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論史複習小結

2021-03-04 09:39:16 字數 4853 閱讀 9977

一、柏拉圖:(古希臘)

理式論摹仿說:是柏拉圖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的理論基石。「理式」不依存於物質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識,而是一種超時空、非物質、永恆不滅的「本體」,是一種由低向高的體系,最低的理式是具體事物的理式,最高最完美的理式是善,是神的化身。

柏拉圖以理式論否定了感覺經驗的可靠性,否定了現實世界的真實性,現實世界是以理式世界為藍本的,只有「理式」才是真實的存在。人們要獲得知識,認識真理,不需經過感覺,只需對理式的「領悟」。「文藝是自然的摹仿」文藝的摹仿就像鏡子照物一樣,只是客觀事物的外貌復現,不能摹仿事物的「實體」。

柏拉圖的理式論摹仿說是唯心主義的。但就摹仿說的發展歷史來說,它豐富和發展了古希臘早期的摹仿說。他以客觀唯心主義觀點改變了傳統的「文藝摹仿自然」的內涵,否定文藝的真實性,否定現實生活是文藝的源泉。

文藝社會功用說:認為作為各城邦國家公民教育教材的詩和文藝,如果不符合對青年和成年人的教育要求,也要被刪除、被禁止。主張把理智和情感對立起來、把政治教育效果確定為審查文學藝術第一標準,要求藝術服務於政治,服從於政治。

他對文藝的社會功用的認識,是從他的奴隸主貴族派的政治理想得出的。他的文藝功用說是他的政治理想在文藝理論上的體現。他從文藝要培養「城邦保衛者」的立場出發,要求文藝為貴族奴隸主的政治服務,故而否定了摹仿藝術的作用。

靈感說:在古希臘時期,「靈感」的基本含義是「神助」、「靈啟」、「陶醉」、「迷狂」等,柏拉圖把它集中運用到文藝創作和欣賞方面,從靈感的源泉、靈感的表現、獲得靈感的過程三個方面予以解釋。靈感的源泉主要是「神靈附體」或「神靈憑付」;靈感的表現是迷狂;靈感的獲得過程是靈魂對真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憶,這種回憶能夠把握住事物的真實體,達到對理式世界的正確認識。

柏拉圖的「靈感說」是乙個內涵複雜的概念,它既有唯心主義的神秘色彩,又包含著對文學藝術活動特徵認識的真知灼見。

迷狂說(靈魂回憶說):1、這是柏拉圖提出的命題。他認為,高明的詩人都是憑靈感來創作,而靈感來自於兩種途徑:

一是「神明憑附」,一是「靈魂回憶」。2、當詩人獲得了這種詩神的靈感或在靈魂中回憶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產生一種精神上的迷狂狀態。3、迷狂說(靈魂回憶說)否定了技藝和經驗在文學創作中的作用。

二、亞里斯多德(古希臘)

文學本質論:亞里斯多德在柏拉圖等人的「藝術摹仿」基礎上繼承和發展的觀點,認為藝術的本質是摹仿,但是藝術的摹仿的物件本身是真實存在的,肯定摹仿現實藝術的真實性,文藝的本質在於詩人和藝術家要表現生活的本質和規律。一切美的藝術都是「摹仿」,不承認有來自神的靈感的頌神藝術和摹仿藝術的區別。

藝術摹仿的物件是「行動中的人」,是人的性格、感受和行動。這使「文藝摹仿自然」的物件更為明確,為揭示文藝的本質向前邁進了重要一步。詩比歷史更富有哲學意味。

文藝求其相似而又比原物更美。

悲劇「衝突論」:即悲劇「過失說」,其本質是好人犯了錯誤。衝突是構成情節的基礎,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關鍵。

他規定:悲劇人物是好人,但不是完人,他「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所以犯了錯誤。然而他的性格、品質又是善良的,是「比一般人好的人」,是與我們相似的人,這樣,當他遭受了不應遭受的災難時,就博得了觀眾的同情。

由好人犯了錯誤引發的悲劇衝突,才能引起觀眾的憐憫和同情。亞里斯多德認為悲劇不著意於「悲」,而著意於「嚴肅」,這一論點抓住了悲劇的本質特徵。亞里斯多德認為悲劇藝術的目的在於使人引起憐憫與恐懼之情,達到「驚心動魄」的效果。

三、但丁(義大利文藝復興)

四義說:關於文學語言的重要理論,是但丁為了解讀世俗文藝。認為《聖經》的語言有四種含義:

字面義、譬喻義、道德義、寓言義。他明確指出字面的意義以外的意義都是寓意,揭示了語言藝術意義的多層次性,為文學批評以及語言理論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啟示。

民族語言理論:但丁主張的建立民族語言以代替拉丁語。主要體現在《饗食》、《論俗語》中,主張在義大利各地方俗語的基礎上創立一種統一的、有權威性的新的民族語言,這種民族語言既是全民族傳達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又是作家創作採用的語言。

四、布瓦洛(法國新古典主義)

《詩的藝術》:布瓦洛一部向封建貴族妥協、按照王權的政治需求和藝術趣味,總結文學創作經驗,規範法國文學藝術的理論著作。

《詩的藝術》的理論原則:

理性原則:唯理主義是貫穿全書的指導思想,在布瓦洛看來,理性是文學的基礎,也是文學的目的,遵從理性是藝術達到完美的根本途徑。不論是藝術家的情感和想象,還是藝術的內容和形式(作品的內容和形式具有高貴性和規範性),都必須服從理性。

創作要憑理性而不是憑感情去鑑別判斷一切。詩人不能跟著模糊的感受和情感走,只能跟著理性走。

自然原則:他強調「我們永遠也不能和自然寸步相離」,布瓦洛之謂自然,基本含義是指合乎常理常情的事物,特別是指合乎常理常情的人性。他要求以理性去篩選自然,改造自然,表現合乎理性的自然事物,實際上是主張借自然表現情理。

總體上看,新古典主義要求詩人作家摹仿自然,要服從理性的指導。自然的原則從屬於理性的原則,自然的原則是理性原則的補充。

古典的原則:古典的也就是理性的、自然的。因此要創造理性的、自然的作品,就必須以古希臘羅馬的古典作品為典範。

他決不允許對古典作家有微辭,務必要在當代作家詩人心目中樹起古典的絕對權威。其目的是規範法蘭西的文藝,使法蘭西文藝像羅馬帝國文藝一樣,成為輝煌的文藝。

道德的原則:在布瓦洛的新古典主義理論中,理性、真、善、美是四位一體的,藝術的最高理想就是四者和諧統一。尊重理性、摹仿自然、服從古代典範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作家的道德修養也至關重要。

這就是《詩的藝術》裡的又一原則。

五、萊辛(建立統一的德意志民族文化是民族統一的途徑)(德國啟蒙主義)

詩畫界限論:萊辛認為,造形藝術和詩歌,它們有異中之同,即都要模仿自然;也有同中之異,主要表現在四方面:1.

就存在形式說,詩是一種時間藝術,畫是一種空間藝術,詩的表現範圍要比畫廣,畫適宜於表現美,詩則除了美其他醜、怪、悲、喜、滑稽等均能表現。2.就模仿的媒介說,詩用人為的符號,即時間中動作發出的聲音;畫用自然的符號,即空間中物體的形狀和色彩。

3.就模仿的物件說,詩描繪時間中先後持續的事物即動作;畫描繪空間中並列的事物即物體。4.

就追求的效果說,詩求其真,再現人的動作的複雜衝突;畫求其美,即姿態和表情上的靜穆或靜穆的偉大。上述詩畫各自的特殊規律是相互不能超越的,否則就會招致失敗,但這些規律也不是絕對的。

萊辛其他理論觀點:

1. 對高特雪特的古典主義理論進行批判:兩人的鬥爭實質涉及到如何建立德國民族文學的大問題,是啟蒙主義與新古典主義的鬥爭。

高特雪特不從德國的現實出發,不顧文學的民族傳統,片面強調搬用法國新古典主義,這是片面的。萊辛並不反對借鑑古代藝術遺產,但他更強調立足於民族生活的土壤和民族文學傳統。

2. 向「詩如畫」的傳統觀點挑戰:萊辛《拉奧孔》的目的在於批判以溫克爾曼所宣揚「靜穆美」為代表的古典主義藝術趣味,**詩與畫,尤其是詩與雕塑的不同藝術特徵。

首先從三個方面闡明了詩與畫的界限:摹仿媒介的不同、摹仿物件的不同、藝術作品的效果不同。其次提出了詩與畫不同美學原則:

畫的最高境界是美,詩的最高境界是真。再次,提出了藝術的時空辯證觀。強調畫是空間藝術,詩是時間藝術,兩者界限不容易混淆。

同時指出,時雖長與表現動作,但通過動作也可以暗示物體;畫長於表現物體,但通過物體也可以暗示動作。

3. 為建立德國市民劇鬥爭:為建立德國民族的新型戲劇,提出了建立市民劇的主張,在題材內容和風格形式上來一番改革,使戲劇適應反映現實生活的需要。

在藝術風格上主張真實地描寫現實生活,認為藝術家要走向民間。提倡運用日常生活語言,反對華而不實的貴族語言。

六、康德(文學藝術理論)(德國古典美學)

純粹美就是不以物件的客觀合目的性為前提, 其本質特徵是不涉及物件的存在因而無利害感,不涉及概念而又普遍性、無目的的合目的、由「共同感」決定而有必然性。核心問題是審美不涉及存在,只涉及表面形式,因而無利害感。

依存美則以物件的客觀合目的性為前提,受概念的制約,依存美涉及概念、利害和目的。然而依存美不低於純粹美,相反,美的理想不在純粹美,而在依存美。

藝術的本質特徵:藝術活動的本質是人的有意圖的築基於理性之上的自由創造,藝術作品是人的有意圖的築基於理性之上的自由創造的結果。

藝術像遊戲:遊戲中的孩子有雙重身份;遊戲是為了愉快;遊戲是自由的。遊戲和藝術都是這樣的活動都是體現人的自由本質的令人愉快的活動,因此藝術像遊戲。

審美觀念:審美觀念是文學藝術家從審美要求出發,運用想象力創造出來的藝術形象,這一藝術形象包含著豐富的思想,但沒有任何一特定思想能夠完全和這一藝術形象的意義相切合,這一形象是「說不盡的」,又是「說不准的」,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而審美觀念通過想象力、悟性、精神和鑑賞力形成。

天才理論(重點):康德「天才論」是要說明,「美的藝術」如何可能達到自由與法則、人工與自然的統一。他認為美的藝術的創造同於鑑賞判斷,不是依概念的活動,但美的藝術的創造又必須以出自概念的法則為前提。

因此,藝術法則必然內在於藝術家的心靈,美的藝術只有作為天才的作品才有可能,即「美的藝術是天才的藝術」。康德指出,天才就是乙個主體在他的認識諸機能的自由運用裡表現著他的天賦才能的典範式獨創性。天才的獨創性,具有天賦的獨創性,創造出的作品是獨特的,不同於別人,不能化為公式和原則供別人使用,具有神秘性,因此天才只涉及藝術,不涉及具有公式的科學;天才的典範性,自然通過天才創造作品,為藝術立法,但這種立法不是提供公式原則,而是提供典範。

天才的藝術以其藝術形象提供一種無法用概念和法則表示的法則和標準,因此藝術的繼承只能靠天才的典範作為引導;天才與鑑賞力的結合,康德認為,乙個物件的美的表象,本質上只是乙個概念的表達的形式,而找到最恰當的表達形式則要靠鑑賞力。藝術家應該從偉大的作品中不斷辛勤地實驗,努力找到適合者思想的表達,又不使心意諸力活動的自由受到損害的形式。也就是說,天才應和形成藝術形式的能力——鑑賞力結合,很高的鑑賞力是天才必須具備的條件。

七、黑格爾(德國古典美學)

情節情境情致:為了實現藝術美的理想,黑格爾**了文藝創作的具體問題,如人物、環境、衝突等問題,並且提出和論述了情境、情節、情致這樣一些重要概念。分別介紹情境、情節、情致。

藝術美的本質特徵和創造:黑格爾認為,美的本質是,a「美就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美或藝術是理念、概念與客觀實在的統

一、美或藝術美的本質是理念與感性顯現的統一)b「感性觀照」的形式是藝術美的基本特徵c藝術美的創造(基礎和出發點是現實生活)。

參考借鑑西方文論史

畢達哥拉斯 數。數的和諧。從數量比例關係上著力探尋藝術的形式美,得出 美是和諧統一 的結論。只從形式結構方面探尋藝術的和諧美。赫拉克利特用他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研究藝術和美,首先提出 藝術摹仿自然 的觀點。摹仿 不只是指再現自然,而且有摹仿自然的生成規律的意思。差異的東西相會合,從不同的因素產生最...

西方文論史 名詞解釋

迷狂說1 這是柏拉圖提出的命題。他認為,高明的詩人都是憑靈感來創作,而靈感來自於兩種途徑 一是 神明憑附 一是 靈魂回憶 2 當詩人獲得了這種詩神的靈感或在靈魂中回憶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產生一種精神上的迷狂狀態。3 迷狂說 靈魂回憶說 否定了技藝和經驗在文學創作中的作用。柏拉圖的迷狂說揭示了靈感的 ...

《西方文論》期末複習

一 名詞解釋 1.悲劇 p34 悲劇是對於乙個嚴肅 完整,有著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語言,具有各種悅耳之音,分別在劇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動作來表達,而不是採用敘述法,借引起憐憫或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陶冶。2.杜勃羅留波夫 人民性 p255 杜勃羅留波夫在 文學發展中人民性滲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