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型指導

2021-03-04 09:50:43 字數 3609 閱讀 2128

吳世定一、主題選題指導課;

二、活動策劃指導課;

三、設計製作指導課;

四、階段交流指導課;

五、匯報展示指導課。

一、主題選題指導課

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確定研究的物件,成立研究小組,形成具體可行的研究方案。

基本模式:

創設情境、引導發現——交流發現、形成課題——層層篩選、確定課題——指導分組、推選組長

主要任務:

1.引導學生根據主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圍繞預設的活動主題,指導學生選擇活動的課題。當然,在實施初期,可由教師提出,學生選擇,或學生提出,教師指導。

2.幫助學生整理並選擇要研究的問題。引導學生將這些問題進行整理、篩選。

首先小組內交流:推選組織能力強,有協調能力的同學擔任組長;選出一名記錄員,記錄大家感興趣的問題;推選一位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同學代表發言;開始討論:說出自己最感興趣的、最關心的話題(問題)。

然後全班交流:班長主持召開我感興趣的問題交流會;選出兩三名記錄員,記錄各組的問題;各小組匯報;其他成員補充發言;評價各小組提出的問題,並進行篩選(選出有一定研究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擬定出有趣、新奇、富有研究性價值的主題。

選題的過程是要占用一部分時間,但學生經歷了提煉課題的過程,也就是明確問題、課題價值判斷、可行性分析的過程,是在進行嚴謹的科學**訓練。

3.幫助學生確定活動小組。一般來說,活動前,教師應根據研究的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基礎、能力、特長、性別等因素,按照互補互助、協調和諧的原則,做到心中有數。

4.指導設計方案。適當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精明的設計本身就是創新。

在結構上,一般包括活動名稱、目的、實施過程、條件準備、時間安排、預期效果等;在形式表達上,一般可採用填表式、過程記錄式、計畫書式等。這一環節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注重問題情景的創設。開題課注重情景的創設,一是在真實的情景中讓學生感受和體驗,從中發現問題。二是可以虛擬的情境。

情境內容可以是故事、現實生活焦點或真實的生活場景,也可以是教師的即興創作活動。不管何種形式的活動情境,原則上應該是學生活動場所必需的適宜的情境,能夠創造出學生活動所需要的氛圍,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

第二、教師切忌包辦。可能孩子們提出的問題會是五花八門、幼稚可笑的,涉及了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那是他們思考的結晶,步入實踐的第一步。

教師要充分尊重他們的意願,不能以權威自居,加以干涉和壓制。

第三、面對大的課題,要幫助學生確定各自的子課題。如面對《走近中國傳統節日》這一大課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深入討論交流,讓學生再次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最想研究什麼內容。讓學生們各抒己見,提出了:

(1)春節的研究;(2)元宵節的研究;(3)清明節;(4)端午節;(5)七夕節、重陽節:(6)除夕節、臘八節;(7)調查當地各年齡段的人對節日的喜愛程度;(8)調查當地人的文化消費觀念等八個子課題。

二、活動策劃指導課、設計製作指導課、階段交流指導課

活動策劃指導課、設計製作指導課、階段交流指導課就是活動開展了一段時間,需要回顧回顧,總結一下收穫,分析分析問題,調整一下思路,明確此後的活動方向和策略。其作用是承上啟下,目的是通過回顧反思調整完善,進一步提高活動效率和質量。

基本模式:

小組準備——匯報交流——相互評議——反思總結——調整計畫

主要任務:

1.指導學生落實方案。學生的自控能力或者研究興趣的轉移,這就需要教師採取督促、引導、組織的手段落實方案,以確保方案的有效實施。

2.幫助學生克服研究中的困難。例如:

調查、採訪的失敗,小組合作的意見分歧,資料的蒐集困難,預設方案的修改等方面,面對這些困難,學生研究的興趣就有可能受到影響,甚至有可能會使研究停止。因此教師要密切關注小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了解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時幫助解決。

3.引導學生在小課題研究中進行自我反思。儘管我們制訂了研究方案(計畫),但是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情況不斷發生變化,可能在時間安排、研究步驟、採訪物件上需要根據研究的實施情況進一步調整。

這就需要指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方案反思。並對下一階段的活動進行具體的規劃。

4.幫助學生及時調整研究的方向。學生的興趣廣泛、好奇心強,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可能會對很多新生事物產生興趣,轉移預定的目標,而對於這些事物,學生往往不會考慮研究的價值或研究的可行性,如果不及時進行調整就會出現南轅北轍現象。

三、匯報展示指導課

首先進行的就是各小組作成果匯報。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慾望,尤其是在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的時候,這種慾望可能會更加強烈,這時就需要指導教師組織對成果的展示與交流,既是對學生在行動研究中的情感體驗、研究成果(如研究報告、製作、才藝表演等)的總結,同時也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共同學習和交流的機會,還是學生學會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研究成果交流既是成果的展示又是對研究的評價;既是學生研究過程的再現又是行動研究的小結;既達到了資源共享又達到了優勢互補;既是對研究過程的反思又可以生成新的課題。

基本模式:

小組準備——展示交流——小組自我評價——組際相互評議

主要任務:

1.幫助學生整理研究成果並擬定匯報提綱。

學生經歷了蒐集資料、調查採訪、參觀訪問、設計製作、實驗操作等一系列的研究活動之後,獲得了豐富的過程性資料,但缺乏系統的整理,並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研究成果,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將材料進行系統地分析與整理,形成研究成果。之後就要考慮如何匯報研究成果,教師要引導學生制訂比較詳細的介紹提綱,例如:活動主題或研究課題的名稱及內容;合作夥伴與指導教師;活動或課題研究時間、過程;展示研究成果和解決的問題;反思:

存在什麼問題,還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今後應該注意什麼等,有了這樣乙份匯報提綱,在進行成果匯報時就會有條不紊的進行了。這是匯報交流課的準備工作,也是交流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是在課前進行。

2.指導學生選擇恰當的成果展示形式。活動主題、活動方式不同,活動過程千差萬別,成果展示的形式也就多種多樣。

可以是靜態的交流,如一次作品展:模型類如車模、航模、建築模型、玩具模型等;作品類如書法、美術、剪紙、摺紙、插花、布貼畫、其他手工製品等;樣品類如獲獎證書、專利發明證書等;**類如數碼**、**以及其他小製作、小發明等;電子類如錄音帶、錄影帶、電子演示文稿等影像材料。還可以是動態的交流,如開一次討論會、一次口頭報告、一次主題演講、現場表演節目、演示操作過程等。

靜態的展示可以充分發揮牆壁和櫥窗的作用,把報紙貼上出來,把小製作在教室裡展示,這種靜態展示可以在課餘時間進行。更多的交流是綜合性的,既有多樣的作品展示,又有作品或製作過程的介紹;既有方法的交流,又有豐富的情感體驗;既有活動的總結,又有活動的反思;既有前段主題活動的總結,又從中生成許多新的問題。由於研究成果的呈現和表達存在多種可能性,所以教師要對學生的總結交流進行的必要的指導,幫助學生選擇恰當的成果展現形式。

3.組織學生現場展示、交流研究成果。

整理了研究成果,擬定了介紹提綱,選擇適當的成果展示形式,接下來就要進行現場展示了。在現場進行展示、交流時要注意:口頭介紹成果時要突出重點,簡明扼要,條理清楚,根據提綱依次介紹;聲音適中,語速中等,吐字要清晰。

可以充分利用多**的優勢,將錄影、**、資料等資料通過電腦整合後進行展示,有助於提高展示的效果。現場介紹、展示時,小組成員要配合默契。

4.引導學生對研究成果進行問題性評價。

所謂問題性評價就是學生針對研究成果提出發展性的問題、建議或補充,通過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使研究成果更趨豐富、合理、完善。首先要對研究成果進行綜合性評價,即對研究成果的內容、價值以及展示形式給與客觀的肯定,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積極、發展性的問題,並對這些問題進行充分的討論,以提公升研究成果的質量。

綜合實踐活動課之方法指導課

學會採訪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學習採訪的相關知識,掌握採訪的基本方法。2 明確採訪問題設計的原則,學會設計採訪提綱。過程與方法目標 1 在設計採訪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2 在模擬採訪的採訪過程中,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與應變能力。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 1 培養學生團結合作 尊重...

綜合實踐活動課之方法指導課

學會採訪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學習採訪的相關知識,掌握採訪的基本方法。2 明確採訪問題設計的原則,學會設計採訪提綱。過程與方法目標 1 在設計採訪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2 在模擬採訪的採訪過程中,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與應變能力。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 1 培養學生團結合作 尊重...

綜合實踐活動課學生主題活動的有效指導

摘要 新課程標準 指出 要積極開發並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讓學生通過實踐,增強 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綜合實踐課應建立在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上,如何上好綜合實踐課在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