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研究方法第五章測量與操作化

2021-03-04 09:56:53 字數 3969 閱讀 4446

作為一種認識社會現象的活動,社會研究必然會涉及對社會現象進行測量的問題。社會研究的資料以及社會研究成果的質量,都直接與測量的質量緊密相連,因此社會研究者必須高度重視測量的工作。

第一節測量的概念與層次

一、測量(measurement):根據一定的法則,將某種物體或現象所具有的屬性或特徵用數字或符號表示出來的過程。

作用:確定乙個特定分析單位的特定屬性的類別或水平。

2、測量的四個要素

1、測量客體:即測量的物件。用數字或符號來進行表達、解釋和說明的物件桌子測量誰」

2、測量內容:測量客體的某種屬性或特徵

桌子——高度測量什麼」

3、測量法則:用數字和符號表達事物各種屬性或特徵的操作規則。

將桌子放置在水平的地面上,然後用直尺從地面垂直地靠近桌面的邊緣,桌面所對應的直尺上的刻度就是桌子的高度怎麼測」

4、數字和符號:用來表示測量結果的工具。

120厘公尺、110厘公尺如何表示」

三、社會現象的測量

測量在自然科學研究中應用十分廣泛,十分成熟,但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就相對落後一些,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會現象的特殊性、社會測量的特殊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

1、人一方面作為測量的客體或物件,而另一方面又作為測量過程的主體,因而給社會現象的測量帶來了無法迴避的主客觀矛盾。

2、社會測量的內容常常是社會中人們的行為,以及由人們的行為所構成的各種社會現象。

3、在社會科學中,由於測量的物件十分複雜,因而測量的量化程度比較低,可重複性也比較差。

四、 測量層次(尺度)

1、定類測量 (nominal measurement) :本質是一種分類體系,將調查物件的不同屬性或特徵加以區分,標以不同的名稱或符號,以確定其類別。

數學特徵:等於、不等於

屬性:對稱性和傳遞性

舉例:性別(男、女)

2、定序測量 (ordinal measurement) :按照某種邏輯順序將調查物件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確定其等級及次序。

數學特性:大於、小於

屬性:對稱性、不對稱性、傳遞性

舉例:文盲、半文盲、小學、初中、高中、大專、本科、碩士及以上……

3、定距測量 (interval measurement) :不僅能夠將社會現象或事物區分為不同的類別、不同的等級,而且可以確定它們相互之間的間隔距離和數量差別。

數學特性:測量結果之間可以進行加減運算

0不具備數學0的含義

舉例:iq為115與120

4、定比測量 (ratio measurement) :也稱等比測量或比例測量,除了具有上述三種測量的全部性質之外,還具有乙個絕對的零點(有實際意義的零點)

數學特性:測量結果既能進行加減運算,又能進行乘除運算

舉例:收入、年齡、出生率、性別比

測量層次小結:

第二節概念的操作化

1、概念、變數與指標

變數指標取值:事物1

具有多個取值的概念) (表示變數含義的具體事物事物2

概念(對現象的抽象事物n

常量僅有乙個取值的概念)

例如:職業

社會階層上、中、下教育程度事物n

收入水平

2、操作化的含義與作用

含義:所謂操作化,就是要把我們無法得到的有關社會結構、制度或過程,以及有關人們行為、思想和特徵的內在事實,用代表它們的外在事實來替換,以便於通過後者來研究前者。

作用: 讓那些通常只存在於我們頭腦中的抽象概念,最終在我們所熟悉、所生活的現實世界中「現出原形」,讓那些本來只能靠我們的思維去理解、去體驗的東西,「變成」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例如:主動幫助盲人過街

操作化同情心主動給討飯者錢物

(抽象概念)

主動向災區捐款

具體指標)

3、操作化的方法

1、對概念進行澄清與界定

在具體操作上,我們首先要弄清概念定義的範圍。在採用或給出某個具體的定義之前,可以先看看其他的研究者對這一概念所下的定義是怎樣(理解和把握)的。

例如:「社群」概念

關於「社群」概念的定義有94種

貝爾和紐拜通過分析與分類,得出「社群」這一概念應該包含以下三個元素:①地域②共同紐帶③社會互助

2 、發展測量指標

步驟一列出定義的維度

例:2023年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

步驟二建立測量指標

四、指標選擇的多樣性

五、操作化例項(p99-p103)

第三節:指數與量表

一、指數和量表的概念

指數:乙個指數就是由多個不同的回答所構成的乙個簡單累加的分數(有的書裡叫總加量表)。它是由一組反映人們對事物的態度或看法的陳述構成的,回答者分別對這些陳述發表意見,根據回答者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分別給予不同的分數,然後將回答者在全部陳述上的得分加起來,就得到了該回答者對這一事物現象的態度得分(p104)

量表:一種具有結構強度順序的復合測量,即全部陳述或專案都是按一定的結構順序來安排的,以反映出所測量的概念或態度具有的各種不同的程度。

二、李克特量表

是由一組對某事物的態度或看法的陳述組成的,回答被劃分為「非常同意、同意、不知道、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類。是一種總加量表,在社會調查中最常用。(p106)

三、語義差異量表

也稱為語義分化量表,是用一組意義相反的陳述或形容詞構成乙份評價量表,以用來測量人們對某一特定概念或事物的不同意識或感受。

第四節測量的信度與效度

一、信度:是指測量資料(資料)與結論的可靠性程度,即測量工具能否穩定地測量到它要測量的事項的程度。也就是說,信度是指測量的穩定性與一致性。

比如:乙個人站在測量體重的磅秤上,前後幾次稱出幾個明顯不同的重量,那麼磅秤本身必定有問題,說明這架磅秤是不可靠的。——測量的信度有問題

信度指標基本型別:

1、再測信度:對同一群物件採用同一種測量,在不同的時間點先後測量兩次,根據兩次測量的結果計算出相關係數,這種相關係數就叫做再測信度。這是一種最常用、最普遍的信度檢查方法。

如,在智力測驗中第一次測出某人智商為105,第二次則為130,那就說明這一智力量表缺乏信度。

2、複本信度:一套測驗,兩種以上覆本,同一群受試者計算兩種複本測驗的相關係數。一般認為,複本測驗是檢驗信度的最好方法。

如,在測量英語程度時使用a、b卷,如果乙個人在a卷和b卷的得分相同,就說明考題具有信度;如果兩者差異很大,則缺乏信度。

3、折半信度:分成兩半計分,計算兩半部分的相關係數,即折半信度。如:測量專案按單雙分為兩部分。

二、效度:效度指的是測量的有效性或準確度,即測量工具或測量手段能夠如實反映某一概念真正含義的程度。效度是指測量工具測出變數的正確性程度。

基本型別:

1、表面效度:測量內容或測量指標與測量目標之間的適合性和邏輯相符性。實質上是乙個判斷問題。

例如,用問卷去測量人們的消費觀念,首先要弄清「消費觀念」的定義,然後看問卷中的問題是否都與人們的消費觀念有關。如果問卷中的問題明顯是有關其他方面的,則這種測量就不具有內容效度。如果發現問卷中的問題所涉及的都是有關消費觀念方面的內容,而看不出它們是在測量與消費觀念無關的其他觀念時,則可以說這一測量具有表面效度。

2、準則效度:指的是用一種不同以往的測量方式或指針對同一事物或變數進行測量時,將原有的一種測量方式或指標作為準則,用新的方式或指標所得到的測量結果與原有準則的測量結果作比較,如果新的測量方式或指標與原有的作為準則的測量方式或指標具有相同的效果,那麼,我們就說這種新的測量方式或指標具有準則效度。

如:2023年進行的某次調查中涉及如下兩個問題  q4:您的年齡是( )歲。  q27:您在 ( )年結婚,當時 ( )歲。

3、構造效度:通過利用現有的理論或命題來考察當前測量工具或手段的效度。

如:測量婚姻滿意度

已知的命題:婚姻滿意度與主動做家務的行為有關。婚姻滿意度越高,越是主動承擔家務。

分析測量結果——婚姻滿意度越高,越是主動承擔家務。——具有建構效度婚姻滿意度不同,承擔家務的行為相似。——不具有建構效度

注意:測量的效度與信度都是一種相對量,而不是一種絕對量,即它們都是一種「程度事物」。 我們的評價和選擇的標準是:

越是在準確性和一致性上程度更高的方法和指標,就越是好的測量方法,就越是高質量的測量指標。

第五章心理測量學知識

第一單元測量與測量量表 一 什麼是測量 測量就是依據一定的法則用數字對事物加以確定。該定義的三個元素 事物 數字 法則 所謂 法則 是測量所依據的規則和方法。心理測量的法則 心理學理論 二 測量要素 1.參照點 計算的起點。絕對零點 輕重 長度 相對零點 海拔高度 溫度 2.單位 單位是測量的基本要...

第二章社會學研究方法

問卷法 訪問法 觀察法 量表法 抽樣方法 測量方法 統計分析方法 定性資料分析方法 計算機應用技術 spss 三 兩種主要的社會學研究方法 社會調查的一般程式 一 研究方案的設計 1 確定調查研究課題 2 查閱文獻 3 初步探索 4 確定調查物件與調查內容 調查物件也稱為分析單位,是指研究中進行抽樣...

2023年自考《社會研究方法》複習筆記第五章

第五章抽樣 第一節 一 抽樣的理論基礎是數理統計學。抽樣方法可分為兩類 1 非概率抽樣 2 概率抽樣。二 抽樣術語 總體 樣本和元素,抽樣框和抽樣單元,引數值 統計值和抽樣誤差。總體可以進一步劃分為研究總體和目標總體。樣本中元素個數與總體中元素個數的比率,即樣本規模與總體規模的比率稱為抽樣比率。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