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先學後教 總結

2021-03-18 12:36:51 字數 1694 閱讀 1428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數學課題研究

餘慶縣城關一小石正宇

「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是洋思中學的創舉,實踐證明,這一嘗試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也說明了一點:放手以後學生也能學好,甚至能學得更好。

「先學後教」的核心是自學能力的培養,是學生主體作用的具體體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教育局長保羅郎格朗說:「未來文盲,不再是不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因此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其從「學會」到「會學」無論是從實施素質教育的角度看,還是從終身教育、創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我們數學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課題。

眾所周知,自學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培養形成的。在小學中,嘗試使用「先學後教」的方法,對推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產生很大的影響。對於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先學後教」的方法也是切實可行的。

下面就在小學高年級採用「先學後教」的方法談以下幾個方面:

一、激發興趣,增強信心

學生獲得知識的途經無非有兩個,或從別人的傳授中獲得,或從自己的學習中獲得。而通過自學獲得的知識往往會記得更牢。並且,學生通過自學獲得新知時,會產生一種愉悅的心情,這在一般學習中是不可能體會到的。

所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興趣,是比較關鍵的。可通過一些科學家的例子來說服學生。我介紹了曾被人稱為「低能兒」的愛迪生,他通過刻苦自學,終於成為發明大師;著名數學大師華羅庚,出身貧寒,缺乏良好的學習環境,卻憑著超人的意志登上數學的高峰。

這些典型例項,使學生受到啟發,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自學的興趣和信心。教師在實施時不可操之過急,特別是我們面對的是小學生,剛開始進行自學,教師要創造機會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消除他們的疑慮。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要讓學生都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行。

二、精心選材,因人而異

在進行「先學後教」時,並不要求所有的知識都進行自學。針對小學生,主要是一些簡明易懂的內容可讓他們自學。教師要把好這個關,切忌千篇一律。

主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正確處理好不同內容的關係,優等生和後進生的關係。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時,長方體的體積推導可與學生共同完成,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是在長方體公式的基礎上得出,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自學,搞清給他們的幾個思考題:正方體和長方體有什麼關係,正方體的體積該怎樣算,a3表示什麼?學生通過自己看書,同桌討論。

很容易獲得新知。在自學的同時,我還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優等生要知道為什麼這樣做,後進生只要弄懂怎樣做就可以了。

三、循序漸進,指導方法

數學教學要按照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絡和學生的認知規律,由已知到未知,由簡單到複雜,由具體到抽象就學生的智慧型發展來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乙個長期的過程。要由易到難,由扶到放,要教學生學會學習。教師的學習指導,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

一開始,教師可以對自學內容設計一些自學思考題,讓學生按你的思路學習,並從中學到以後看書自學,應該弄清哪些問題。經過乙個階段的訓練,可以讓學生自己找問題,弄清學習這個內容所要搞懂的是哪些方面。教師可以在最後提問:

通過自學,你學到了什麼?

最後,學生自學後教師要收集資料,使學生自學的資訊能及時反饋。通過資訊反饋使學生或教師發現問題。學生在自學中,開始還不知道自己的自學方法是對是錯,對於正確的做法必須堅持,欠佳的做法必須改正,通過練習和自檢就能使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不斷調整自學方法,使自學能力不斷提高。

而教師則可以通過課堂反饋和平時測驗發現問題,進一步指導學生調整自學方法,並通過要求學生對章節內容進行小結,鍛鍊他們對知識結構的歸納能力,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先學後教心得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教學法的心得體會 函谷關鎮中心小學黃建鋒 通過學習永威中學以學生為主體,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的課堂教學結構,對我影響很大。再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情況,下面我談談自己的看法。1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教學模式不能學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把整個教學模式的形式的一切照搬過來,可...

」先學後教「初探

英語組李玉敏 摘要 先學後教 就是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被動的知識的容器,讓學生走上講台,老師走進學生,真正讓學生唱主角,教師當導演。這也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關鍵詞 先學後教,建構主義,主動與被動,教學法 目前的外語教學普遍存在著 費時較多,收效較低 的現象,正...

英語先學後教反思

先學後教,精講精練 七年級英語 上 unit 5 grammar教學反思 董廣彥學生自學部分 自學 是指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要求進行積極的閱讀思考或動手操作,嘗試通獨立與合作方式理解課本知識,並內化到自身的知識結構。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能動性,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