競爭者之間的緊張關係。

3.能夠為組織帶來新鮮空氣。

劣勢:1.不熟悉內部情況,同時缺乏一定的人事基礎,因此需要一段時期的適應才能進行有效的工作。

2. 組織對應聘者的情況不能深入了解。

3. 外聘幹部的最大侷限性是對內部員工的打擊。

內部提公升優勢:

1. 有利於鼓舞士氣,提高工作熱情,調動組織成員的積極性。

2. 有利於吸引外部人才。

3. 有利於保證選聘工作的正確性。

4. 有利於使被聘者迅速展開工作。

劣勢:1.引起同事的不滿。

可能造成「近親繁殖」的現象。

【p346非正式組織和正式組織的關係~】

【組織文化及其發展p381~388】(讀一下整節)

【組織文化的主要特徵】1.超個體的獨特性2.相對穩定性3.融合繼承性4.發展性

【領導三大理論】1.行為理論2.全面理論3.特質理論

【領導三大方式】1.專權型2.民主型3.放任型

【管理放個理論】由布萊克和穆頓提出。

低對生產的關心高

【領導權變理論】菲德勒提出。

s=f(l,f,e)s代表領導方式,l代表領導特徵,f代表追隨者特徵,e代表環境

菲德勒設計了lpc問卷來測定領導者的領導方式。

環境的好壞對領導的目標有重大影響。

低lpc型,重視工作任務的完成。高lpc型,重視人際關係

【需要層次理論】由馬斯洛提出。

1. 人是有需求的動物,其需要取決於它已經得到了什麼,還缺少什麼,只有尚未滿足的需要能夠影響行為。

2. 人的需要都有輕重層次,某一層需要得到滿足後,另一層需要才會出現

馬斯洛將需要分為五級(按照順序~!):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期望理論】(v·佛魯姆)三大因素:努力,績效,獎賞。

【公平理論】亞當斯首先提出

【強化理論】(斯金納):正強化——獎勵那些符合組織目標的行為;負強化——懲罰那些不符合組織目標的行為。

【激勵模式】波特&勞勒

【溝通】基本概念:1.溝通時協調各個體、各要素,使企業成為乙個整體的凝聚劑。

2.溝通時領導者激勵下屬,實現領導職能的基本途徑。

3.溝通也是企業與外部環境監建立聯絡的橋梁。

【控制】實質:用於確保結果和實際相一致的過程。原則:適時,適度,彈性,客觀。

【創新職能的基本內容】

1. 目標創新:企業的目標是「通過滿足市場所反映的社會需要來獲取利潤」,具體經營目標,需要適時根據市場環境和消費需求加以調整,每次調整都是創新。

2. 技術創新:技術水平是反映企業經營實力的乙個重要標誌,企業必須順應甚至引導社會技術進步的方向,企業的技術創新表現在要素創新,要素組合方法的創新及作為要素組合結果的產品的創新。

3. 制度創新:制度創新要從社會經濟角度來分析企業。

大一管理學複習總結

第一章什麼是管理和管理者做什麼 管理的定義 管理的基本職能 計畫 研究活動條件 制定經營決策 編制行動計畫 組織 涉及組織結構 配置人員 執行組織 變革組織 領導 控制 管理者角色 亨利 明茨伯格 4 管理技能要求 概念技能 人際技能 技術技能 第二章管理理論的演進 歷史背景 亞當 斯密,工業革命。...

大一第一學期管理學原理

管理學原理 課程複習資料 要求 字跡清楚,捲麵整潔。第一 第二大題的選擇題做在答題卡上,其餘題目做在答案紙上。第一篇概述 第1章管理者與管理工作 第1節管理的概念 作用和任務 組織 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人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組合而成的有機整體。組織中的活動包括作業活動和管理活動兩大部分。管理的作用組...

管理學原理重點

管理學 課程知識點 第1章1.必須清楚的概念 管理是通過計畫 組織 控制 激勵和領導等職能獲得 配製和利用人 財 物和資訊等資源,以期更好地達成組織目標的過程。組織效率是指組織在實現其目標的過程中滿足其成員個人目標的能力和程度。組織效力是指組織實現其目標的能力或實現其目標的程度。管理的物件是指能夠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