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2021-03-04 09:56:08 字數 5021 閱讀 2151

管理學專題結課**

姓名專業

學號一、《道德經》部分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經第二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慾,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道德經第三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道德經第五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經第七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鋭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

二、對老子思想的理解

老子的思想概括起來大體有四個部分:

(一)本源論

本源論的核心體系『道』。什麼是道?老子哲學本體論可叫做「道」論。

「道」是老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全書 81 章,直接談及「道」的有 37 章。「道」字出現 74 次,運用形象、概念和推理方法,從不同層面闡述關於「道」的哲學。

老子所說的「道」是指宇宙的本源,萬物得以生長發展的的本源、總依據、總根源。萬事萬物怎樣產生的,產生後又是按照一定的規律執行,有條不紊的迴圈,春夏秋冬不變。是誰在操縱、安排,一點不亂,老子認為就是道。

老子所說的道是乙個哲學概念,是宇宙的本根,萬物的起點,人的父母,植物的根。

老子的「道」論包括:「道」是世界的本原,由「道」到萬物,是乙個逐漸運動、按照萬物規律演化的過程,即「道法自然」的過程;「道」是萬物變動的根源,它在萬物演化中體現出相反而相成的作用。

(二)辯證法

中國古代辯證法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老子,《道德經》中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辯證思想的內涵包括:事物的運動和變化思想,矛盾普遍存在的思想,矛盾對立和相互依存的思想,矛盾相互轉化思想等等。

老子還對矛盾普遍性做出了描寫,《道德經》全書有六七十個詞語描述事物矛盾對立:有無、高下、多少、強弱、禍福、曲直、天道、陰陽等。關於矛盾轉化的思想是老子辯證思想的重要思想,他認為轉化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而且這些辯證思想是完整的成體系的。

(三)人生觀

老子的人生觀講求道法自然,具體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1.無私

老子的人生觀其一就是無私:就是要盡自己的力量,為眾人服務,毫不推辭;盡自己的能力,為社會生產而不佔為已有,盡而施人,而不求報酬,盡以予人,有所成就亦不居功。乙個人,如果他可以無自私心,處處為他人、為公眾著想,那麼他的生命和生存的價值就可以完整的得以體現出來。

2.致虛守靜

老子認為,面對世事的紛爭和攪擾,人生應當致虛守靜。我們只有努力回到內心虛明、寧靜的狀態。就因為這樣才能看清萬物蓬勃生長,看出往復迴圈的道理。

老子強調,以靜制動,就是希望人們在繁忙的事物中靜下心來,在急躁中穩定自己。

3.守柔

老子主張柔弱、不爭的處世哲學和人生態度。柔弱,不是軟弱,是具有水一樣的品質。老子認為,柔弱是生命的標誌,是活潑、發展和充滿生命力的東西,柔弱是生的法則。

老子提出的柔弱主張是針對逞強的行為,逞強者自已為是,剛愎自用,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不爭的處世哲學和人生態度是順應自然規律,為他人服務,不與他人爭名奪利,從而達到豁達忘我的崇高境界。

4.謙退不爭

老子用無形的水,來表達人的應該像水一樣。它柔和得可以始終從高處往低處流;可以隨著各種器物改變自己的形狀;可以變成甘露潤萬物而無聲。它剛強得可以滴水穿石、無堅不摧、無孔不入。

它強大得可以推動巨石、掀翻巨輪。人也要像水一樣衝破有形的禁錮,達到無形的境界。這就是所謂的「致陰致陽,致柔致剛」的道理。

人做事像水那樣,水潤萬物卻從來不與萬物相爭。

(四)政治主張

老子的政治主張講求的就是「無為而治」。老子反對儒家推行的「以德治國」,又反對「以智治國」,老子更反對兵家的「以力治國」,他主張推行無為而治。

無為,並非不求有所作為,只是指凡事要「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違反「天時、地性、人心」,憑主觀願望和想象行事。「無為」也是無主觀臆斷的作為,無人為之為,是一切遵循客觀規律的行為。

無為的思想體系,是要與自然規律相結合而自我約束,相生相長,循自然規律就是無為。

三、老子思想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研究管理思想可以劃分成三個層面,分別是『道』、『法』、『術』。「道」指管理發展的、客觀存在的無形力量,常常能夠意會而難於言表,「法」指管理的規則和理論,「術」指管理的技巧和方法。

(一)老子管理之『道』在企業中的運用

「道」取自於老子的《道德經》,意指一種客觀規律,一種人類無法抗拒的自然力量。企業中的「道」,從管理來說,這個『道』是企業管理的中心目標。企業中的『道』是多種多樣的,人是『道』,物是『道』,環境是『道』,天時地利人和還是『道』,凡是能影響企業的發展變化的規律都是『道』 當前中國的企業非常多家,各種企業的興與衰、發展速度、利潤等都不同。

即使同樣的行業,為什麼有的企業發展順利、利潤可觀?而有的企業卻問題一大堆、甚至難於維持經營?根本上是因為企業中未遵循「道」。

也許僅僅遵循了少數人的意志。然而,意志的力量和「道」的力量相比,根本無法抗衡,觀察時間愈久,就越清楚。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以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也」 (第六十四章)這些用在企業的管理中說明企業發展,符合規律發展是最重要的事情,企業的任何經營決策,都要順應其客觀規律,按規律去進行經營管理,使其循著規律自然發展,而不可強作妄為,違背企業發展規律,就會讓企業陷入危機,停滯不前甚至消亡。這就要求企業的管理和決策者對企業要審時度勢,把握著企業發展的大方向,做正確的事,要尊『道』而行,不要背道而馳。

另外就是道的另乙個特點「反者道之動」在企業經營中的應用,就是當「道」發生變化即推動企業發展的大環境、大勢一旦發生轉變,那麼企業一定要順應變化,順勢而為,不能等待,更不能搞對抗。因為「道」是迴圈往**展,企業也會迴圈往復運動,只要企業還在人還在企業精神還在就會有企業再次把握大勢,只要東山還在,那麼就會有東山再起的那一天。

案例一:秦池酒業

關於秦池就業的發展可以用兩個詞概括:曇花一現、黃粱美夢,秦池酒業就是企業逆經營之『道』發展的典型案例。1996 年名不見經傳的秦池酒廠以 3.

2 億元人民幣的「天價」,買下了**電視台**時間段廣告,從而連任二屆成為「標王」萬人矚目!但是秦池酒業並沒有做大做強,僅僅過了幾年時間就在市場中又銷聲匿跡了。秦池酒業簡單地說,他的發展模式就是一種以市場為龍頭,以廣告為依託,高風險、高回報的經營方式。

但是在廣告投入的初期,廣告的回報是遞增的,而到達頂點後,廣告的逐步遞減,秦池酒業過分依賴廣告,沒有考慮到企業現狀,沒有考慮投入產出收益,沒有考慮過企業的發展等等諸多問題,秦池酒業急功近利的做法違背了企業發展的規律,他的失敗就是必然現象,這種企業的發展並不是尊『道』而行,那麼他的企業經營發展必定失敗的。

案例二:巨人集團

史玉柱是在中國特殊的改革大潮中浮現出來的巨人,他的成敗如同起伏的海浪,每一波都能夠濺起刺目的浪花。2001 年 cctv 頒獎辭對史玉柱的評價是:第一次,他上演了乙個成功的版本;第二次,演繹了乙個失敗的案例;這一次,他從**跌倒就從**爬起來,並完成了對企業家精神的定義:

執著、誠信、勇於承擔責任。史玉柱是怎麼成功的我們不去詳細論證了,但是史玉柱的發展如同他企業的發展是一樣的,起起落落如同『道』一樣,是運動發展的,史玉柱成功的可貴之處在於它的每一步都抓住了企業發展的核心,適應其中『道』的變化,並總能找到企業適合這種變化的方法,這種變化運動正符合老子管理思想「反者道之動」的思想特點。能夠適應『道』的變化發展,能夠綿延持久,迴圈往復,這樣的企業和人勢必定會取得成功。

遵照上面的兩個例子的比較,可以看出企業運用管理之『道』是保證企業健康發展,持續發展的基礎,企業和企業的管理人員要認識『道』體悟『道』把握『道』。只有對自身有清晰明了的認識,對推動『道』發展的大勢有清楚的判斷,對『道』的變化有適應發展的對策,那麼企業就一定如萬噸巨輪一樣在經濟大潮中乘風破浪。

(二)老子管理之『法』在企業中的運用

老子思想中『無為』是『道』思想的應用,符合『道』特性的應用法則就是『無為』,它們在管理思想之中也是這個關係。如同船和水的關係,『道』是水,那麼『無為』就是船,這種管理理論,是運動的,是要符合『道』運動規律的。

『無為』管理意思是『避免反自然的行動』凡是不強行為之,勢必失敗的事情不勉強去做,應委婉的引導或因勢而成之。「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為無為,則無不治」(第三章)。

因為企業管理中『道』是多樣性,故『無為』管理之法也要順天時,應地利,通人和,把大勢。無論對外部的環境,還是內部的人、事、物都要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開展管理活動。『無為』管理,並不是什麼也不做,實行坐享其成的管理方式,恰恰相反,『道』是運動的『無為』管理也是運用的。

『無為』管理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完成,管理者要主動認識並探求事物發展變化及領導活動的內在規律。『無為』管理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符合規律的管理方法。

另外,『無為』管理在企業管理中有乙個誤區,『無為』管理並不是不管理,拋棄所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反而『無為』管理更需要制度做為支撐,只不過把制度看作路標,而非圍牆。管理者對下屬是『指導』而非『指揮』。

案例一:海爾公司

海爾總裁張瑞敏說:我最喜歡老子的《道德經》,我經營海爾主要是無為而治,我只抓大事,企業的大事就是文化、組織和戰略。

張瑞敏曾談過無為和有為的關係,他認為無為就是企業的價值觀,它是無形的,但非常重要,在這個無形價值觀的指導下,可以產生有形的成果,認為海爾十幾年的成就主要不在有形的東西,而恰恰在於無形的東西,也就是企業的靈魂即海爾文化。

「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市場唯一不變的原則,就是它一直在變!」這些是海爾文化,也是海爾的無形資產。海爾的企業管理,主要靠企業文化的管理,把這些思想灌輸到位,也就是抓住了人的思想,也就抓住了管理的內在規律,即用無形之手的管理,把公司和員工統一到一起,用潛移默化的方式推動了公司的管理和發展。

正如老子所說:無為而無不為。

孫子治軍思想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改革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使企業正在日益成為自主經營的經濟實體。企業的前途命運也同樣越來越掌握在自己手中,它仍然取決於企業自身。我們的企業同樣需要智慧型。企業要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主動權,就不能僅憑以往的經驗和直覺判斷行事了,而需要站在更高的角...

論法家管理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法家管理思想是我國古代眾多管理思想裡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支。它是先秦的乙個重要學派,其先驅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的管仲 子產,形成於戰國時期,衰落於西漢,因其強調 法治 故自西漢以後被稱為 法家 歷經2500餘年,法家的管理思想至今仍在影響著後世之人,並和我國古代管理思想的其他流派之間取長補短 相互交融。時...

中國古代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管理是一種文化現象,無論何種層次 何種規模的管理活動都離不開特定的歷史條件和民族文化背景,管理思想也無不深深地鐫刻著民族文化的印跡。中國古代有許多成功的管理經驗和豐富的 獨具特色的管理思想,傳統的管理思想對現代的管理實踐仍具有指導意義。管理的根本任務是管理者為組織制訂目標和利用組織的資源去實現這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