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2021-03-19 13:38:43 字數 3856 閱讀 8986

《資訊科技支援下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已是我國社會轉型時期不可迴避的乙個重大問題。「資訊科技支援下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課題研究的是學校教育在資訊科技條件支援下為留守兒童建立的乙個親人交流平台,留守兒童通過這個平台定時與在外打工的父母進行**交流,對話交流,文字交流。最終目標指向於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外出的留守農村的那些心理、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差異學生的和諧心理健康發展,為這些留守兒童的進一步成長奠基。

留守兒童與普通兒童一樣,具有享受教育與發展的權利。學校有責任使留守兒童享受教育權利,獲得各自獨有的進步與發展,使留守兒童能更好的完善人格,形成良好品質,以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

自2023年10月我校申報了《資訊科技支援下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課題以後,我校立刻組織了課題研究小組,課題組成員充分認識到留守兒童在學校所佔比重給教育教學帶來的深層次的思考,一直認為開展此項課題研究是迫在眉睫的、責無旁貸的、意義深刻的。自課題開發研究至今已半年多,現將階段性小結如下,以便在下面的研究工作中揚長避短,不斷創新,取得更大研究效果。

一、認識研究「留守兒童教育」之價值取向。

留守兒童應該和正常人一樣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使他們和同齡人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怎樣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促進「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長呢?筆者首先認為要做好這三方面的工作:1、留守學生狀況調查。

2、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3、留守學生學習習慣存在的問題。其次是研究此課題的目的和意義:

1、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我國社會轉型時期不可迴避的乙個重大問題,本課題研究成果具有比較廣闊的應用前景和良好的社會效益。2、「留守兒童人際交往問題」課題研究的是學校教育與社會、家庭聯合起來,意在通過多方面的教育資源與機構的有機整合,最終目標指向於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外出的留守農村的那些心理、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差異學生的和諧心理健康發展,為這些留守兒童的進一步成長奠基。最後是開展此項課題研究的策略與方法:

1、研究我校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對不同年齡、不同型別、不同地域的留守兒童心理現狀進行科學的測查分析,掌握基本情況,進行心理現狀比較,提出相應的教育對策。2、探尋在我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積累切合我校實際的、有自己特色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3、對個別有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諮詢與輔導,一方面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擺脫心理障礙調節自我;另一方面,積累個案為個案研究提供素材。

4、通過課題研究,培養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幹教師,搞好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和推進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開展。

二、細緻開展「留守兒童」調查並情況分析

「資訊科技支援下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課題組根據2023年10月份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就讀的143多名學生中,留守兒童82左右,佔了總人數的57.3%。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打工,依靠爺爺奶奶撫養的隔代撫養留守;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親戚撫養留守;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有的是父母一方在家的半留守。

這些孩子們在學業、行為、心理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學業方面,部分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作業質量不高;社會實踐、閱讀等需要家長參與引導的作業完成很難;學習困難不能及時得到家長幫助;作業無人監管,成績滑坡;學習自覺性低,學習習慣較差等。行為方面,課堂紀律鬆懈;衛生習慣較差;放學後不按時回家,在外玩耍到很晚;迷戀遊戲;長時間看電視;和同學衝突,說髒話;不懂尊重他人,行為散漫等。

心理方面,逆反心理較強;退縮冷漠;孤僻內向,不善於交流;脾氣暴躁,衝動易怒;任性,過分淘氣等。當前的現狀迫使我們必須解決這一系列問題。

課題組5人依據「資訊科技支援下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課題實施意見,於10月22日開展了「留守學生情況調查」,今將調查情況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課題組發放**50份,現收到調查表45份,其中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學生**為1—6年級。

二、調查專案與內容:

(1)、屬何種型別留守

此表中可看出:雙親外出打工的佔了近一半,屬於全留守型,也就是這些學生平時的生活、學習主要是靠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過著典型的「隔代撫養」的日子,這對學生「五自」能力(自學、自理、 自護、自強、自律)的培養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的。這需要我們課題組老師的精心策劃與備加關注,為這些學生的健康成長擔負起我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2)、學習習慣

此表中可看出:三種學習習慣的比例懸殊大,相對整個班級來說,良好以下的學生在留守學生中占多數的,這是乙個不爭的事實,因為他們平時的作業缺少監督和檢查,且錯誤率相對較高,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又缺少些文化基礎,對孩子的作業輔導存在一定困難。

(3)、行為習慣

此表中可看出:平時行為習慣良好以下占多數,不知道珍惜、不知道孝敬、不知道關愛,這與一定的社會背景和家庭影響是有一定關係的。但平時老師的說服、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心理方面

此表中可看出:前四項心理特點是因為在長期缺失親情的情況下,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孤僻、膽小等性格特點,容易出現偏執、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徵。與正常的孩子相比,他們少了幾分天真、坦城,多了幾分精明與世故;少了幾分樂觀開朗,多了幾分緘默和孤獨;他們變得更敏感、更固執、更好強等等。

三、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是多渠道的

1、節慶日進行留守兒童集中教育。例如:元旦節前**預約在外打工的學生家長準時通過手機、電腦網路等形式與學生建立**聯絡。

通訊主題為「向在外工作的父母問候『新年快樂』」寄託思念之情。學生向自己的父母作這一階段的學習生活情況匯報。同時,在外打工的父母給自己的孩子提出學習、生活、家庭中的要求。

大多數學生在交流當中都能盼望自己的父母能在自己的身邊,享受親人的那份愛。有部分低年級學生還不能清楚地認識到父母因何原因不在自己身邊。通過網路交流學生的心理成熟了,知道了父母在外生活的比較辛酸,也是家庭所必須接受的事實。

思想穩定了,精神狀態比以前更加好了,在學習上,能及時交納作業,上課能認真聽講;生活上經常和同學交流、談笑風生,校園一片和諧;德育上,懂的尊老愛幼,尊重他人。

2、做好留守兒童專題教育。例如:「

五、六年級青春期教育「。

五、六年級學生正處於青春期發育,還不懂自己身體的生理現象。我校針對男女生青春期發育各組織了網路學習教育,學生通過老師提供給的青春期發育教育專題材料兩兩討論、瀏覽、學習。得到了一定的認識,排除了由於身體給學習生活帶來的困惑。

有如:「給父母的一封信」寫出自己很想給遠在外打工的父母說的心裡話。通過書信形式加深家長和孩子的親情。

學生明白自己只有好好學習、好好生活就是報答父母的一片苦心,倍加努力進行學習。

3、提高平時留守兒童資訊科技交流平台的有效性。「留守兒童資訊科技交流平台」是乙個專門為我校留守兒童建立的開放性,自由化,指導性,自理的乙個資訊平台。留守兒童隨時可以通過管理員進親情室和家人進行溝通,把學校裡不想和老師、同學說的話講給自己最信任的父母,同時校正學生由於學習生活中的小挫折歪曲的心理變化,得到健康成長。

4、開展「留守兒童家庭茶話會」。春去春又來,度過了乙個愉快的春節後,留守兒童的爸爸、媽媽又要各奔東西,算計著又一年的經濟效益。趁大部分家長即將踏上遠去的列車之前,課題組於2月27日下午1:

30(開學第一周),在學校一年級教室開展「留守兒童家庭茶話會」。活動要求每位課題組成員和研究的留守兒童均需參加,然後每位留守兒童以「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為主題,寫乙份體會,每位課題組成員在其中選擇一名學生上台交流;寫乙份體會。

5、開展「我給留守兒童家長發條簡訊」。新學期伊始,我校課題組組織了70多名留守兒童參加,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為使「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的延續性,我們又在3月開展了「我給留守兒童家長發條簡訊」活動。

活動要求:(1)、以簡訊的形式向留守學生家長匯報開學近乙個月來的學習與生活情況。(2)、簡訊內容須署名自己的身份,語句表達要委婉,在發給家長的言語中要體現人文化。

(3)、留守學生家長發回的簡訊最好保留幾天,並盡可能把所發簡訊呈現給留守學生,體現父母的牽掛與關愛。(4)、所發簡訊要精心組織,並以文字形式摘錄下來。課題組將根據摘錄內容評出

一、二、三等獎若干名,並頒發獎狀。

在課題組老師收到的乙份份簡訊中,我們收到的是家長的乙份份艱辛與困苦;純樸與信任;真誠與感動。此項活動目前還在不斷延續著……

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落實 三維目標 的研究與實踐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落實 三維目標 的研究與實踐 自2010年12月被第三屆全區基礎教育教學課題研究立項以來,我校課題研究小組依據課題研究的步驟有序的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動,現把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近一年來的研究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一 課題研...

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3 在學校進行中小學課堂教學方法轉變的問卷調查及分析。2013年4月,教科室設計關於 深入課堂,轉變觀念 的問卷調查,在中心校教師中實施了一次調查分析,為下一步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依據。2013年9月 2014年6月,圍繞生本課堂教學展開教學研究,將課題研究與教學前沿的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有...

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2007年上半年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發展學生個性特長,不拘一格地培養多規格 多層次人才的特殊素質。最主要地是在每乙個孩子身上發現他最強的一面,找出他作為人發展根源的 機靈點 做到使孩子能夠最充分地顯示和發展他的天賦素質的事情,達到他的年齡可能達到的最卓越的成績 蘇霍姆林斯基語 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