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法道墨看中國企業管理思想之儒家

2021-03-04 09:56:08 字數 3943 閱讀 5312

眾達朴信人力資源管理專家楊少傑

前幾年筆者及其研究團隊對中國企業中的一些管理現象感到迷茫,這種迷茫來自於實踐和理論的一種矛盾,後來隨著接觸企業逐漸增多慢慢開始理解,因為本土企業發展就處在對立與協調環境中,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在傳統管理思想中本身就有儒法思想的對立與協調,二是西方管理理念和中國企業環境也存在對立與協調。三是我們正好處於乙個從封閉走向開放的環境,這三點方面決定了中國的管理必然會出現明顯的矛盾。

由此筆者想重點闡述傳統管理思想體系,便於理解傳統管理思想對目前中國式企業管理的產生的影響。下面推出的系列將詳細介紹儒、法、道、墨四種管理思想,由於其邏輯嚴謹有助於理解傳統管理思想的核心理念,同時也能夠看出這些思想在如今的管理中留下的痕跡。這一篇,我們重點介紹儒家思想。

安份守己的儒家思想

這是對中華民族影響最深刻的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一:組織願景——「大同世界」

自孔子開始,儒家管理思想一直都努力為人們描述乙個理想組織——大同世界。在《禮記·禮運》篇,有對大同世界的理想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儒家認為未來的組織是人們所共同擁有的,能夠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為大家服務,人人講求誠信,和睦相處,這是乙個充滿公平與正義,人人敬老,人人愛幼,無處不和諧的理想社會。大同世界可以用「安居樂業」這四個字來形容,這是儒家管理思想對組織願景的描繪。

同時,儒家思想還提出了僅次於「大同」的理想社會模式——「小康」。「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大同是以道德為基礎自覺形成的秩序社會,小康是以利益分配和禮儀為基礎而形成的秩序社會。

在儒家管理思想中,對未來的的願景描繪的最為生動、具體,讓每個時代的仁人志士為之奮鬥,不斷的譜寫著壯麗的詩篇。

有了組織願景之後,儒家思想開始提出了如何實現大同世界的一些管理設想。

管理思想二:管理模式——等級管理

在管理模式上,儒家思想強化了等級在組織的管理形式,這正是封閉型組織明顯特點之一。等級管理與儒家思想中的個人修養和以禮治國是相輔相成,儒家思想的等級管理特點是自我管理、各司其職,每個人都要加強個人修為,遵守等級中的「禮」。孔子雖然提倡等級管理,但是並不認為社會等級不可以變,從「學而優則仕」可以看出孔子的等級觀,而科舉制的出現與孔子的這種思想不無關係。

等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差異化管理,雖然今天看來沒有什麼,但是作者認為這在當時難能可貴,因為等級管理至少在一定範圍內實現了公平性,讓組織中不同等級的成員知道了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在乙個封閉的環境中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封閉型組織在秦建立統一**政權之後初步成型,在漢朝時期逐漸穩定,中國儒家思想誕生於這從封建制走向**集權制過程,並為這種管理模式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理論支援。

管理思想三:管理體系——「仁政」

「仁政」是孟子從孔子的「仁學」繼承和發展而來。在「性善論」的人性假設前提下,儒家思想提倡建立國家「仁政」的管理體系。「仁政」是一種輕徭薄賦、寬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爭取民心的管理體系。

國家實行「仁政」,百姓安分守己,使國家有乙個安定生產、生活的環境,國家才能富足,百姓才能安康。

孟子認為戰爭太殘酷,強調和平相處,用「仁政」實現天下統一。「仁政」在社會經濟體制上提倡的是「民有恆產」,保護小農經濟,要減輕賦稅,只有老百姓有了生活上的基本保障,才能實現政治穩定,甚至多次談到徵發徭役要不違農時。他認為減輕人民負擔,按自然規律辦事,人民才能夠豐衣足食,只有達到這個水平,才可以說是「仁政」。

孟子在「仁政」基礎上又提倡「民貴君輕」,對乙個國家來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仁政」的昇華,是對儒家的等級尊卑思想的修正。

但是儒家的「仁政」實施策略中更多的依賴於個人修養,效仿「聖人」的優秀品行,這是典型「人治」,與法家思想相比顯然在操作性上弱了很多。

管理思想四:管理基礎——「禮」

儒家思想中「仁政」管理體系建立「禮」的基礎上,「禮」與「仁」相輔相成——「克己復禮為仁」。

孔子認為社會管理混亂是由於「禮崩樂壞」,禮的作用大於法。在齊景公向孔子問政時,孔子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來回答,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應有之道去做,符合角色要求和規範就行了。《論語》中有75處記載孔子論禮,儒家「禮」成為了維持社會、政治秩序,鞏固等級制度,調整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社會關係和權利義務的基礎規範和準則。

《禮記》中有「禮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為政先禮,禮其政之本歟」,《左傳》中有「禮經國家,定社稷」;孔子說:「為國以禮」,荀子說:「國之命在禮」,晏嬰說:

「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從這些話裡都可以充分看出「禮」對國家治理的重要價值。

「禮」一直在強調等級差異,可以判斷出儒家認為等級管理是一種公平性體現,這一點雖然與我們這個時代相脫節了,但是在歷史上卻與封閉型組織管理模式相得益彰,成為了封建統治階級維持其統治的重要工具。也正因為「禮」固化了森嚴的等級制度,使得儒家文化自五四時期被批判為「封建禮教」,「禮」似乎成為了束縛人思想和行為的桎梏。但應該承認「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管理思想五: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ⅰ——各司其職

儒家管理思想中要想使「禮」在組織中得以貫徹,就需要各司其職。不同等級的人都做好本職工作、忠於職守、承擔各自的社會角色,否則就會亂了等級差異、禮樂崩壞,這裡「職」也許是中國最早的職位管理思想,不僅僅強調職責,還強調了行為規範。要做到各司其職,就需要強調名正言順,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而要「謀其政」前提就必須「守其禮」。

孔子見季孫氏用八佾舞於庭院,孔子認為這是典型的破壞周禮的行為,表現出極大的憤慨,說了一句名言「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孔子眼中管理混亂主要原因就是大家不守「禮」,不守禮就不能各司其職。

「禮」成為組織內部行為規範,但是對於個體而言這種規範的約束力的確有限,遠不如商鞅、韓非的倡導「法」的力量。

管理方式ⅱ——自我管理

在「仁政」的管理體系下,如何都能守「禮」,做到各司其職?

儒家管理思想提出了解決方案——自我管理,要想治天下必先治己,治己就是自我管理,就是孔子大力提倡的個人修養。自我管理包括了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一系列內容,毫無疑問這一思想極富辯證法,在參與國家治理這個目標上,孔子把組織目標與個人修養終極目標緊密的聯絡在一起,使對個體的管理來自於內在驅動力,因此儒家思想把組織管理方式集中在個人的品德和素質上。當個人修養成為管理的核心時,正好與「仁政」「禮治」等思想相互支撐,形成了乙個較為完整的管理思想體系。

孔子被譽為「至聖先師」,他的個人修養方略不僅僅對中華民族貢獻極大,而且這兩千多年來能跨越時空,突破語言、種族與宗教的藩籬,受到世界有識之士的推崇。

儒家的管理方式可以用「安份守己」四個字來概括,安分就是各司其職,是「禮」的體現,守己就是自我管理,是個人修養的體現。

管理思想六:行為準則——王道

任何思想最終都將在行為上得到體現,儒家思想個體行為表現就是「王道」。

儒家的「王道」,具有「仁義」「守禮」「中庸」三方面特點。一是「仁義」,「仁義」的實質是「愛人」,因為愛人才能相互體諒實現「忠」與「恕」,通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解決個體之間衝突與矛盾;二是「守禮」,遵守等級差異,個體都能依禮而行,無論君王還是百姓都需要守「禮」,這樣社會才能有秩序;三是「中庸」,要求人們做事不偏不倚,按照規律做事,就能實現「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對於帝王品行為而言,儒家給出了標桿——周王,周王是「仁」的代表,是聖人的境界,要求帝王都要「法先王」,對於絕大多數的底層群體而言則「安分守己」,只要所有人遵守道德規範,則天下太平,安居樂業。「王道」成為組織的行為規範與準則,構成了乙個和諧的社會環境。

儒家的管理思想中能夠體現了乙個字——「穩」。這種「穩」在於組織之間及內部安分守己,關鍵在於「己」字,這也是儒家個人修養的核心內容,所以孔子反對勇,無論君子之勇還是小人之勇,勇是不穩定的基礎。可惜的是造成不穩定因素多數都是來自上層,而不是下層,**歷史的社會變革都是伴隨著土地(當時最主要財產)的兼併,這些兼併根本不是發生在底層群體,所以儒家的「穩」治標不治本,變得管理政策無法落地。

同時這種「安分守己」的思想會導致組織嚴重缺乏創造力,而人類的發展過程本身也是征服自然的過程,所以難免和歷史的車輪錯軌。

儒家管理思想體系邏輯比較嚴謹,但必須是建立在乙個人性本善的假設前提上,這個假設一旦不成立,整個管理體系就會飄在上空,落不下來。

中國企業管理中的問題

問題1 摸著石頭過河 摸著石頭過河 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句名言,也是目前我們中國企業管理中乙個很大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經常講這句話,走到哪兒是哪兒,愛誰是誰。企業贏了是賺的,輸了是 交學費 我們的企業窮得叮噹響,但是學費卻沒少交。改革開放初期,由於剛剛開啟國門,中國企業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還不了...

中國企業管理中的問題

問題1 摸著石頭過河 摸著石頭過河 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句名言,也是目前我們中國企業管理中乙個很大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經常講這句話,走到哪兒是哪兒,愛誰是誰。企業贏了是賺的,輸了是 交學費 我們的企業窮得叮噹響,但是學費卻沒少交。改革開放初期,由於剛剛開啟國門,中國企業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還不了...

中國企業管理諮詢公司排名

1 麥肯錫,全球最著名的管理諮詢公司之一,1926年在美國成立,是專門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服務的國際性公司,在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84個分公司,目前擁有9000多名諮詢人員,分別來自78個國家,均具有世界著名學府的高等學位。其業務主要是提供戰略方面的諮詢,同時還涉足企業金融 商業技術和運營等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