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學習

2022-06-07 13:36:04 字數 3756 閱讀 9986

課堂頭1分鐘裡的「玄機」

顛覆!劉曉書及其他永威老師的課.顛覆了我們對課堂、教學慣常的認識!

我們認為,課堂是要講的,沒有老師的講就沒有學生的學。

不!永威人說:課堂要儘量減少老師的講,只有老師不講學生才可能真正地學。

我們認為,先有老師的教,才有學生的學,教是課堂的主旋律。

不!永威人說:先有學生的學,才有老師的教,學是主導課堂的一切。

我們認為,教是為了不教,教在我們心中根深蒂固,永遠不放心學生成了我們的心結

不!永威人說:不教才是教,永遠堅信學生學的自覺和能力,時刻警惕老師的教變成越俎代庖.才是教育的真智慧型。

我們認為,課堂主要是讓學生去理解知識,至於運用、練習更多地是課堂之外的事。

不!永威人說:理解和運用知識都是課堂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沒有相當的練習,就很難說理解得多好,更談不上形成能力。沒有運用,教學就是失敗的。

劉曉書這節課忠實地體現了這些「教育信條」。45分鐘裡她的講解大約只有六七分鐘,她把時間都留給了學生自學、練習。課堂的起點不是老師的教,而是學生按照自學指導要求自學。

學生的理解、練習產生錯誤時,首先不是老師解疑釋惑,而是請別的學生更正、討論。她留給學生大量的時間做練習.一節課下來,每個學生至少獨立做了2l道題,其中有4道還經過全班討論。

老師不過是課堂的影子,而且是自我極度克制的影子。

這就是永威人的教學革命

這就是蔡林森經過20多年探索實踐、在洋思中學開花結果、又在永威不斷豐富創新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所呈現的「另類」課堂風景!

什麼是「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不是字面上的學生先學,教師後教。具體說來,它一節課的經典模式大概分為4個模組8個小環節:輔助環節(約1分鐘,包括板書課題、出示目標即學習目標、出示自學指導)→先學(約15分鐘,包括讀書看書、檢測練習或提問)→後教(約10分鐘,學生相互更正或曰兵教兵、師生討論)→當堂訓練(約20分鐘,即完成作業)。

劉曉書的課大體是這一經典模式的再現。

當然。因學段、學科、課型的不同,這一經典模式可作變通處理,

比如小學,永威摸索出了「四個一」:看一看(即自學)、做一做(即檢測)、議一議(即後教)、練一練(即當堂訓練)。再如語文和英語,因為教學目標與理科相比更為多元,就變為「分散學分散教」,即學一點、教一點;再學一點、教一點,一節課一般要進行3輪「先學後教」,最後才「當堂訓練」。

畢業班其是高考前的複習課,才去的則是大迴圈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第一節課讀書(即自學),第二節課考一考(即檢測),第三節課更正、討論(即後教)。但不管怎麼變通,都沒有超出這一模式的基本構架、理念。

有人驚訝了:按照這個模,教師豈不是太省事了——在課堂上只要講解幾分鐘,甚至有的就只講4分鐘!

上課就是讓學生自習,就是讓學生做作業,還要教師幹什麼?問得好!

蔡林森20多年心血的結晶,當然不會是看上去這麼簡單。他的門道,必須鑽到每個細節後面才能看清楚。先鑽進「輔助環節」吧。

不要小看這1分鐘,永威的課堂之所以能夠留給學生大量時間自主學習,就是因為在這裡做足了文章

傳統的教學模式,這一環節至少要花

五、六分鐘,乃至十幾分鐘。比如語文,「一上課,老師先要介紹課文的時代背景,介紹主題、作者生平、揭題,接下來可能還要範讀課文。十幾分鐘就沒有了,學生就是坐在那裡聽。

」蔡林森說,「這是浪費。比如時代背景,有的可能學生在歷史課上就學了,你再介紹不是重複嗎?又如課文主題,學生

只要把課文讀通了,自然就會知道.你一上來就講,他再去看課文有什麼意思!」對課堂浪費1秒鐘都深惡痛絕的蔡林森,決絕地把這些環節一刀砍去。「一上課,就直接引入課題,出示目標,出示自學指導,這樣就大大節約了時間

這裡最重要的是出示好「學習目標」。「教師只有把目標寫準了,做到心中有數,教學才有方向。」然而,許多老師並不懂如何準確制訂目標,只是「糊里糊塗上課」。

怎樣才能制訂好「學習目標」或教學目標

第一,不能偏離學科方向。「比如教說明文《蜘蛛》,有的老師把目標定為讓學生『知道蜘蛛的生活習性、身體結構等』。這是常識課的目標,不是語文課的。

語文課的目標,應該是讓學生學習文章怎麼抓住蜘蛛的特徵以什麼樣的順序進行說明。然而許多老師恰恰弄反了。又如教議**,應該讓學生明白文章用什麼論據如何論證中心論點,而不是把主要精力花在讓學生知道什麼政治道理上。

」第二,不能降低要求。「中國有80%的老師都不知不覺把教學目標降低了,他們的教學根本沒有達到目標。這就是我們教學質量不高的根源所在。

」蔡林森說.「比如教用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教學目標應該是什麼呢?是要理解用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而且還要能正確運用。但是許多老師最多隻達到了一半:

理解。他們從上課講到下課,就只是講了例題。你講得再好,只能說讓孩子理解了知識。

沒有動手,就談不上正確、熟練地運用。如果教學目標裡規定

要培養學生運用的能力,那麼你就要用70%的時間花在運用上。」「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規定要用20分鐘做作業.而且,「先學」中六七分鐘的檢測,實際上也是做練習,也就是說,整堂課有二十六七分鐘都是在讓學生動手「做」,其目的就是要在課堂上真正培養學生正確:熟練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同時在運用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可是,大多數的老師,都是把應該在課堂上完成的作業留到了課外。」這就是學生課外學習負擔難以減輕的根本原因

第三,不能拔高要求。比如教七年級文言文,讓學生把課本釋義弄懂了,課文大致讀懂了,然後讓他們自己去讀、領悟,就基本過關了。又如教詩歌,讓學生讀出感情就不錯了。

「可是,有的老師不得了,旁徵博引,講時代背景,講微言大義,像教大學生一樣去教初中生。這就是拔高.就是脫離實際。」蔡林森說。

「很多人教學質量不好,就是目標偏高,一偏高,基本目標就達不到。老師講得再好,但是孩子們接受不了,有什麼用!」

第四,辯證看待目標多元化。學生看到的「學習目標」,只有「兩維」: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即理解和運用。

從實際課堂教學看,老師也似乎只是圍著這「兩維」轉。這並不意味著永威人忽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他們認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每堂課都要有的,由老師心中把握即可.沒有必要出示。

「教師情感到位了,學生情感就能到位。」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看來,理解、運用知識才是課堂學習的核心目標。「只有文化知識的目標達到了,德育才容易上去」,如果這個目標沒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終究是空中樓閣。

「學生有本事學

好知識,當堂訓練形成能力,不僅說明他達到了知識和能力目標,也標誌著他的態度、精神達到了乙個新的境界。」在蔡林森看來,學生只有學習成功.才能在學校教育生活中獲得基本的尊嚴

相較於學習目標的制訂,「自學指導」似乎是容易的,就是4個明確:明確看什麼;明確自學的方法;明確自學時間;明確自學要求,比如看例題,要能理解什麼。這裡頭也大有門遵,尤其是要處理好以下兩點

一是規定好自學的重點。自學時間相當短,一般只有五六分鐘。如何讓學生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刀刃」上就成了關鍵。

這個「刀刃」就是一節課教學目標的重點,即新知及運用新知可能犯錯的地方。比如教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應該要求學生重點看例題中去分母的一步.並思考為什麼去分母要用最小公倍數去乘、為什麼不能漏乘一項、為什麼分子是多項式時要添括號。「這3個問題自學好了,其他就迎刃而解了。

」二是規定好自學後檢測的內容。這其實是給予學生自學方向。因為有什麼樣的檢測,就有什麼樣的自學。

「我們走過彎路。有的老師規定在自學之後,不是模仿例題做習題,而是提問,比如什麼是一元一次方程?其結果,就是把看書變成了背概念,學生就不動腦筋。

名為自學,實為死學。」蔡林森說,「除了一些文科課堂,我們堅決反對提問,而是做習題。把習題做會了,說明你對概念就理解了。

習題畢竟與例題不同,學生就要創新,就要舉一反三,這就是知識的遷移。比如教『力的三要素』,我要求學生邊看課文,邊做實驗,5分鐘後登台表演,邊演示邊解說邊回答問題。比如他拿著鉗子敲別的物體,要說明哪個是受力器.哪個是施力器,為什麼。

這樣這一知識對他來說就是活的了。」一句話,自學指導要重在引導學生運用知識。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反思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教學法的心得體會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教學法的心得體會 通過學習永威中學以學生為主體,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的課堂教學結構,對我影響很大,學習這種先進教學經驗,根本在於改變觀念,要實實在在的學,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打造高效優質課堂。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學校的教學任務主要通...

「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教學反思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教學模式的反思 去八一中學學習 滕愛英這個月的11日 12日,我去八一中學.這個進行了課堂教學改革有3年了,掀起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的教學模式。在學習 模仿並運用這種教學模式過程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目前,我們大家都覺得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的課堂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了現代教學思...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聽課心得

三 提高了要求 強化了教師責任 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 的教學模式,教師從過去 滿堂灌 的 第一線 退到 第二線 由知識的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引導者。新的教學模式對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強化了教師的責任,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 1 要加大備課環節的投入,投入時間 精力,精備訓練題,巧設作業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