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面積》教學案例與反思

2021-03-04 09:58:41 字數 1113 閱讀 4650

案例:什麼是面積

使用教材: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北師大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勵探索

在引入新課時,教師出示39頁的四幅圖,依次提問:

1 這兩本書的封面哪本大?

2 這兩個硬幣哪個大?

3 哪個的手掌大?

④ 哪片樹葉大?

二、自行**

1、怎樣比較兩本書封面的大小?

教師:各小組自行比較。

2、怎樣比較兩個硬幣的大小?

教師:哪位同學願上講台給大家演示(全班都

舉手)。

3、怎樣比較手掌的大小?

教師:哪兩位同學願意演示(全班都舉手)。

4、怎樣比較這兩片樹葉的大小?

教師:直接找兩個成績好的同學進行演示。

他們用的是前面使用過的方法,雖然反反覆覆的進行比較,可總是不能肯定哪片樹葉大。

教師:請回到座位。

5、自學

教師:請把附頁2中圖5剪下進行比較,第一大組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進行比較,第二大組用硬幣「擺一擺,再數一數」的方法進行比較,第三大組用小方塊「擺一擺,數一數」的方法進行比較,第四組用「畫格仔,再數一數」的方法進行比較。

教師:每個小組推選出一名學生,代表本組回答。

聽了每個小組的學生代表回答後,全體學生都有了這樣的認識,雖然用的方法不一樣,但答案都是唯一的。

教師:大家討論一下,哪種方法更好一些?

三、練習

教材40頁「畫一畫」、41頁「練一練」。

反思這堂課上得有聲有色,比較成功。同學們動手操作,認真觀察,合作交流,終於學到了知識。

通過實踐,本人認為:

1、學生的學習過程應該是學生的創造過程,學習數學,最好的方法應該是「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要學習的東西,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給學生。這節課始終是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教學中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與習慣,這是使群體參與學習的重要措施。

本教學案例表明,只要教師在理念上認識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具體的教學中想方設法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那麼我們的教學就一定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

什麼是周長教學案例與反思

晉江市安海中心小學顏婉玲 一 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五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三角形 平行四邊形 長方形 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平面圖形的周長的。教材結合具體的事物,通過觀察與操作認識周長,然後讓學生從生活中去尋找有周長的平面圖形,探索掌握周長,對周長有進...

《什麼是面積》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 灞橋區惠王中心小學 祝曉娜 什麼是面積 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數學課程標準 指出 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應採用實踐活動 動手操作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引導者,要為學生創設有利於他們主動求知的學習環...

什麼是面積教學反思

什麼是面積 這一課,關鍵是要讓學生在教學中感受面積的含義,是本節課的重難點,我從學生身邊最熟悉的物體入手,首先通過摸一摸 比一比等活動認識生活中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的面積大小,讓學生獲得初步的面積概念。然後讓學生用不同方法比較乙個正方形與乙個長方形圖形的面積,通過比較,既使學生進一步豐富對面積概念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