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課題總結

2021-03-04 06:38:13 字數 4789 閱讀 2329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足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數學活動經驗」。然而,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非常重視數學知識的教學,而很少關注這些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哪些聯絡。

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卻不會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造成了知識學習和知識應用的脫節,感受不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生活實際中引出數學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在情景中學習數學是最有趣的,為生活而學數學是最有價值的,從而體驗到數學的魅力。有力地推進了課題研究的全面展開,真正實現了將數學服務於生活,**於生活的科研之路。

經過乙個學年的親身體驗、實踐探索,取得了豐碩的階段性成果:

一、研究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

學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在主動的活動中建構自己的知識。即學習者利用現有知識經驗進行推論的智力潛能,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生活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來充實、豐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識經驗。

2、「生活教育」理論

在生活教育理論中,「在生活裡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他的「社會即學校」學說,更是告訴我們,教育源於生活,適應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學更不能脫離生活,脫離生活的教學就失去兒童主動學習的心理基礎。

3、活動建構的理論

教學應讓學生從生活中,從各種活動中進行學習,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絡,獲得直接經驗,主動地進行學習,他認為教師的職責在於引導學生直接從外界事物和周圍事物環境中進行學習,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使他們獲得有用的知識。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1、研究的目標

⑴、探索出「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途徑和方法,將生活中學生實際事物和數學知識有機的結合,尋找創造生活情景、組織教材開展活動的有效手段,尋找教學策略及指導學生學習的最佳方法。

⑵、使學生從思考周邊事物,到自主構建「**於生活—提煉為數學模型——應用於實際」的學習體系,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熱愛數學的情感,推動學生素質的發展

⑶、初步建立數學生活化的評價方法,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絡,從而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研究的內容:

(1)教材內容生活化:

①匯入生活化。教師在教學前,要善於捕捉學生身邊的事例中的數學問題,結合所要學的新知,讓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易於接受。

②例題生活化。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的生活中提煉出數學素材,將它服務於教學新知,吸引學生參與研討,能達到更良好的教學效果。

③練習生活化。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類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以一些實際應用型的題目讓學生鞏固所學,增強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過程生活化:

①運用多種手段創設生活情境。採用語言直觀、實物演示、遊戲、多**教學、社群數學實踐等手段,創設生活情境,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②在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數學能力。努力創造條件,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實踐能力、計算能力、概括能力等等。

③在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非智力因素。借助生活化的教學,培養學生愛學的情感、頑強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④養成學生生活自主性學習的學習品質。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自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使之內化為自身的需要。

三、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並進行課題研究論證,形成研究方案和實施計畫。

2、實施階段:撰寫階段性研究報告,召開中期成果匯報活動。

3、總結階段:著重對獲得的成果進行總結,以利於今後工作的開展。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一)挖掘生活化內容的途徑

1、從教材中挖掘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絡,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真正體現「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基本理念。遵循這一理念,我們在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組了部分教材,給數學課本增加「營養」,體現教學內容的生活性。如在教學《千克的認識》時,課的開始我拿出兩個同樣規格的盒子,問學生,這兩個外形一樣的盒子,哪個重,生紛紛舉手,生1:

我認為兩個盒子一樣重,因為我看這兩個盒子一樣。生2:我反對,盒子是一樣,但乙個新,乙個舊,我認為新的輕,舊的重。

生3:我反對,要知道兩個盒子哪個重,不能只用眼看,你要用手去掂一掂。師:

還有什麼辦法?生4:也可以去稱一稱。

教師賦枯燥的內容以「生命」,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學習,同時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生活中間」。

2、從生活中挖掘

(1)挖掘社會生活中的數學資源

社會生活是學習數學的大課堂,學生可以從報紙、雜誌、電視等新聞**上了解到很多資訊,還可以從與家長聊天談話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資訊,甚至小夥伴之間的遊戲有時也會成為數學學習的第一手資料呢。如在教學「認識對稱圖形」時,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到生活中去找一找,使學生感到生活數學無處不在。

(2)挖掘校園生活中的數學資源

校園生活是學生們最熟悉、最感興趣的內容,把校園中的數學問題搬進課堂,使學生感到真實有趣,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如在教學計算問題時:我們根據班級數,男、女生人數等提出問題進行計算;幾何方面:

教室裡可以找到哪些圖形?這些圖形有什麼特徵,親手去摸一摸,比畫比畫,並給它們歸類。

(3)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數學資源

家庭:學生生活的場所,又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搖籃,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數學現象已經進入到他們的生活領域成為他們的數學活動經驗。如學習分類「整理書包」這節課給「書本分類」這一生活情境,學生在家都有和家長一起收拾家裡的物品的經驗,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實際需要找到不同的分類方法,有的學生按大小分,有的學生按學科分,有的學生按顏色分等等。

學生通過分類感受到「分類」能給生活帶來方便。整節課,學生學得主動,學得高興,覺得數學就在自己生活中。

(二)經歷生活化的學習歷程

1、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1)創設直觀性情境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課堂上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用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邊事物創設教學情境,使數學知識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展開想象。例如教學《線段》時引入:通往小猴家的路有兩條,一條路是直的,一條路是彎的,小猴走哪條路可先到家,這裡面有什麼數學奧秘呢?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

(2)創設描述性情境

所謂描述性情境,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語言表達的方法,為學生描述一段新鮮而熟悉的生活事例,來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例如教學《平面圖中的方向與位置》時,教師課前談話:國慶期間,你們出去旅遊了嗎?

誰來說說你去什麼地方旅遊的?生1:我去。

生2:我去師:你還知道哪些景點?

(生交流)師:老師帶你們去好嗎?」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趣的情境,教師的談話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開始了學習。

(3)創設欣賞性情境

欣賞性情境是指在課堂上通過錄影或多**課件,展示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素材,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美,從而引發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分析思考數學知識的發生過程。例如在教學《找規律》時,用多**形象的展示找規律的方法,學生在欣賞了美麗的**的同時獲得。

了知識。

(4)創設體驗性情境

在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走進社會,變「小課堂」為「大課堂」,通過學生身臨其境的現場體驗,再變「大課堂」為「小課堂」。例如教學《軸對稱》時,例題呈現給學生的是靜態的老師分鉛筆的一幅畫面,學生在生活中有分東西的生活經驗,把學生的這種經驗作為學習的基礎,讓學生動手去分一分,學生有感性的認識,對理解軸對稱就有了更深的影響。

2、設計生活化的練習,創造課外的精彩

(1)處理書上練習,使之更加豐滿。

如果教師能創造性地對教材中的練習進行還原和再創造,將數學練習融合於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練習為我所用。例如教學《有趣的七巧板》時,把玩具和圖形結合起來,學生在動手中品嚐拼圖的快樂。讓學生課後回家動手拼拼貼貼,在班級評出創意獎。

這樣不僅讓學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更能體現新課程下的作業的獨特性。

(2)課堂延伸,開闢「第二課堂」。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例如教學《千克的認識》時,讓學生掂一掂一千克蘋果等水果的重量,台秤面上的1就是1千克,2就是2千克,但5千克對準的卻是0,學生有疑惑,不知是5千克,還是0千克,為了讓學生對台秤有更深的了解,讓學生課後,調查了解究竟是怎麼回事,通過了解學生發現現實生活中用的台秤和書上介紹的台秤有所不同,但當台秤指標轉了一圈後就是5千克。

(三)實現生活化的教學評價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現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如在我的課堂上,常能聽到這樣評價「你越來越聰明了」、「你的表現讓老師感到特別驚喜」、「你的想象力真豐富」。

真誠的讚賞帶給學生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的臉上始終洋溢著自信的笑容。「如果你能大膽一些就更好了」,鼓勵的話語帶給學生愛和希望,促使孩子們努力走近老師期待的目標。教師的一顰一笑,乙個動作,乙個手勢,乙個眼神,往往都能產生作用。

在課堂上,當學生有較好的表現時,我總忘不了給他乙個真誠的微笑,一句讚賞的話語、一陣熱烈的掌聲,以示鼓勵。在鼓勵和表揚下,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產生積極的學習慾望和情感,從而主動地去求知。

五、存在的問題及努力方向

1對課外學生資訊的收集及現實生活中問題的解決缺乏及時有效地指導與評價,仍需進一步探索。

2、在日常教學中,「生活經驗」常常是被具體的「生活情境」所代替,有時學生沉醉在遊戲引起的興奮之中,而把相關的數學思考拋在了一邊。面對生活情境,學生往往被豐富多彩的外在的一面所吸引,而真正有價值的數學思考卻淹沒其中,不為學生所關注了,我們不禁要思考,該如何有效的呈現「生活 。

情境」,該如何處理好「生活經驗」與「生活情境」兩者之間的關係。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莘縣張寨鎮蘇村小學 一 課題提出的背景與所要解決的問題 1 課題提出的背景 近年來各種教學設計理論和模式層出不窮,五星原理中的首要教學原理主要關注創設學習環境或規定學習結果,其中五項首要原理表明 1 當學習者介入解決實際問題時,才能夠促進學習 2 當啟用已有知識並將它作為新知識的基礎時,才能夠促進學...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莘縣張寨鎮蘇村小學 一 開展的活動 案例 實踐中發生的有意義 有價值的事情記錄下來,並進行反思與感悟。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案例研究,探索開發小學中 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模式,構建和形成小學中 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目標 內容,研究尋找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途徑方式等,把學生生活融入到小學數學課...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課題研究論證報告 課題名稱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課題主持人 奚曉娟 立項時間 2012年2月 一 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1 現實背景 數學課程標準 指出 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足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