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給新老師的建議有感

2021-03-04 09:40:35 字數 3247 閱讀 6119

——世茂崇文小學科學範豪傑

這幾天拜讀了李鎮西校長的給新老師的建議一書,受益良多。作為一名2023年的新老師,此時讀到這本書,對於即將開始的新學期,工作,學習,生活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指導意義。

全書包含四個章節,分別是關於「基本素養」的建議,關於「師生關係」的建設,關於「課堂教學」的建議以及關於「修身養性」的建議。 全書系統、全面的闡述了一名新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以及和學生和諧互動、實現角色互換等問題,給剛踏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指明了工作方向,規劃了美好的前景。很慶幸我能進入乙個有著理智和科學領導團隊的學校,在我即將踏入教師崗位的暑假伊始發給我這本書,讓我能提前在心裡預演了一下將要面臨的工作。

李鎮西在書中序言部分說:「我認為,對乙個教師來說,推動其教育事業發展的應該有兩個輪子,乙個叫做『情感』,乙個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熱愛孩子,忘我地工作,並從中體驗到奉獻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確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學而理性地設計、實施自己的教育,同時,不斷地總結、提煉、昇華自己的教育實踐。

」可見,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崇高的師德情感和積極學習思考都將成為我們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的關鍵。

那麼崇高的師德情感如何獲得,我認為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師要做到較高的誠信度,以誠待人,同時自身做到夯實而又磊落。乙個人是否誠實守信最容易影響到周圍的人。作為一名教師,如果只會夸夸其談,結果卻了無事事,誠信度就會受損。

學生不信不服,工作起來就會困難重重。同樣,教師本身行為拖沓,必然給自己形象大打折扣,這樣怎麼可能做好教育工作。所以無論大小事,都要言必信,行必果,求穩求實,有了良好的影響,學生才能被折服。

因此,不論在什麼情況下,尤其在授課與學生溝通時,教師應該以「誠」和「信」作為立身之本,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主動配合,聽從教育,達到教育育人的目的。

其次,教師必須具備相當的文化涵養,以高涵養的文化品位服人。當然,高涵養並不意味著高學歷,學歷與涵養並不能劃成等號。一般來說,教師都具備了較高學歷,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未必就能展現出較高涵養。

我所意會的高涵養是一種文化品位,一種雅而不俗的思想境界。如果擁有這樣的思想境界,必然會受到追捧與敬慕,不用說教式教育,學生自然而然就能被感染,要知道,在教育過程中,感染是一種深遠的影響力。教師是學生直接模仿和依賴的物件,教師的一舉一動,舉手投足都滲透到學生中去。

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乙個老師「上梁」不正,必然這種無涵養的舉動就反射到學生群體中去,這個班級必然烏煙瘴氣,不講服人,這樣的教育工作者怎麼能教書育人?再有很普遍的現在,仗著自己是老師,處處顯得高不可攀,不與學生親近,愛理不理,甚至言辭粗鄙,這樣怎麼好好育人?育人先正己,「常三省吾身」,想要學生誠服,就要時時注意修正自己的行為,提高自己的文化涵養,並且時刻接受批評與自我批評,不卑不亢,坦坦蕩蕩,磊落做人,才能收到「服人育人」的效果。

第三,教師本身的人生價值取向同樣是乙個極為重要的「師德」的細節。作為教育者的老師,要學而不倦,要喜於學,樂於學,只有這樣才能帶動學生的學習風氣,影響學生的人生價值取向,達到育人的目的。其實,教師不斷加強各方面技能學習,還有乙個極關鍵的作用,就是「博才多藝」服人,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學生接觸的東西越來越豐富,作為教師如果不汲取各種各樣的知識,就很難滿足教育的需要。

平時就不難發現,越多彩豐富的老師越是受歡迎,作為老師不能只拘泥於書本中的知識,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不落伍,起到長期育人服人的作用。

在李校長的書中,也相當重視老師的積極學習思考,既然反思型教育是全書闡述的重中之重,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到?我以為應做到以下一點。第一,兒童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孩子是家庭的寄託,人才是社會前進的基礎。

「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基本責任,那麼我們是否具備「傳道、授業、解惑」的素質呢?俗語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教書育人亦如蓋樓。如果我們有建築知識大廈的志向,那麼首先我們要保證自己手上有足夠多的知識磚塊。

如果我們沒有胸懷像大海,有怎能帶著學生領略到廣闊之美。如果我們只是用自己僅有的那麼點萬古不變的老知識,囫圇著學生的課堂,那我們是不是就辜負了國家的寄託,家長的叮嚀,社會的期待?

所以,在踏入教師隊伍的時候,我們就要有意識的參照優秀的老教師,反思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查漏補缺,不斷的填補自己的短板。就像書中第一章的內容一樣,我們要在不斷學習中追求我們的理想,包括合理安排工作,保證閱讀時間,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在工作中繼續錘煉教師的基本功;用教育隨筆記錄豐盈而真實的教育生活等。好學為要,我們只有不斷增加自己的學識,對於學生、對於教育,我們才能稱得上盡心盡力了。

第二,在今後的教學事業中,伴隨我們一生的朋友,除了教導我們的師長和共同成長的同事,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我們去愛、去教育的學生。而我們與這些朋友交往中的「信」,更多的體現在教學實踐中。我所理解的教學實踐,即為在對學生深度研究的基礎上,全身心的投入到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投入到學生關懷當中,認認真真的做好日常事務。

「春蟬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不是一句空話,「一生奉獻」也不僅僅是一句高聲的宣言。我們在堅守教育這份事業的同時,更要堅守本書中的老師給我們的真誠建議,言行一致、以身作則。不僅要有一顆和學生一起成長的心,還要堅守自己對學生的「信」、對家長和學校的 「信」,更要堅持自己對社會、對國家的「信」。

第三,關於教學的反思,是作為反思型教師的首要特徵。我們應該隨時反思:我所傳授給學生的東西,是不是都是經過自己反覆思考、演練確定為真的東西?

我的教學準確嗎?即使我所教授的知識是正確的,那麼我所教授的知識適合我的學生的個性特徵嗎?即使是適合的知識,那麼我所教授的方式,便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嗎?

我的備課可以更出色嗎?我的教學可以更精彩嗎?這些問題我能在書中找到一些衡量的標準,比如:

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精心備好每一堂課,上好第一堂課,怎樣調動學生的課堂情緒,把講台讓給學生等,但更多的衡量標準,需要我們深入到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去,不斷的進行有效反思,才能總結出來

在書中,李鎮西老師也給我們闡述了何謂反思型教師。他認為,反思型教師就是通過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實踐而不斷超越和提公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師。乙個真正的反思型教師至少應該具備四個「不停」:

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思考。而且,這四點絕不是互相分離的,在反思型教師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思考完全是融為一體的。其中,思考貫穿於教育的全過程和每乙個環節。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的反思主要體現在,能夠堅持對教育失誤的反思、對教學實驗的反思、對教育行為的反思、對教育現象的反思以及對教育理論的反思。正是這種「反思」,才是我們成為乙個合格老師所必備的精神素養和職業品質。

我曾經幻想過很多具體的老師形象,或端莊儒雅、娓娓道來,或光芒四射、談吐幽默,也幻想著將來自己的學生對我的評價都是積極向上的。然而究竟要以怎樣的姿態走上那光榮而神聖的三尺講台,又將以怎樣的心態迎接自己一生的事業,我一直在思索,很慶幸我在李鎮西老師的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在反思中成長。

因此,品讀完本書,我在今後後的教育教學中,努力培養崇高的師德情感以及時時進行反思,為教育事業奉獻力量。

讀給老師的建議有感

最近翻閱了的蘇霍姆林斯基的 給老師的建議 其中 談談對 後進生 的工作 這一節給我的感觸頗深。我們班的後進生較多,他們對學習缺乏乙個明確的目標,身上存在著很大的惰性。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因為能力有限和缺乏經驗,那些後進生讓我大傷腦筋。有好多學生因為種種原因對學習缺乏積極性和自信心,我嘗試了很多方法,花...

讀《給老師的建議》有感

教師 李豔芳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 給老師的建議 我從中受益匪淺,從中深深的體會到要想做乙個好老師,不單單是知識上的給予,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乙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我們要樹立乙個信念,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 善良的。要毫不猶豫地愛每乙個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

讀《給老師的一百條建議》有感

給老師的建議 讀後感 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 給老師的建議 我從中受益匪淺,讀著他的 給老師的建議 一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憂解難,給我指點迷津 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 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