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2021-03-04 08:15:09 字數 5145 閱讀 6813

莘縣張寨鎮蘇村小學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與所要解決的問題

1、課題提出的背景

近年來各種教學設計理論和模式層出不窮, 五星原理中的首要教學原理主要關注創設學習環境或規定學習結果,其中五項首要原理表明:(1)當學習者介入解決實際問題時,才能夠促進學習;(2)當啟用已有知識並將它作為新知識的基礎時,才能夠促進學習;(3)當新知識展示給學習者時,才能夠促進學習;(4)當學習者應用新知識時,才能夠促進學習;(5)當新知識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融於一體時,才能夠促進學習。

眼下很多教學模式都認為,最有效的學習結果或學習環境是以問題為中心的和學習者置於四個明顯的學習階段中。即:(1)啟用已有經驗;(2)展示知識技能;(3)應用知識技能;(4)將知識技能整合到實際生活中.

而這些任務的完成離不開生活實踐.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倡導「教育即生活」,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過「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生活教育理論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面向21世紀的數學教學,我們的教學理念是「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從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乙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新課程實施以來,「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這一思想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受,並逐漸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但從實踐層面看,情況不容樂觀,「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氛圍沉悶,學生了無興趣,被動學習」等遠離生活、脫離實際、缺失生本的現象仍屢見不鮮。

如何落實上述要求,讓數學教學走進生活、關注學生就成了需要我們著重關注與研究的問題。

2、存在的問題

(1)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封閉,脫離生活實際,教學方式也比較單一,教師又非常重視數學知識的教學,而很少關注這些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哪些聯絡。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學習興趣不高,應用知識的能力差。造成了知識學習和知識應用的脫節,感受不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為了改變這一現象, 我們可以充分挖掘數學內容中的生活材料,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如何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到「在情景中學習數學是最有趣的,為生活而學數學是最有價值的。」讓學生更好的體驗到數學的魅力,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提高應用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如何更好的培養學生認識生活、體驗生活、創造生活的能力,從而煥發數學課堂的生命力。

(3)開發小學數學課堂教育生活化的課程資源,將生活融入課程內容,開發小學數學課堂教育生活化的課程資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4)21世紀是乙個「知識化時代」和「學習化時代」,學知、學做、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發展構成了教育的四大支柱,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師的社會、政治、經濟地位日益提高,以至「我們無論怎樣強調教學質量亦即教師質量的重要性都不過分」,當今提高教師職業的專業水準已經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所以提公升教師的專業地位顯得尤為重要。案例研究,是一種教育行動的研究,也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形式

二、課題界定與支撐性理論

1、課題界定

所謂生活化就是指「(1)當學習者介入解決實際問題時,才能夠促進學習;(2)當啟用已有知識並將它作為新知識的基礎時,才能夠促進學習;(3)當新知識展示給學習者時,才能夠促進學習;(4)當學習者應用新知識時,才能夠促進學習;(5)當新知識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融於一體時,才能夠促進學習。」

中、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從中、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學生體驗生活、認識生活、學會生活的過程。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加以體現

一是教學目標社會化,即教學目標不僅是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生活的基本素質。

二是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即發掘與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學生生活經驗相聯絡的教育教學內容。

三是教學方法生活化。即在課堂教學中、在實踐活動中創設生活化的情境,採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使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成為學生樂於參與,主動參與的生活過程,在此過程中,不斷的引導學生體驗生活、認識生活、創造生活。

案例:實踐中發生的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記錄下來,並進行反思與感悟。

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案例研究,探索開發小學中、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模式,構建和形成小學中、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目標、內容,研究尋找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途徑方式等,把學生生活融入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之中。

2、支撐性理論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 「生活即教育 」 、 「 教學做合一 」 「為生活而教育 」 。他認為,教育起源於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導每乙個孩子都公平地享受為生活做準備的教育,教育要培養能適應社會生活的人,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育源於生活,適應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學更不能脫離生活。脫離生活的教學就失去兒童主動性學習的心理基礎。

(2) 活動建構的理論

教育家盧梭認為:教學應讓學生從生活中,從各種活動中進行學習,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絡,獲得直接經驗。主動地進行學習,反對讓兒童被動地接受**的說教或單純地從書本上進行學習,他認為教師的職責不在於教給兒童各種知識和灌輸各種觀念,而在於引導學生直接從外界事物和周圍事物環境中進行學習,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使他們獲得有用的知識。

原蘇聯心理學家提出了活動內化的理論,和皮亞傑的認知建構理論都指出學生基本生活經驗基礎上在主動的活動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的。

(3) 創新教育理論:

創新教育要求我們從現代社會發展變革和人自身發展的高度來審視學校教育。要求教者在實施教育過程中,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把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態度,創新能力和創新型個性品質置於教育的核心地位、創新教育要求把課堂換給學生,給學生創新的空間。因而陳舊而僵化的課堂教學已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沒有課堂教學生活中教師和學生的創新,對於師生雙方無異於精神的勞役。

(4)教學理論

(1)當學習者介入解決實際問題時,才能夠促進學習;(2)當啟用已有知識並將它作為新知識的基礎時,才能夠促進學習;(3)當新知識展示給學習者時,才能夠促進學習;(4)當學習者應用新知識時,才能夠促進學習;(5)當新知識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融於一體時,才能夠促進學習。

基於以上理論,我們提出了如下的實驗假設:通過尋找學生生活中的數學,能從現實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數學知識,將其帶入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在課堂中實施教學生活化,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 「 數學」 真正成為學生生活中的數學,也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學習數學的目的性,並能在生活中靈活地運用數學。並通過參與一些數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張揚學生的個性,使他們的數學素養得到真正的提高,為他們今後能進一步學習數學打下基礎。

三、課題研究目標

小學中、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案例研究目標:

1、探索「自主、合作、**、展示」型的生活化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生活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2、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數學學習內容生活化的再改造,讓學生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學習。

3、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培養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積累經驗,逐步形成一條"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之路。

四、實驗的具體實施過程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要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使學生感到學習數學是生動有趣的,我們根據實際情況,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一)數學問題生活化的研究

所謂「數學問題生活化」,即在數學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絡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體現「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新課標指出:小學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根據這一理念,我們在實驗中注意了了數學教學的「生活性」的體現,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作了嘗試。

1、 從生活中來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對做過的事情印象最深,學習也一樣,自己感受過的,往往記得最牢。數學課堂中,創設「生活數學」情境就是模擬生活,再現生活,使課堂教學更接近現實生活,使學生如臨其境。

如簡便演算法「378+98=378+100-2」中,原來是加法,為何要減2呢學生很難理解。教學時,我組織學生體驗實際生活中「付整找零」的市場交易事實:「媽媽買上衣要378元,買一條裙子要98元,現在她—共要付多少元 」讓學生表演交易活動。

通過這種生活化的表演活動,學生不但真正體會數學、理解數學,而且在活動中喚起了創新的意識。

2、 到生活中去

數學源於生活,數學服務於生活。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以體會數學在現實中的應用價值。

」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更好地去服務於生活,應用於生活,並讓學生學有所用。因此,學生在學完新課後,我們經常出一些實際應用的題目讓學生練習,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問題能力。

例如:在講完統計的知識後,我布置了這樣乙個活動,讓學生分小組去調查我班同學家中擁有的電器情況,並填好事先畫好的統計表,自製乙個統計圖,做好後,分析一下發現了什麼。我發現學生完成任務的積極性可高了,並且大部分小組統計的數字都是準確的,他們還從這次統計中積累了好的經驗,如有個小組給每個同學發了乙個小紙條,讓他們寫上自己家中所有的電器,這樣就比乙個個去問高明得多。

學生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現在我們的家庭生活都好了,擁有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都不足為奇,很多家庭都已經有了電腦、數位相機、攝象機了,而且有的家庭擁有的數量還不止是一台。

(二)創設生活情境的研究

情境是某種場合下的一種氛圍,是人們的身心投入在情景的一種狀態。在數學課堂中,我們往往從生活實際中攝取一些場面,畫面、實物等,從中讓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好的情境創設,有利於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慾,從而是學生自覺興奮的投入到學習和探索新知活動之中。

1、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主動**知識的心理基礎,更是注意的重要源泉。生動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情緒體驗,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有意設計學生認知的矛盾衝突,以激發學生主動**新知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獲取。

如在教學《千克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創設學生熟悉的超市購物空間,模擬的貨架上、櫃檯裡擺了水果、蔬菜等各種生活用品。請每個學生猜一猜:這一堆雞蛋大概有多重?

那一包洗衣粉、鹽估計又有多重呢?學生置身於這樣乙個購物情境裡,非常迫切地想去掂一掂、稱一稱,弄個究竟。因此課堂氣氛高漲,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著學習數學的實踐活動,感到既輕鬆有趣、又特別難忘。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莘縣張寨鎮蘇村小學 一 開展的活動 案例 實踐中發生的有意義 有價值的事情記錄下來,並進行反思與感悟。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案例研究,探索開發小學中 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模式,構建和形成小學中 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目標 內容,研究尋找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途徑方式等,把學生生活融入到小學數學課...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課題研究論證報告 課題名稱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課題主持人 奚曉娟 立項時間 2012年2月 一 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1 現實背景 數學課程標準 指出 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足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課題研究論證報告 課題名稱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課題主持人 奚曉娟 立項時間 2012年2月 一 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1 現實背景 數學課程標準 指出 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足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