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雲識天氣》教學反思

2021-03-03 22:00:25 字數 2770 閱讀 1502

《看雲識天氣》這一課我已經講過很多次,每次都有新的收穫。經典說明文文字內質的發現的確需要乙個覺醒的過程,多重構建中說明要素的多樣性,往往形成說明文教學的多姿多彩。我常想,如何突破傳統教法,把重點放在學習說明文的閱讀規律上,並以此為中心展開教學是非常關鍵的。

一、以清晰目標統領課堂教學

作為有效性學習的控制手段,目標明確是最基本的要求。初一學生,剛剛開始接觸說明文,對於如何閱讀說明文,從哪些方面入手學習並不清楚。因而在課的一開始,我首先從「說明文閱讀能力的主要考查點」開始,讓學生明確這樣幾個目標:

1.弄清說明物件,把握其特徵,對全文有個整體感知。

2.劃分文章結構、段落層次,理清說明順序,掌握文章謀篇布局的思路。

3.分析文章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找出文章的重點詞句(中心詞、關鍵句),;理解他們在文中的作用(從表意、結構方面分析)。

理解語言的表達特點,準確的對詞語的修飾、限制作用進行評析。

將應掌握的知識內容直接以強化目標的方式呈現,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學習說明文是做到心中有數,幫助學生建立目標意識,知道閱讀文章要達到什麼目的,解決什麼問題,使學生學會以目標統領自己的課堂學習,有目的的完成說明文的閱讀過程,從而避免學習的盲目與渙散。

目標明確,可以使學生比較容易的進入說明文閱讀的學習狀態。經過訓練,可以讓學生在趣味獲得過程中掌握說明文的閱讀規律,在不知不覺中學會閱讀說明文的方法。在講授《看雲識天氣》時,我的主要任務是在理清文章條理、了解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確文體,掌握說明文的特點及方法。

二、以比較閱讀切入教學內部

在講到本篇說明文的語言特徵,即生動說明時,我特意找了一段卷雲的平實的說明性文字,和課文中的說明語言進行比照,讓學生通過比較,思考這兩段文字在語言上的異同:

卷雲產生的高度很高,一般距地約6-12千公尺,至少5500公尺高。也可以在海拔比較低的寒冷地區存在。在這樣的高度上,空氣溫度很低且水汽很少,雲由細小且稀疏的冰晶組成,故比較薄而透光性較好,潔白二亮澤,常具絲縷結構。

那是輕盈、站得最高的雲,叫卷雲。這種雲很薄,陽光可以透過雲層照到地面,房屋和樹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卷雲絲絲縷縷地輕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菱紗。

這種方法讓學生懷著一種學習期待去閱讀,激發學生的**興趣。結果學生很快發現,第一段的語言無修飾語,很質樸,很平實;而第二段的語言生動,原因是用了具有表現力的詞語以及修辭方法,從而掌握了說明文不同的語言特點,並且了解了寫作說明文語言生動的方法,提高了學生變得讀寫能力。

在品味說明文語言準確性時,我也採用了比較的方法,如:比較下面兩組句子:

天上掛什麼雲就出現什麼樣的氣候。

天上掛什麼雲就出現什麼樣的天氣。

通過比較,讓學生明確「氣候」和「天氣」兩個詞的區別。通過這個題的設定,教會學生準確使用詞語,同時滲透作文需要反覆修改的道理。

三、用多**啟用課堂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曾給教師提出乙個要求:「一切事物都應當放在感官的眼前。」多**教學滿足了這個要求。在說明文教學中恰當運用了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1.利用多**教學再現了藝術形象,引起了學生的共鳴,能培養學生鑑賞美、欣賞美的能力。在這節課的結尾部分,我製作了一些美麗的雲彩的**,在優美的**在,學生欣賞著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藍天白雲,晚霞燦爛,學生彷彿置身於美景之中,於是對《看雲識天氣》有了圖畫美的直觀感受。

2.利用多**教學能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看雲識天氣》一文中,針對文課文談到的雲的形態的八種變化來識別天氣情況。

傳統教學中,要求學生列以**進行歸納,課堂氣氛容易沉悶。而我在教學時,根據課前的彩圖製作了一組動畫,並配上一曲動聽的鋼琴曲,要求學生根據動畫展現的變化無常、姿態萬千的雲,口頭描繪,並分別表達各雲彩暗示了什麼樣的天氣現象,文章是按照什麼順序,採用了那些說明方法進行說明的。課堂中學生積極發言,探索大自然的無窮奧秘,彷彿置身於廣闊的大自然,欣賞美麗無比的天空。

討論中,有的學生還用「雲交雲,雨淋淋」等諺語來歸納有關天氣情況。總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學生把一篇抽象的知識性很強的說明文,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學習了。

四、以方法養成引領學生閱讀

經過師生步步深入**,我們總結出三條閱讀科學小品文的方法,供學生在閱讀此類文章時借鑑。

1.弄清文章闡明的科學道理。我們閱讀科學小品文的主要目的是豐富自己的知識,所以弄清文章闡明的科學道理是第一位的。

2.品析文章的語言特色。品析科學小品文的語言可以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是感受語言的整體風格;二是品讀語言的生動性與形象性。

3.體味作者的情感和人文精神。很多科學小品文運用文學的筆法,借助於科學的內涵來抒發激越的思想感情,這是作者對科學與大自然的無比熱愛和讚美之情的自然流露。

體會這種情感,能夠豐富感情,培養、滋潤我們的人文精神。

之所以這麼設計,是因為要教會學生閱讀說明文的方法,首先要引導學生從說明文的閱讀中發現閱讀說明文的一般規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因為學生對從未接觸過的較難理解的說明文既有新奇感又有畏懼感,閱讀這樣的文章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解決學生的畏懼心理,讓學生有急於嘗試的感覺,就要教給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的基本步驟。因為學生的理解力是有差異的,掌握了一定的方法,理解力差的學生也就能正確理解了。

學生有了一定的興趣,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也就讓喜讀、會讀、善讀說明文成為可能。

這是我對這一節課的反思。不論怎樣,我們都應牢記,說明文是「傳授知識的文字」。美國教育家布魯納也指出:

「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教材興趣。」所以,根據說明文具有知識性強和中學生正處於求知慾旺盛的特點,教師只要借助於說明文的語言魅力,恰當設計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一定會激發和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說明文教學的理性分析和感**悟更好的結合起來。總之,閱讀一篇好的科學小品文就如同進行一次愉悅的旅行,學生感悟著它嚴謹求實的理性美,自然之謎的發現美,令人心動的文學美,並在其中學到知識,省華心靈。

《看雲識天氣》教學反思

四 在教學實踐中,悟出的道理和學生給我的啟示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 提出乙個問題比回答乙個問題要重要。可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的重要性。那麼如何培養?我想首先要讓學生敢問,然後是會問。比如 看雲識天氣 這一課,學生可以這樣提問 看雲的什麼可以識別天氣?看雲可識別怎樣的天氣?這兩個問題就把文章的主...

《看雲識天氣》教學反思

剛剛上完 看雲識天氣 一文後,我感觸頗多。在這裡我談一談我的教學反思 雲的形狀,光彩與天氣的關係用圖表的形式來完成。這樣把雲的各種開頭各種光彩與天氣的關係展現得一目了然,脈絡清晰。可以通過 設計,幫助學生理清頭緒,明確概念。上完課後,我才明白了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我在 看雲識天氣 這一方...

看雲識天氣教學反思

雲的形狀,光彩與天氣的關係用圖表的形式來完成。這樣把雲的各種開頭各種光彩與天氣的關係展現得一目了然,脈絡清晰。可以通過 設計,幫助學生理清頭緒,明確概念。上完課後,我才明白了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我在 看雲識天氣 這一方面就做不好。比如從雲的形狀來判定雲的種類,我就在現實生活中做不好,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