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中五種不同層次的教學活動

2021-03-21 05:07:02 字數 1066 閱讀 7478

1.什麼是學生已經懂的——檢查(常規性學生活動)

解讀:學生已經懂得的知識往往是指最基本的基礎知識,這部分知識是一般學生都已經掌握的內容,所以在課前簡單、快速地組織一下檢查活動就可以了,完全沒有必要占太多的時間,更加不用老師再說一遍。(實際上,這種活動也可以安排在課前讓學生提前自主完成)

2.什麼是學生不懂但自己看教材可以懂的——概括與提練(學生個體**活動)

解讀:對於那些學生暫時不懂的內容,老師完全沒有必要馬上進行分析與解釋,而是要為學生個體提供足夠的時間去進入教材的閱讀與思考,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嘗試進行概括與提煉。學生開始不懂的內容不等於經過有效的活動後還不懂,所以老師要懂得有捨才有得。

老師捨去的是一點課堂使用時間,學生得到的是理解。

3.什麼是學生不懂、看教材也不懂通過合作學習可以弄懂的——討論與交流(學生**性、合作性活動)

解讀:對於那些學生個體真正不懂的難題,那麼就需要組織討論與交流活動了。討論的過程就是解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由於學生個體思維、學習背景的差異,所以很有必要通過討論與交流來**、交流與智慧型分享。充分利用學生資源,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力是高效學習策略的重要體現。

4.什麼是必須老師講的——講授與闡明(教師主導性活動)

解讀:對於某些確實超出了學生現階段理解能力的難題,就必須通過老師來進行講授與闡明了。因為學生並不是萬能的,特別是某些專業知識或專業術語並非是學生可以理解和解釋的。

只有通過老師的幫助才能解決問題。當然,對這樣的難題老師應該有乙個理性的準確判斷。

5.什麼是老師講了也不懂必須通過實踐才能懂的——活動設計與示範(教師示範性活動+學生實踐性活動)

解讀:對於某些理論性比較強或者是比較抽象的學習內容,即使老師講了學生也不一定能弄懂。所以必須通過老師的活動設計或示範才能讓學生逐步走進知識中。

這種活動帶有明顯的實踐性,必須通過學生本身動腦與動手相結合,才能逐步感悟與理解。

以上五種不同的教學活動,其活動的層次性是非常清晰的。不同能力要通過不同的活動來獲得。學生始終是課堂活動的主體,老師是主導。

課堂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再由學生來支配的。毫無疑問,學生參與的活動越多,其收穫就越大。反之,老師控制的時間越多,學生的收穫就越少。

高效教學的三種課堂模式

劉樹勳建設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讓師生有序可循。基於課堂教學改革 應有利於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 的理念,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構建以下三種課堂教學模式 一 新授課 自學 合作 展示 反饋 教學...

高效課堂中怎樣進行課堂教學的創新

1 追求高效課堂要了解學生,做到因人而教。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教育工作的實踐使我們深信,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養一代新人的任務,首先要了解每個學生的這種差異性。1 了解學生個性。大多學生的個性是在學習中他們最愛得到老師的誇獎,因此,經常開展一些小型競賽活動,可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強其競爭意...

高效課堂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引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多聽 多說 多讀 多思 多寫,人人動手 動腦 動情 動口 動筆,使每位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打造優質高效的課堂。關鍵詞 快樂閱讀 高效課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皮亞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兒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實活動,教育就不能成功。教師應在 高效課堂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