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的幾點思考

2021-03-24 09:55:19 字數 4054 閱讀 7643

新一輪課程改革很快就要進入實驗階段。課程改革的理論和實踐表明,改革的成敗往往取決於實施的情況,而對實施過程的監控與評價是考查課程實施狀況的乙個重要環節,也是教師和教育管理者最關心的問題。

本次課程改革特別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我們應充分發揮評價對於促進學生發展、促進教師改進教學的功能,而不只是關注其甄別與選拔的功能。

小學數學課程評價應當遵循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建立有助於促進學生發展,有助於教師反思與提高,有助於實現課程改革總體目標的評價模式與方法。

一、對小學數學課程實施的整體評價

對課程實施整體狀況的評價應當採取過程評價的模式,而不只是針對目標的評價。以往的課程評價多採用目標評價模式,就是以課程目標為出發點和歸宿,重點考查達到課程目標的程度。這種評價方式只是關注目標完成的程度,而忽視了實施過程中對其他環節的評價。

而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對課程整體效果產生影響的因素很多,只關注目標而不注重過程,就很難全面地了解課程實施的全貌,也不能有針對性地對課程實施提出具體的建議。因此,對小學數學課程實施整體效果的評價應當關注實施的各個環節,採取過程評價的模式。

cipp評價模式是一種注重過程的評價模式,是評價小學數學實施過程的一種值得參考的模式。這一評價模式由四個部分組成,即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新的數學課程的實施需要許多方面的轉變,包括學校的條件、管理者和教師的觀念、教學的過程和方法、學生的學習目標等。cipp評價模式從背景到結果的評價可以全面考查這些方面的情況,進而對實施狀況作出綜合判斷。

背景評價是明確現實背景,主要是了解教育物件的現實狀況,對學生知識技能狀況和智力發展水平,以及學生對數學的需求進行評價。這一評價是在教學的準備階段進行的,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需求,了解學生處於什麼水平,了解不同學生之間存在什麼差異。這是確定教學目標與方法的依據。

教學的進度、教學的難度都應當建立在對教育物件充分了解的基礎之上。評價教師的教學活動是否合理,也要考查教師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這是背景評價的主要目的。

輸入評價是對學校的條件、教學的裝置、可選擇的方法與手段、可利用的教學資源的評價。小學數學課程改革需要有一定的教學資源的配合,這既包括現有的教學條件與裝置的準備情況,也包括教師對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與開發。新的數學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不只是把教科書看做惟一的教學資源,還要求教師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周圍的條件開發各種有用的教學資源。

如供學生觀察與操作的材料,學生實踐活動的資源等。這些條件是教師組織有效的教學活動的需要,對這些條件的評價是考查整體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過程評價是對教學過程中的活動與事件的評價。重點是了解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對不同的教學活動的性質和作用作出判斷。不同性質的教學活動對學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而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

對課堂活動的觀察可直接了解教師和學生的具體表現,這是教學評價的重要**,也是評價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

結果評價是對教學取得的結果作出的判斷,是考查教學實際達到的效果。結果評價要針對課程目標,通過不同的方式收集資料,從而對學生的知識技能與能力等方面的表現作出判斷。在結果評價中獲得的資料還應與前面幾項評價的結果進行對照,以了解產生這樣結果的原因,從而對整個教學過程作出恰當的判斷和決策。

cipp評價模式在實際操作上可能比較複雜,但這一評價模式可以給我們帶來這樣的啟示:評價不只是對教學結果的判斷,對教學的條件與過程的評價會使我們較全面地了解課程的實施過程,從而對其作出正確的判斷。

二、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行為的評價

在cipp評價模式中,過程評價占有重要位置,這也是課程評價的難點所在。過程評價的重點在於考查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我們可以通過考查教師和學生課堂活動方式來考查他們的課堂活動行為。

課堂教學的活動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型別:教師講解,師生問答,教師演示,學生探索活動(包括操作、討論等),課堂練習等。詳細地記錄這些方面的表現,就可以對課堂教學行為作乙個具體的判斷。

對一節課的考查,一方面可以從不同性質的活動在整個課堂教學時間中所佔的比例進行分析,即分析上述幾種型別的活動各佔多大比例。如有的課教師的講解、演示和課堂練習佔大部分時間,有的課師生問答佔大部分時間,有的課教師為學生提供相當一段時間進行探索活動。這樣就可以對這節課的活動方式進行評價。

另一方面,可以對每一類活動的性質和作用進行分析,進而為評價提供依據。如師生問答可以通過對教師提問的型別進行分類,區分不同的性質。可以將教師的提問分為:

創造性問題,理解性問題,記憶性問題,課堂管理性問題,無意義問題等。記錄課堂中教師所提的所有問題,分析不同型別問題所佔比例,就可以了解師生問答這一活動方式的實際效果。

下面是一節課中教師不同型別提問的片斷:

15個0.1除以3是多少?(記憶)

是不是0.5?(記憶)

要把4.5元平均分給3位同學,每人得幾元?(記憶)

還有沒有不一樣的?(理解或創造)

區別在**?(理解)

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嗎?(創造)

做好了沒有?(管理)

在這節課中記錄到教師的提問共88個,其中記憶性問題55個,理解性問題22個,課堂管理性問題3個,創造性問題5個,無意義問題3個。從中可以看出教師偏重對記憶性知識的掌握,創造性的問題比較少,僅5個,而管理性問題僅有3個,說明學生在課堂中都很守規矩。

三、確立符合改革需要的評價標準

對於小學數學課程評價,乙個重要的問題還在於我們樹立什麼樣的評價觀念和評價標準。按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從考查課堂教學活動入手,對如何評價一節數學課,如何看待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表現,我提出幾點不成熟的想法,僅供同行們在課程改革實踐中**。

一節好的數學課,我認為應具備以下幾個基本特徵:

1.確定符合實際的內容範圍和難度要求。每一節課都應當是有針對性的,沒有乙個適合任何學生的教材和教案。教師設計一節具體的課時,都應當把它當做乙個創造性的活動。

只有根據學生實際和充分考慮當時當地的教學條件,確定恰當的內容範圍和難度要求,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不考慮學生實際,不分析和利用現有條件的課堂教學設計,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

2.為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好的課應當有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能在探索和學習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上板著面孔的課,學生可能會掌握有關的知識技能,但他們不會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也不會有積極主動的探索熱情。

寬鬆和諧的環境並不意味著只有遊戲或生動的情境才能實現,教師生動的語言、和藹的態度、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問題、有探索性的活動等都可以為學生創造和諧的環境。如「大數目的認識」,讓學生說出生活中的大數目;提供一萬人、幾萬人的情境;讓學生親自數一數一萬粒大公尺有多少。這樣一些活動,都為學生提供了和諧的氣氛。

3.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有體驗數學的機會。新課程的乙個重要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數學學習,特別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學習,應當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體會數學。

如認識圓時,給學生不同的工具,讓學生選擇幾種,通過交流合作畫出乙個圓來。在畫的過程中,學生既體會到圓的特徵,也體驗了「做」數學的樂趣。

4.尊重學生的需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同班級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特徵,同乙個班級的學生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好的課程應當關注學生的差異,尊重不同學生在知識、能力、興趣等方面的需要。

應當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不同型別和不同水平的題目,使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教學活動,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獲。應恰當處理學生學習活動中不同型別的反饋資訊,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注意傾聽各種學生的回答,即使知道學生可能回答不對,也應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的見解。

相信學生的每乙個回答都會對學生自己和別人帶來一些啟示,這些啟示有的來自正面,有的可能來自反面。

5.運用靈活的方法,適應學生的實際和內容的要求。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應根據不同年齡和不同發展水平學生的需要,同時也要符合不同的學習內容。探索與發現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應當用這樣的方法。

教學新概念、新方法的內容時需要學生去探索,但有些規定性的內容也可以用接受式的方法。為高年級學生設計的活動情境與為低年級學生設計的也會有很大的差別。

6.為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好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富於思考的,學生應當有更多的思考的餘地。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是乙個組織者和引導者。

學習的效果最終取決於學生是否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地思考。而教師的責任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為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與空間。

對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的幾點思考

馬雲鵬新一輪課程改革很快就要進入實驗階段。課程改革的理論和實踐表明,改革的成敗往往取決於實施的情況,而對實施過程的監控與評價是考查課程實施狀況的乙個重要環節,也是教師和教育管理者最關心的問題。本次課程改革特別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 樂於 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

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困生轉化的幾點思考

作者 張麗華 學校教育研究 2016年第20期 在我們的教學中往往會存在一定比例學習困難的學生,並且隨著年級的增高,知識難度的增加,這些學生所佔比例也越來越大,那麼這部分學習困難的學生怎樣轉化呢?一 糾正不良學習習慣,樹立學習數學信心 1.改變評價方式,與學生拉近距離 在教學中教師面對學困生學習成績...

關於教學評價的幾點思考

評價發出的資訊可以使師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學的情況,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反饋資訊修訂計畫,調整教學的行為,從而有效的工作以達到所規定的目標,這就是評價所發揮的調節作用。評價本身也是種教學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教師的教育學生的學緊密結合,通過這一橋梁,學生的知識 技能將獲得長進,智力和品德也有進展。二 評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