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

2023-01-20 00:39:02 字數 2418 閱讀 2601

一、 概念

邏各斯:原義是話語,赫拉克利特用其專門表示說出來的道理,並且認為正確的道理表達真實的原則,用以說明事物的本原。其主觀意義是人所認識的道理,可理解為理性和理由。

其客觀意義是是世界的本原,可被理解為原則和規律。是因火自身變化而造成事物之間轉化的原則。主觀的邏各斯是符合客觀邏各斯的思想和真理。

用來說明萬物的生滅變化具有一定的尺度﹐雖然它變幻無常﹐但人們能夠把握它。在這個意義上﹐邏各斯是西方哲學史上最早提出的關於規律性的哲學範疇。亞里斯多德用這個詞表示事物的定義或公式﹐具有事物本質的意思。

原子(德謨克里特):萬物的本原是原子與虛空。原子是一種最後的不可分的物質微粒,是表示充實的最小微粒。

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在虛空中運動著的原子構成。所為事物的產生就是原子的結合。運動為原子本身所固有。

虛空是原子運動的場所。原子叫做存在,虛空叫做非存在,但非存在不等於不存在,只是相對於由充實的原子而言,虛空是沒有充實性的。

理念:原義是看到的東西,恩培多柯勒、德謨克利特等人認為是有形事物的型相和形狀等,柏拉圖把相引申為心靈的眼睛看得到的東西,譯為理念。理念是客觀存在的,借思維把握一類事物的共性,是一類事物的原本、範疇。

實體(亞里斯多德):其含義一般是指能夠獨立存在的、 作為一切屬性的基礎和萬物本原的東西。

唯理論:片面強調理性作用的一種認識論學說。亦譯「理性主義」。

與「經驗論」、「經驗主義」相對。這種理論認為運用抽象推理就可以達到事物及其結構,或宇宙的真理,並可以不通過經驗而獲得事物的真理的知識。

哥白尼式革命:德國哲學家康德對其哲學改革的自喻。康德認為,以前的哲學家總認為人的認識必須與物件一致,而在這個前提下的所有嘗試都失敗了。

現在不妨換乙個前提試一試,這個新的前提就是:假定物件必須與人的認識一致。這樣,康德就完全顛倒了認識主客體之間的關係。

前人總是以客體或物件作為認識真理性的標準。康德則以認識主體作為標準。不是認識符合物件,而是物件符合認識主體。

康德認為這種設想與當初哥白尼的想法非常相似, 就像哥白尼體系把托勒密體系中的太陽圍繞地球轉改成地球繞日旋轉。

道德律令:一譯「道德法」或「道德律」。德國康德用語。

指先天的可作為道德基礎的普遍法則與條件。康德的批判哲學認為道德的形成不是基於個人的、特殊的、經驗的感情,而是根據存在於一切道德判斷基礎上的先驗法則,只有從純粹理性指導的意志引出的先驗法則,才能適用於一切時代和一切人。包括普遍立法、以人為目的、意志自律三方面特點。

形上學:是乙個傳統的哲學分支,旨在解釋存在和世界的基本性質。形上學是指通過理性的推理和邏輯去研究不能直接透過感知而得到答案的問題。

形上學是指哲學的基本法則。形上學關注理論哲學的核心問題,如基礎、前提、成因、第一原因和基本結構,如所有真實存在的意義和目的。

形上學被尼采稱之為「柏拉圖主義」。

形上學也叫「第一哲學」,如笛卡兒的《第一哲學沉思錄》。

在西方,形上學共有三個傳統分支:

1.本體論——研究存在的問題。

2.自然神學——研究神或眾神及關於神的問題。

3.普遍科學(哲學邏輯)——研究第一原則,當中引發其他的詢問。

二、論述題(解釋命題(怎麼來的)+評價(合理、不合理、意義))

1克拉底魯「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

克拉迪魯認為事物是不斷變化的,是絕對運動的,否認相對靜止。是在其老師赫拉克利特的基礎上把老師的辯證法思想變成了相對主義的詭辯論。

2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

含義:萬物的存在與否,事物的形態性質全在於人的感覺。

評價:肯定和強調人的價值尊嚴,將人置於社會和世界的中心,是人類自我意識的覺醒。強調人的地位和作用,這是人文主義精神的最初體現,這也起到了思想啟蒙和解放作用。

(消極)過分強調了人的主觀感受,否認了世間客觀評判標準。

3蘇格拉底「美德即知識」

4柏拉圖「知識就是回憶」

5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

6休謨「習慣是人生偉大的指南」

7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8康德「人為自然界立法」

二、 簡答題

1哲學發展的一般規律及研究哲學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2蘇格拉底辯證法包括哪些環節?對現代教育有何啟示?

3亞里斯多德在他的實體學說中對實體有哪些不同理解?

4簡述近代哲學產生和發展的時代背景。

5簡述培根四假象說。

6簡述洛克關於「兩種性質的觀念」的學說及意義。

7德國古典哲學的特點及產生根源。

8簡述康德登上哲學歷史舞台之時所面對及要解決的時代問題。

三、 論述題

1如何理解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論是古代條件下,在解決世界統一性和多樣性關係問題上最有說服力的學說?

2柏拉圖的教育觀及其對當代素質教育的啟示。

3怎樣評價亞里斯多德的中庸之道。

4論述柏拉圖的理念論。

5近代唯理論、經驗論的主要分歧是什麼?這種爭論對近代自然科學和哲學的發展有何意義?

6試述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及其意義。

五、材料分析

《西方哲學史》試題

2 在任何乙個觀察過人類知識物件的人看來,顯然這些物件或者是實實在在由感官印入的觀念,或者是由於注意人心的各種情感和作用而感知的觀念,最後,或者是借助於記憶和想象 即混合 分解或簡單地表象那些由上述方法而認識的原始觀念 而形成的觀念。藉著視覺,我可以有光和顏色及其不同程度與差異的觀念。藉著觸覺,我可...

西方哲學史讀書心得

讀書心得 西方哲學史 羅素在本書的緒論中提出 哲學,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來說,乃是某種介乎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哲學,從遠古以來,就不僅是某些學派的問題,或少數學者之間的論爭問題,它乃是社會生活的乙個重要部分。書的開始分別是美國版和英國版的序,由此也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這本書的價值。美國版的序更多 的似乎...

西方哲學史複習參考要點

3.人文主義的基本精神 近代哲學部分 一 重點掌握的名詞概念 1.物體 霍布斯 2.天賦觀念 3.真觀念 斯賓諾莎 4.白板說 5.內省經驗 洛克 6.單子 7.預定和諧 萊布尼茨 8.印象 休謨 9.觀念 休謨 10.感性 知性和理性 康德 11.先天綜合判斷 12.先驗統覺 13.自由 康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