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二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2021-03-04 09:29:53 字數 4177 閱讀 7604

一.概念解釋(15)

1.調查研究(5)

答:是指研究者在教育理論和科學方**的指導下,圍繞一定的教育問題,通過觀察、列表、問卷、訪談、測量、個案研究等方式,有計畫、有目的地蒐集有關的事實資料,從而對教育現狀作出科學的分析認識,並提出具體工作建議或探索教育規律的科學研究方法。

2.實驗研究(5)

答:實驗研究是注重理論假設,強調嚴格控制,關注假設檢驗,從而主動地揭示教育活動的規律性,它是一種綜合性的研究方法,也是在教育研究中應用最廣泛的實證方法之一,在教育研究中具有特別的意義。

3.個案研究(5)

答:個案研究是指針對乙個人的偏差行為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此過程須透過各種方式及管道蒐集資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問題的成因,進而提出適當輔導策略,協助改善問題,以增進個人適應。

二.簡答題(45)

1.敘事研究的特點(15)

答:敘事研究具有四個方面的特點,即以教育敘事為載體、以人文研究為取向、以自我反思為媒介和強調民主、平等。

1.以教育敘事為載體

教育敘事研究的素材是教育故事。這些故事發生在教育中,是「曾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情」,是當事人的真實生活。因而,教育故事便在意義層面得到了肯定。

但是,「敘事」只是手段,「**」才是目的。講究時空位置的敘事才能構成研究。

私人敘事,它表現為對教育中「個體生命」價值的承認,對個人獨特境遇的關注,尊重每一「個」的獨特性;分析、解釋甚至是體驗每一「個」的「 個性」

經驗敘事,杜威把連續性和互動性作為經驗具有教育價值的兩個標準。教育敘事研究正是以教育經驗為研究物件,從教育實踐中去尋找和建構理論。這樣,教育經驗就從被貶低被排斥的狀態登堂入室,教育研究也將由此產生自身的話語方式,成為教育理論的源泉。

即杜威所說,「教育即是經驗的改造」。 < br> 生活敘事,由於日常生活接近常態的人生,更能反映出現實生活的真實狀況,因而更具有普遍性和真實性。敘事的「事」不是憑空發生的,它**於生活。

在教育活動中,由師生共同構築起來的教育現場就是師生的生活現場,是原生態的,課堂生活實踐成為生活敘事的源泉。 這使教育研究更真實地逼近教育生活本身,更接近教育真相。

2.以人文研究為取向

在教育敘事研究中,s s b 人始終居於核心地位。它是由人進行的對培養人這一教育活動的經驗和意義進行的研究。這意味著從人出發,回到人自身;它強調研究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弄清楚自己的「認識」是什麼。

這是生命存在的自我確證。

3.以自我反思為媒介

教育敘事研究是在敘述中進行清思、整頓和梳理的過程。這是一種富有批判色彩的反思性**。反思還不僅僅限於揭示教育教學實踐的意義,更終極的目的還在於幫助當事人獲得一種自由的生活。

4.強調民主、平等

敘事材料需要在現場獲取,研究者需要進入現場與現場中的人接觸、相處,因此敘事研究強調研究者與研究物件建立民主、平等、互信的合作關係,與研究物件平等交流,尊重對方的時間、想法,少作個人的評價與批判。

2. 田野研究的意義(15)

答:田野研究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它具有與其他教育研究方法所不具備的特點。這也正是它獨有的價值和意義所在。這些特點包括實踐性、客觀性和參與性。

(1)實踐性意義

田野研究是實地研究,教育研究者在自然的情境之中,進行實地的調查研究。有明確的研究目的,倡導的是將書本上的「 元理論」運用於實際的研究當中,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以對實踐的考察來改善文字研究的不足,將二者之間互相補充,使研究成果最終具有說服力和針對意義。

(2)客觀性意義

田野研究是一種事實研究。它是在真實情境中通過觀察、提問研究物件等方式獲得真實經驗的過程。它倡導的是從研究者的主觀推測或對別人研究成果「 轉述「中切實走向以客觀的論據來印證論述,注重對原始材料全面和系統的考察,讓事實說話。

(3)參與性意義

田野研究強調參與,調查者不是旁觀者,而是要深入到研究物件的日常生活中,以自己實地的觀察、記錄來了解、認識、體會現象的發生、發展、變化乃至呈現結果的整個歷時性過程。

3. 比較研究的型別(15)

答:教育中的比較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有聯絡的事物進行考察,尋找其異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規律與特殊規律的方法。根據不同的標準,我們可以把比較研究法分成如下幾類。

按屬性的數量,可分為單向比較和綜合比較。

單項比較是按事物的一種屬性所作的比較。綜合比較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種)屬性進行的比較,單項比較是綜合比較的基礎。但只有綜合比較才能達到真正把握事物本質的目的。

(2)按時空的區別,可分為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

橫向比較就是對空間上同時並存的事物的既定形態進行比較。如教育實驗中的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比較、同一時間各國教育制度的比較等都屬於橫比。縱向比較即時間上的比較,就是比較同一事物在不同時期的形態,從而認識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揭示事物的發展規律。

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對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往往既要進行縱比,也要進行橫比,這樣才能比較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質及發展規律。

(3)按目標的指向,可分成求同比較和求異比較。

求同比較是尋求不同事物的共同點以尋求事物發展的共同規律。求異比較是比較兩個事物的不同屬性,從而說明兩個事物的不同,以發現事物發生發展的特殊性。通過對事物的「求同」、「求異」分析比較,可以使我們更好地認識事物發展的多樣性與統一性。

(4)按比較的性質,可分成定性比較與定量比較。

定性比較就是通過事物間的本質屬性的比較來確定事物的性質。定量比較是對事物屬性進行量的分析以準確地制定事物的變化。

三、論述題 (40)

1.歷史研究與教育科學其他研究方法的區別(20)

答:歷史研究法在定義、研究物件、研究方法、特點、作用等方面上不同於其他教育研究方法。歷史研究法是通過蒐集教育現象發生、發展和演變的歷史事實,加以系統客觀地分析研究,從而揭示教育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

其研究物件為教育活動的歷史、教育實際和教育理論發生、發展、演變過程的歷史規律。研究物件和研究過程具有歷史性,建立在豐富具體的文獻資料基礎上,以邏輯分析法為主。

具有其他研究方法沒有的諸多優勢:為非介入性研究;可以重複研究;可以定性,亦可以定量,而且可以在研究過程中逐步確定。不想調查法,確定後難以改變。

歷史研究可以對那些用別的方法無法研究的話題和問題進行研究,可研究過去儲存下來的與研究話題和問題有關的證據。但是其他研究方法中用來控制影響研究內部效度的因素的測量方法,在歷史研究中不可能被使用。

歷史研究最大的價值在於既能服務於現在,又能幫助**未來趨勢。既有優勢,也有劣勢,需要我們在不斷的實踐中去找尋,摸索,達到我們預期的目的。

2. 論述比較研究應注意的問題(20)

答:比較研究法廣泛運用於教育科研實踐,但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能運用,只有在如下條件符合時才能運用比較研究法。

(1)同一性

所謂同一性,是指進行比較研究的物件必須是同一範疇、同一標準、同一類事物,否則就不可以比較。

(2)雙(多)邊性

比較只有在兩個事物或兩個事物以上才可能發生。換言之,比較的物件必須要在兩個以上。當然,比較研究還要求從不同的角度對兩個被比較的物件進行分析比較。

(3)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被比較的物件之間具有一定的內在聯絡,具有其些本質上而不是表面上的共性。為了保證可比性,必須注意概念的統一。

運用比較研究法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同一性,雙(多)邊性、可比性。在滿足以上條件的前提下,比較研究就可以開展了。但具體運用應注意如下幾點。

(1)資料的可靠性與解釋的客觀性

供比較研究的資料必須具有權威性、真實性、最好是第一手資料。而且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普通的情況。最後要求資料具有典型性,能反映事物的本質。

這就要求取樣的科學化,資料歸類合併的程式化,資料收集人員要有紮實的教育理論修養和深厚的基礎理論素質。在解釋資料時根據當時當地的客觀實際,運用科學的理論加以全面的分析,並保證解釋的客觀性而不帶有個人的偏見。

(2)全方位多角度進行比較

制約教育發展的因素甚多,而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與其他事物密切聯絡的,所以應堅持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較。在比較時,任意選擇個別條件,片面地進行比較,或者割裂事物之間的聯絡,孤立地進行比較,都是不正確的。

(3)比較事物的本質

事物不僅有現象的異同,更有本質的異同。比較研究不能僅抓住表象而忽視本質,否則就難以準確地認識事物。「假如乙個人能看出當即顯而易見之異,譬如,能識別一支筆和一頭駱駝,我們不會說這個人有了不起的聰明,同樣,另一方面,乙個人能比較兩個近似的東西,如橡樹和槐樹,或寺院與教室,而知其相似,我們也不能說他有很高的比較能力。

我們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異中之同和同中之異」。就是說我們要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要進行本質的比較就要通過大量的、典型的材料分析其內在關係,從歷史的、社會的、經濟、社會風俗等角度進行**。

運用比較研究法的規則:資料的可靠性與解釋的客觀性;全方位多角度進行比較;比較事物的本質。

中小學教育研究方法作業

一 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方法最初起源於 19 世紀系統使用的個案研究。個案源於醫學,特指乙份典型而有價值的病例。在醫案研究的價值獲得認同的同時,案例研究的方法被引入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具體地說,教育案例研究法,一般是指選定典型的個人 教育事件 教育機構或團體為研究物件,以其變化 發展過程為研究內容,蒐...

課題研究的主要的幾種方法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是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基礎,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複勞動。大量的文獻資訊,是教育科學研究的理論依據。文獻研究中查閱文獻應把握的限度 是否已經找到了本領域的 頻繁為其他研究者引用的 三 份關鍵文獻或者 三 個 重要作者 所找到的文獻是否已經顯示出 三 個不同的意見和立場,是否找到了正方和...

教育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 觀察法 1 觀察法 為了了解事實真相,從而發現某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2 觀察法的步驟 觀察法的實施分為以下三個步驟,步驟之一就是進行觀察研究的設計,此步驟可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1 作大略調查和試探性觀察。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於蒐集材料,而在於掌握基本情況,以便能正確地計畫整個觀察過程。例如 要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