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傳播學調查研究方法

2021-03-04 09:29:53 字數 4712 閱讀 8476

1.談談調查在傳播學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1)調查在傳播學研究中的地位

傳播學研究中調查指的是一種為獲得關於某一事物或現象的科學知識,通過一定的客觀程式進行資料或資料的收集、記錄、統計、分析,以探索和揭示其現狀、過程、構成要素或運動變化規律為目的的研究活動。考察社會現象離不開調查,調查是傳播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2)調查在傳播學研究中的作用

①調查是獲得經驗資料的基本方法,通過調查可以了解現實的傳播環境、傳播關係、傳播效果,收集和提供關於理論假設的無可爭議的科學資料和材料。

②調查所獲得的經驗資料是形成理論或假說的基礎。在傳播學研究中,調查的應用範圍是極為廣泛的,它涵蓋了傳播者分析、內容分析、媒介分析、受眾分析和效果分析的所有領域。

2.傳播學的調查研究大致可分為哪些階段?各階段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答:(1)傳播學調查研究的過程,同其他社會科學調查一樣,大致上可分為「準備階段」、「實查階段」和「資料處理階段」三個階段。

(2)準備階段的主要工作

①確定調查課題,明確調查目的

調查課題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種是理論研究型的,例如「報紙和電視的議程設定功能比較調查」等,這一類調查大多是調研人員根據科研需要自行確定的;另一類是實務型的,例如「××電視台文藝節目收視狀況及評價調查」、「家電類廣告的**效果調查」等,這一類調查大多是調研專家或機構接受**、企業或團體的委託進行的。

②根據課題的性質和需要選擇適當的調查方法

物件範圍較小的可採用全員調查法,範圍較大的可採用抽樣調查法,涉及訊息內容的可採用內容分析法,涉及人的認知或心理變化的,可採用控制實驗法。在不少調查中,有些方法也可以同時並用。

③制定切實可行的調查方案是計畫準備階段的最主要的工作

方案中至少應包括以下幾項:(1)調查目的;(2)調查物件;(3)調查範圍;(4)調查方法(問卷或實驗程式);(5)資料分析和處理技術;(6)實施日程;(7)費用預算等等。在準備工作中,有時還需要進行調查員培訓。

(3)實查階段的主要工作

這個階段主要是根據調查方案實際選出和接觸調查物件,從事資料收集的作業。其方法有麵接法、留置法、郵寄法、**調查等等。在有些情況下,還需要進行中間抽查,以保證調查能夠按照既定方案得到嚴格實施,保證調查質量。

(4)資料處理階段的主要工作

①整理和統計資料。在這個階段,需要把收集到的分散資料加以整理和統計,使其處於一種易於把握的狀態,能夠基於一定的尺度加以判斷。②解釋資料得出結論撰寫調查報告。

3.簡述幾種主要的隨機抽樣方法。

答:抽樣調查是從調查物件總體中抽選出部分樣本,以這部分樣本作為物件實施的調查,其結果可用於推論物件總體。主要的隨機抽樣方法有以下幾種:

(1)簡單隨機抽樣

簡單隨機抽樣方法與擲骰子或抽籤的原理相同,其好處是能夠保證物件總體中的每個單位都有被選中的同等概率機會。例如在以抽籤方式抽選樣本之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給物件總體中的每個單位都進行編號,並製作記入號碼的同等數量的標籤,從中隨機抽出所需的樣本數即可。

簡單隨機抽樣一般用於小規模的調查。在進行較大規模調查之際,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多使用經過改進的其他隨機抽樣方法。

(2)系統抽樣

系統抽樣也稱等距抽樣,基本做法是在隨機排列的物件總表(如居民名冊、**簿等)中隨意選取第1個樣本,其他樣本按一定間隔加以抽出即可。抽選的間隔距離,用調查物件總數除以樣本數的方法來確定。

統抽樣法的好處是簡單省力,但它的前提是物件總體中各構成單位的排列必須是隨機的。如果這種排列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而抽出的間隔又與這種規律一致,那麼就會使抽出的樣本產生較大的誤差。採用系統抽樣法,要對此類情況給予充分注意。

(3)分層抽樣

分層抽樣也稱分類抽樣,即將物件總體中的所有單位按照一定屬性預先分成若干類別(層),分別進行隨機抽取。分層抽樣的好處是:①使大規模的抽樣變得較為容易,便於調查過程的管理;②可以提高推斷的精確度;③便於資料處理階段對不同屬性的群體進行分析比較。

(4)多級抽樣

也稱為多階段抽樣。這也是在大規模調查中經常使用的方法,例如在進行「全國農村家庭**普及狀況調查」的抽樣時,可以把「縣」作為第一級抽取單位,把「區」作為第二級抽取單位,把「家庭」作為第**抽取單位。多級抽樣可使大面積調查易於實施,但由於每級(階段)抽樣都會有抽樣誤差,抽取級數越多誤差越大,因此一般認為在應用上最多只能分為**。

4.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答:為了保證問卷的科學性、客觀性和準確性,在製作問卷時應遵循一些基本原則。在以一般社會成員為物件的調查中,應留意以下九個方面:

(1)採用通俗易懂的口語體;(2)避免使用屬於特殊群體的語彙或專業語彙和縮寫詞;(3)避免使用暖昧、多義的詞語;(4)避免非現實的或虛構想象式的提問;(5)避免主觀誘導式提問;(6)避免提問調查物件記憶模糊的問題;(7)在乙個問項中避免雙重提問(詢問性質不同的兩個問題);(8)留意提問順序的影響(前項提問可能會對後項提問的回答產生特定影響);(9)將調查物件容易拒絕回答的問題,盡可能放在後面。

5.選擇你感興趣的傳播學課題,製作乙份調查問卷。

答:(略)

6.什麼是內容分析?它有哪些特點或原則?

答:(1)內容分析的含義

內容分析是對訊息內容的研究和考察,它是對特定傳播者的資訊進行分析的一種工具。作為一種實證方法,內容分析是與具有一定客觀性的調查程式聯絡在一起的。學者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內容分析的定義,這些定義大都強調了內容分析的三個特點。

(2)內容分析的特點或原則

①客觀性——必須要有明確的客觀規則,保證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夠得出相同的結論。

②系統性——訊息內容或型別的取捨選擇要有首尾一貫的標準,防止分析者僅選擇支援自己見解的材料。

③普遍性——內容分析應該將訊息屬性和傳播者以及受傳者的特徵聯絡起來,其目的是為了獲得具有科學價值和理論意義的結果,而不是純粹的「描述性」資訊。

7.內容分析主要應用於哪些研究目的?

答:內容分析不應以單純的內容描述為最終目的,必須要有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理論意義,內容分析的目的主要有:

(1)為了獲得「文化指標」(cultural index)而進行的內容分析

在現代社會,大眾傳播幾乎覆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其內容無疑是反映社會狀態及其特點的重要指標。這種內容分析既可以用於分析社會變化,也可以用於同一時期的社會橫向比較。

(2)用於媒介提示的「擬態現實」與客觀現實之間的比較

在大眾傳播高度普及的今天,我們關於社會事物的絕大多數知識和資訊都來自於傳播媒介,如果大眾傳播塑造的「擬態現實」不能正確地反映現實,缺乏客觀性和公正性,就會引起我們的認識和判斷的失誤,並由此產生各種社會問題。因此,通過內容分析來檢驗媒介提示的「擬態現實」與客觀現實之間的一致程度,防止媒介歪曲現實的某些傾向是具有重要意義的。美國學者格伯納從事的「培養分析」中較多應用了此類研究。

(3)歐洲批判學者從事的「文字分析」

文字(text)與訊息(massage)大致相同,指的是由一定的符號或符碼組成的資訊結構體,這種結構體可採用不同的表現形態,如語言的、文字的、影像的等等。文字是由特定的人製作的,文字的語義不可避免地會反映人的特定立場、觀點、價值和利益。因此,由文字內容分析,可以推斷文字提供者的意圖和目的。

霍爾的「文化研究」就是這一型別。

(4)以內容分析考察傳播效果

以考察傳播效果為目的無疑是內容分析最主要的部分,這一課題大致可概括如下:

①不同時期傳播內容的縱向比較分析——用於揭示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歷史變遷。

②同一時期傳播內容的橫向比較——揭示不同國家、地區、個人資訊傳播的共性與個性。

③特定時期的傳播內容分析——推斷時代精神潮流及社會成員的態度、關心和價值觀。

④不同**間的比較——考察不同**訊息內容的特點、結構及其作用方式。

⑤分析傳播內容與傳播者的關係——通過內容來判斷傳播者的意圖、主張、傾向或傳播者的社會背景特點。

⑥分析傳播內容對傳播效果的影響——考察內容的主題、觀點和表達方法或技巧(內容提示法、說理法、訴求法等)對說服效果的影響等。

⑦分析傳播內容與受傳者的關係——考察特定社會群體經常接觸的**內容,分析他們的興趣、關心和需求,以及訊息接觸和解讀的過程、結構和特點等。

⑧考察傳播內容與巨集觀的社會結構之間的關係——考察傳播內容中所體現的意識形態及其與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的聯絡等。

8.什麼是「文化指標」?為什麼說大眾傳播內容是反映社會現實的重要「文化指標」?

答:(1)文化指標是一套標示變遷和符號環境系統的標準體系,其作用是幫助決策和指導有效的社會行為。格伯納在涵化分析理論中,提出文化指標專案是對電視節目的安排和由收視培育的關於社會現實的概念所進行的週期性分析。

(2)大眾傳播內容是反映社會現實的重要「文化指標」

①格伯納認為,社會結構和媒介內容的關係和核心在於:起源於科技革命所帶來的訊息生產,這種大眾產品經快速分配後,創造出新的符號環境,即文化指標。

②在現代社會,大眾傳播幾乎覆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其內容是反映社會狀態及其特點的重要指標,也就是文化指標。

③例如:最近幾年,我國的傳媒流行「瀟灑」一詞,通過分析這個詞出現的頻度、它所使用的場合、經常與哪些行為範例相聯絡以及它所包含的價值意義等等,我們可以判斷「瀟灑」這個詞究竟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文化現象。這種內容分析既可以用於分析社會變化,也可以用於同一時期的社會橫向比較。

9.試述幾種主要的內容分析量化表示方法。

答:內容分析中常用的量化表示方法有以下幾種:

(1)出現的有無——僅僅判斷某一事物或屬性在內容中是否出現,出現的時候用1表示,未出現時用0表示。在這種場合,出現的頻度並不重要,主要為了計算某種屬性在一組訊息中「出現」和「未出現」的比例。

(2)出現的頻度——每當某種屬性出現1次便加以累計的表示方法,一般用於兩組訊息之間的比較。例如,在對兩家報社報道北約轟炸南聯盟的同期訊息稿進行內容分析時發現,「侵略」這個詞在a社訊息中出現了7次,而在b社訊息中出現了55次,顯然這兩家報社對該事件的立場和態度是有很大區別的。

傳播學研究方法

一 名詞解釋 1 抽樣調查法 抽樣調查法是指從研究物件的全部單位中抽取一部分進行考察和分析,並用這部分的數量特徵去推斷總體的數量特徵的一種調查方法。2 深度訪談 深度訪談是一種直接的 一對一的訪問形式,通過研究者與研究物件之間有目的的對話,以了解研究物件以自己的話對自己的生活 經驗或情境所表達的觀點...

傳播學研究方法

新聞1102班馬遒 2011213176 問題1 目前的研究熱點是什麼?1,對功能主義的反思 2012年第二期的 新聞大學 以 超越結構功能主義 為切入點,提出了對結構功能主義的反思 傳統功能主義與新功能主義的差異 結構功能主義邏輯在傳播學當中的影響等等論題。我國八十年代開始引入的美國式的 經驗學派...

第8章教育傳播學研究方法練習題與答案

第8章教育傳播學研究方法 1 下面哪一項不屬於調查研究法的特點 a 強調實地考察 b 範圍廣 c 手段靈活 d 人為控制環境 1 教育傳播學研究方法的主要特點有 2 教育傳播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1 闡述控制試驗法的定義,並舉例說明該研究法的研究程式。1 d1 科學性 操作性 綜合性 2 文獻研究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