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活動形式之我見

2021-03-04 09:36:38 字數 3614 閱讀 9551

日期:2008-12-31 9:00:09

自從活動區活動在幼兒園推廣以來,新的教育理念像一陣清新的風吹遍了整個幼教界,大家從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中跳出來,充分發揮活動區的優勢,以幼兒的自主發展為本,試圖通過隱性的指導讓幼兒探索未知的世界,得到基本素質的發展。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片面誇大了活動區活動的教育效果,而對傳統的集體教學模式的簡單否定傾向。那麼,在具體操作中如何改革幼兒園教育活動形式,如何將新的教育理念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有機地結合?

作為幼兒園教育改革的綱領性檔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教育內容、要求能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都有成功感。

」那麼,圍繞新《綱要》的實施,我們進行了一系列地實踐與反思,並試圖將教育思想和觀念轉換為具體的教育行為,下面就這些問題進行一些**。

一.新的教育理念的體現——關於活動區活動

所謂活動區活動,就是具有幼兒年齡特點的,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活動去主動練習、操作、鞏固已有知識,獲取新的知識經驗,滿足興趣、好奇心的場所。它是以提供適宜的活動區域,多樣化的活動內容,情景化的遊戲形式,讓幼兒自主地參與活動為特徵的。它能為幼兒提供自主活動的空間,能為幼兒開展持續不斷的探索活動,促進幼兒創造意識的萌芽和初步創造能力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由此可見,活動區活動是以幼兒的自發活動為主要特點的。幼兒在活動中能充分展現其天性和內部世界,有較大的自主性和選擇性,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較大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內在動機,因而無論在與材料、環境、教師或同伴的相互作用中都能更好地發揮其主動性和

創造性。和傳統的集體教學活動相比,活動區的活動形式為幼兒提供了一種更為寬鬆、更適合幼兒特點的活動氛圍,它使每個孩子都充分動手動腦,並且與教師和同伴相互作用的機會明顯增多,同時也為教師觀察了解幼兒,根據幼兒的不同水平提供個別指導創造了條件。

二.傳統教學模式的運用——關於集體教學活動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將「教育活動」界定為「有目的有計畫地引導幼兒主動活動的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其目的是糾正單純「集體教學活動」,不顧其他組織形式,糾正忽視幼兒主動性的現象,但不等於取消集體教學活動。因為集體教學活動的存在,也有其自身的意義。

首先,如果說活動區活動更注重幼兒的個性發展,那麼教師組織的集體教學活動則更多地反映了社會對幼兒的要求,它雖然也要考

慮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但同時必須保證幼兒獲得與社會要求一致並有利於他們各方面發展的必要經驗。其次,集體教學活動,是把幼兒已有的經驗作為教學活動的起源。通過活動,幫助幼兒分享經驗,相互了解彼此的認識,看到那些與自己不同的見解,超越自己的認識。

同時,幼兒來自遊戲和日常生活中的個人經驗往往是比較零散的,幫助幼兒整理經驗,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幼兒原有經驗加以重組和改造,使之條理化,這都是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重要功能。

三.活動區活動與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結合

活動區活動與集體教學活動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這兩種活動在完成課程目標、促進幼兒發展方面都有各自的價值和作用,兩者缺一不可。目前,對活動區活動的實施,有兩種錯誤傾向,一是對活動區活動的單純模仿,不學活動區活動的內在價值,只學表面形式,結果教師為了不明目的的形式而疲於應付,幼兒也糊里糊塗地緊跟著,這就大大降低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質量。二是誇大集體教學活動的不足,甚至將教育的其他問題也歸咎於集體教學活動,對集體教學活動採取一味地否定,導致了實際操作中的茫然。

那麼,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形式中,如何使活動區活動與集體教學活動兩者有效結合呢?

1.在活動區活動中,關注興趣點,生成集體教學活動。

在豐富、多變、開放並富有挑戰性的活動區活動中,幼兒有著最大限度的自由,這也是教師發現孩子的興趣和需要,關注「最近發展區」的最佳時機。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除了尊重孩子的自發興趣外,更重要的是「把握時機,積極引導」、並「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將孩子的興趣或關注點作為教育的有效起點,並合理兼顧教育目標,從而生成一系列的集體性教學活動。例如,在活動區活動時,教師發現「巧手坊」裡有乙個孩子脫下了自己的鞋子,拿著放大鏡,津津有味地觀察著自己的小腳,旁邊幾個正在做手的記錄卡的孩子,也紛紛脫下鞋子,觀察起自己的小腳丫,並開心地議論著。

這時,教師發現孩子們對腳的興趣遠遠濃於對手的興趣,於是教師及時為他們提供了腳形記錄卡,並在生活區裡增添了「洗洗小腳丫」,在表演區增添了「小腳模仿操」,在戶外活動時有意識地讓孩子們光著腳丫在沙地、鵝卵石地、軟地和草地上行走,用腳體會不同的感覺。在經過了一系列腳的探索活動後,教師組織了集體教學活動「小腳丫的旅行」,借助有魔力的「神紙」的介入,通過小腳操、小腳撕報紙、小腳夾報紙走或跳等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幼兒在活動區活動中的表現,靈活地轉換組織形式,讓活動更符合幼兒的需要,同時為幼兒提供了更大的活動空間進行資源與經驗的交流,讓他們互相交換資訊,獲得經驗,從而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2.在活動區活動中,分解難點,更好地開展集體教學活動。

我們發現:有的集體教學活動中的難點可以在活動區活動中進行分解,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在設計科學活動「多彩的飲料」時,考慮到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再用以往的教學方法進行灌輸,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遏止孩子們的想象力。

但是,如果在孩子們沒有一定的相關經驗積累的前提下,就組織「多彩的飲料」這一教學活動,那麼對教育目標的達成度就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們把飲料的調製和飲料間的配製做為幼兒的探索內容放到活動區活動中。在具體操作中,幼兒逐漸對調製、配製飲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掌握了調製飲料的方法,了解了配製飲料時液體融

合後顏色、味道所發生的變化。這時教師再組織集體教學活動「多彩的飲料」,目的在於讓孩子了解液體不僅僅是簡單的融合,因為液體的密度不同,有時,還會出現一些科學的「例外」。因此,在活動中先幫助幼兒分享經驗,相互了解彼此的認識,然後出示一杯多彩的分層式的飲料,引出密度測量計的製作步驟及操作方法,使幼兒充滿了興趣和探索的慾望,積極地進行著更高層次的探索活動,想方設法測量出各種飲料的不同密度,並嘗試著調製出一杯杯絢麗的「雞尾酒」式的飲料。

由此,將孩子們的知識經驗進行了拓展,並使之發生了質的變化。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在幼兒活動過程中,孩子完全是依靠與材料的直接接觸,通過調調、衝衝、嚐嚐、說說,在活動過程中一步步地悟出科學概念的。所以我們相信:

只要提供適宜的材料,就能解決科學知識中的難點。

3.在活動區活動中,為每個孩子興趣的延伸、基本素質的提高創造條件。

在活動區活動中,讓不同發展速度和認知風格的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和能力來參與活動,這是集體教學活動無法做到的。而且,在短短的集體教學活動時間裡,要讓每乙個孩子的探索慾望都得到充分的滿足,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活動區的優勢,把進一步的探索活動延續到活動區中。

例如在「多彩的飲料」中,教師在集體活動後,將各種材料投放在活動區中,讓幼兒有機會完成其未完成的作品,進行更充分的探索。

當然,在集體教學活動以後,我們也可以在活動區中投放一些有一定難度的材料,例如在「小腳丫的旅行」中,教師可以在集體活動後開設「小腳丫」活動區,提供大小不同、材料不同的玩具,讓幼兒進行夾物分類的遊戲。還可以提供沙包等物品,設定一些遊戲情境,吸引幼兒用腳夾沙包投準等等。通過實踐,我們發現:

無論是活動區活動還是集體性教學活動,都應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性,考慮並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需要,理解並把握孩子的發展方向,使教育內容、要求能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都有成功感,這樣才是有效的教育。

總之,在幼兒園教育活動形式中活動區活動和集體教學活動是兩種不同的活動形式,兩者無法摒棄也無法相互替代,通過實踐,我們發現:只有兩者的有效結合,使活動區活動更具有目標性,使集體教學活動更符合幼兒的需要,這才是更好地進行教學改革的一條新路。

幼兒園教學的幾種活動形式

導讀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指出 要靈活運用集體 小組 個別活動等形式。目前,在幼兒園常用的教學活動形式主要是集體 小組 區域活動,這三種形式各有其特點,適合於不同教育內容和教學需要。作為教師,要學會分析 判斷,採用恰當的教育形式,而不是盲目跟隨當前的潮流。首先,我們要明確教學活動是相對遊戲活動而言,...

幼兒園教育活動模式

幼兒園教育活動作為一種體現教與學相結合的活動,其基本的活動模式一般可以表現為由教師預設為主的模式,師幼共同參與學習的模式和兒童自主生成的學習活動模式 具體有 1 式學習 一種以學生自主的發現,和解決問題位置的學習方式。該方法能滿足兒童 的本能,促進兒童的積極思維,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於...

幼兒園寓言教學之我見

幼兒園進行寓言教學是有一定難度的,這是由寓言本身具有隱含的特點以及幼兒的理解能力和知識經驗有限所決定的。通常,在幼兒文學作品中,通過情節的發展,人物形象的刻畫,幼兒較容易從中領略主題。而寓言則不然,其主題寓意並不見諸於情節的表面,在分析寓言隱藏或暗示的含意時,伴隨著較多的判斷 推理成分,其理解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