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管理混亂之4大因由

2022-09-13 01:00:05 字數 1607 閱讀 7098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一片大好,中國的**牛氣沖天,但是縱觀中國的企業,真正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並不多。華為、海爾算是中國比較拿得出手的企業,但是打著中國特色的大旗依然不能避免其進入全球化的「高原期」。聯想、tcl在中國也是家喻戶曉,但是其國際化的拖累反而也導致整個企業舉步維艱。

我本人經歷國台企、國企、外企、私企四中不同文化型別的企業,在中國一流it企業擔任職業經理人已經有7年時間,經歷了從企業基層到中層到高層的過程,對中國企業劣根性有切身的體會和深刻的認識。

首先我不談戰略,在我的戰略選擇理論裡面已經有了清晰的描述:「和中國企業家談戰略如同和小孩談理想,不是戰略不巨集偉,而是理想太遙遠」。乙個太遙遠的理想會產生無窮的變數,無法支撐中國企業能按照理想前行。

其次我不談戰術,因為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戰術,從孫子兵法到三十六計,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產和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有無數經典值得我們去學習。

最後我不談人才,中國企業從來不缺人才,單打獨鬥全是好手,但一但上公升為團隊,便會出現系統性問題。類似於中國體育,單人專案大多是世界級水平,像桌球,人越多的專案水平越糟糕,如足球。中國人從來不缺小聰明,缺的是系統性、科學性和理性。

那麼,中國企業為什麼無法卓越甚至難以優秀呢?以我的切身經驗看來,原因並不複雜,主要在於四個方面:

「搞不懂狀況所以無法決策;

形不了積累所以無法進步;

不理解顧客所以行動盲目;

攏不了人心所以無法長久」

一、搞不懂狀況所以無法決策;

中國的企業家和管理者很大程度上缺乏一套系統性的工具,使其可以清晰的了解企業運作的各環節。管理者之所以能夠決策,一要有充分的資訊,二要有專業的知識,三要有經驗和悟性。如果業務不專、資訊不暢,當然做出的決策就會成為錯誤的鄰居。

比如:在公司貨源**不足的情況下採取降價措施,當然會損失應得的利益;比如,在關鍵時刻發現一顆物料不能如期供貨,導致整體停產;比如在搶到了承包權的時候才發現資金流不暢導致無法開工等等,類似的問題在中國企業屢見不鮮。

沒有公共資訊平台,所有的資訊都分布在不同人的腦袋裡。這樣就無法形成精準的諮詢。而中國的管理者又普遍喜歡通過壟斷資訊來行使自己的管理權,靠著資訊充分的不對稱,在對上級匯報時才顯得有價值,在對下級發號施令時才顯得有高度。

這樣的做結果就是一大堆人不停的開會,不停的溝通,然後再去決策,誰能相信大會上報告的資料都是準確的呢?誰又能相信基於未必準確的資訊當場做出的決策又一定是英明的呢?誰又相信不英明的決策對企業發展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根源在於基礎資訊,資訊流代表管理流,資訊不暢則無法決策。

二、形不了積累所以無法進步;

中國企業總是喜歡一二再、再二三的犯同樣的錯誤,不是企業願意犯錯誤,而是企業沒有一套機制保證錯誤不重犯。

根源在於,昨天的成功和前天的失敗都沒有記錄在案,也許結果記錄在案了,但過程和原因並沒有記錄在案,這樣連當事人都沒有對成敗有深刻的認識,誰還敢指望他人能夠吸取成敗底層的原因呢?

記錄在案不是指著書立說,而是指企業要不斷的通過錯誤汲取經驗優化流程。中國企業家和管理者太喜歡人治,喜歡人治的原因是沒有法制,沒有法制的原因是法制不健全只好人治。看似悖論的觀點包涵著中國企業家和管理者急功近利、不善積累的劣根性。

只管當前的盈利沒有考慮長期的發展,沒有形成制度,沒有固化流程,沒有工作模板,只有靈活和小聰明。所以,總是在偶然成功和必然失敗之間徘徊,總是處於嬰兒期。嬰兒不學習又如何能夠長大?

結果不言而喻。

中國企業管理混亂之4大因由

沒有公共資訊平台,所有的資訊都分布在不同人的腦袋裡。這樣就無法形成精準的諮詢。而中國的管理者又普遍喜歡通過壟斷資訊來行使自己的管理權,靠著資訊充分的不對稱,在對上級匯報時才顯得有價值,在對下級發號施令時才顯得有高度。這樣的做結果就是一大堆人不停的開會,不停的溝通,然後再去決策,誰能相信大會上報告的資...

中國企業管理混亂的4大原因

沒有公共資訊平台,所有的資訊都分布在不同人的腦袋裡。這樣就無法形成精準的諮詢。而中國的管理者又普遍喜歡通過壟斷資訊來行使自己的管理權,靠著資訊充分的不對稱,在對上級匯報時才顯得有價值,在對下級發號施令時才顯得有高度。這樣的做結果就是一大堆人不停的開會,不停的溝通,然後再去決策,誰能相信大會上報告的資...

中國企業管理混亂的4大原因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一片大好,中國的 牛氣沖天,但是縱觀中國的企業,真正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並不多。華為 海爾算是中國比較拿得出手的企業,但是打著中國特色的大旗依然不能避免其進入全球化的 高原期 聯想 tcl在中國也是家喻戶曉,但是其國際化的拖累反而也導致整個企業舉步維艱。我本人經歷國台企 國企 外企 私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