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生理學知識點總結

2021-03-04 05:32:40 字數 4493 閱讀 5539

第一章緒論

生理學研究內容大致可分整體水平、器官和系統水平、細胞和分子水平三個不同水平。根據實驗程序可將生理學實驗分為慢性實驗和急性實驗,後者又分為在體實驗和離體實驗兩種。

第二章細胞、基本組織及運動系統

第一節細胞

細胞膜主要由脂質、蛋白質和醣類等物質組成。

液態鑲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態的脂質雙分子層為基架,其中鑲嵌著具有不同分子結構,從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質。

單純擴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質由膜的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的擴散過程。

細胞的物質轉運有幾種方式,簡述主動運轉的特點:單純擴散(自由擴散)、易化擴散(通道:化學電壓機械門控;載體:

結構特異性飽和現象競爭性抑制)、主動轉運(原發性:利用代謝產生的能量將物質逆濃度梯度或電位梯度進行跨膜轉運的過程;繼發性:能量不直接來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兩側濃度差,即依靠儲存在離子濃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轉運,間接利用atp)【借助於載體、逆濃度差或電位差轉運並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飲、受體介導入胞)和出胞等。

跨膜訊號傳導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電壓、化學、機械門控通道2由膜受體、g蛋白和g蛋白效應分子組成的3酶耦聯受體訊號傳導。

細胞凋亡:由一系列細胞代謝變化而引起的細胞自我毀滅,又稱程式性細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過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細胞主動死亡過程。

細胞週期:細胞增殖必須經過生長到**的過程成為~,分為g1、s、g2、m四期。

細胞衰老:細胞在正常環境條件下發生的細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減弱以及細胞形態發生改變,並趨向死亡的現象。

第二節基本組織

人體四種基本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

神經組織由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組成,後者其支援、聯絡、營養、保護和隔離等作用。

神經纖維分為有髓神經纖維和無髓神經纖維。

第三節運動系統

骨骼肌纖維由肌原纖維和肌管系統組成,前者由上千條粗肌絲和細肌絲有規律的平行排列組合而成。

第三章人體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一節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

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包括新陳代謝、興奮性、適應性和生殖等。

閾強度/閾值:能引起細胞或組織發生反應的最小刺激強度。

興奮性:可興奮組織或細胞接受刺激後產生興奮的能力。

適應性:機體根據環境變化而調整體內各部分活動使之相協調的功能。

生殖:人體生長發育到一定階段時,男性和女性兩種個體中發育成熟的生殖細胞相結合,便可形成與自己相似的子代個體。

第二節神經與骨骼肌細胞的一般生理特性

靜息電位:細胞未受刺激相對安靜時,存在於細胞膜內外兩側的電位差。

靜息電位產生機制:【前提-膜內外離子濃度差;決定作用-膜對離子的通透性;根本原因-k+外流(膜對a-不通透)】k+外流是靜息電位產生的根本原因。rp的產生與c膜內外離子的分布和靜息時c膜對它們的通透性有關。

細胞內k濃度和a-濃度比外高,而胞外na和cl比內高。但c膜在靜息時對k通透性較大,na和cl較小,a-幾乎不通透,因此k順濃度差向膜外擴散,造成了外正內負的膜電位差。這一電位差最終達到k的電位平衡,即rp。

動作電位:可興奮細胞在靜息電位基礎上受到刺激時,出現快速、可逆、可傳播的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變化。

動作電位產生機制(神經和骨骼肌細胞)【非酸鹼性傳導,不衰減;全無現象;短時間內不耗能;神經纖維不接受強大或高頻刺激】:【去極化 na+內流;復極化 k+外流;恢復 na幫浦3na-2k交換】電刺激致負極產生出膜電流,rp減小發生去極化,去極化到閾電位。膜上na離子通道大量啟用,膜對na通透性迅速增大,na順濃度差和電位差進入膜內,形成ap上公升相/去極相。

na通道失活,膜內外電位差達到na平衡電位,k通道逐漸開放,膜對k通透性增加,k順濃度差和電位差向膜外擴散,形成ap下降相/復極相。膜對k通透性恢復正常,na通道的失活狀態解除恢復到備用狀態,膜內外自立重新調整,形成負後電位和正後電位,膜電位恢復正常。

神經核骨骼肌細胞發生動作電位期分為絕對不應期、相對不應期、超常期和低常期四個期。

動作電位的特徵①非酸鹼性傳導,不衰減②「全或無」現象③短時間內不耗能④神經纖維不接受強大或高頻刺激。

區域性興奮與動作電位相比具有以下特徵①向周圍緊張性擴散,衰減性②不是「全或無」的③可以總和a空間b時間。

興奮在同一細胞上的傳導機制:前提已興奮與未興奮部位之間存在電位差;基礎已和未興奮部位間電荷移動從而形成區域性電流;關鍵未~受到區域性電流刺激產生去極化達閾電位水平,引起鈉通道開放從而使未~產生興奮;如此反覆的在已和未間進行,使ap不斷向前傳導。(有髓鞘nf 郎飛結的跳躍式傳導;直徑大;去極化幅度大快)

興奮傳導的特徵完整性、雙向性、絕緣性、相對不疲勞。

神經-肌接頭:運動神經末梢膜與肌膜相接觸的部位。

神經-肌接頭的興奮傳遞:當n末梢處傳來n衝動,在ap去極化達閾電位水平的影響下,n末梢的ca通道開放,ca內流。在鈣作用(降低軸漿粘滯性;中和街頭前膜內的負電荷)下,大量囊泡移向前膜並融合,發生出泡作用,向間隙量子釋放足夠的ach。

足量的ach擴散到終板膜表面立即與膜上n2型ach受體結合,結合後離子通道開放,終板膜對k、cl、na通透性增加,其中na內流為主造成終板去極化,形成終板電位。終板電位是區域性興奮,以電緊張方式引發肌膜ap,並隨機向整個肌細胞進行「全或無」式傳導,完成~。ach完成傳遞後,即被終板膜上膽鹼酯酶水解而失活,以便下乙個n衝動的到來。

(特徵:化學性興奮傳遞;單向性傳遞;時間延擱;易受藥物或其他環境因素變化的影響ep.筒箭毒,競爭終板膜上ach受體,阻斷~,肌肉鬆弛劑;依色林/毒扁豆鹼/有機磷,抑制膽鹼酯酶活性使ach得不到及時清除在終板膜處蓄積致肌肉痙攣,嚴重是可因呼吸肌痙攣兒死亡;琥珀醯膽鹼/司可林,與接頭後膜ach受體結合(不易被水解)導致終板膜持久去極化,阻滯~,肌肉鬆弛。

)興奮-收縮耦聯:從膜興奮到肌纖維開始收縮的過程叫肌興奮收縮耦聯,或興奮ap觸發收縮的中介過程稱為~。關鍵因子ca2+。

粗肌絲的主要成1肌凝蛋白;細肌絲為①肌纖蛋白②原肌凝蛋白③肌鈣蛋白,其中②③稱為調節蛋白-不直接參與肌絲滑行但可影響並控制收縮蛋白-1①之間的相互作用。

第三~五節人體與環境、人體生理功能的調節、體內控制系統

內環境/細胞外液:細胞在體內直接所處的環境。

反射: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機體對內、外環境的刺激作出的規律性的應答。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分為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特點:反應迅速、精確、作用部位侷限、作用時間短暫。

激素:由內分泌腺或內分泌細胞分泌的,攜帶某種生物訊號,調節組織細胞功能的化學物質。

體液調節特點:作用較緩慢、溫和、持久,作用範圍較廣泛。

反饋:受控部分發出的反饋資訊影響控制部分活動的過程。

負反饋:從受控部分發出的反饋資訊作用於控制部分,使輸出變數向著與原本方向相反的方向變化。

正反饋:從受控部分發出的反饋資訊會促進控制部分的活動,使輸出變數向著與原本方向相同的方向進一步加強。

第四章血液的特性與生理功能

血液的生理功能1運輸機能機體所需的氧、營養物質、水分、電解質,通過血液運輸到組織c,c代謝產生的co2、尿素、尿酸、肌酐等通過血液運輸排出體外2緩衝保持酸鹼度相對恆定3體溫調節血液比熱大通過運輸~4防禦和保護血漿中許多免疫球蛋白、粒細胞的吞噬作用、血小板的作用5在生理止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血漿滲透壓(溶質顆粒數目)=血漿晶體滲透壓(小分子晶體物質)+血漿膠體滲透壓(血漿蛋白等大分子)。

紅細胞生理特性為懸浮穩定性、滲透脆性、可塑變形性。功能為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緩衝血液酸鹼變化。

紅細胞的懸浮穩定性:紅細胞在血漿中保持懸浮狀態而不易下沉的特性。

淋巴細胞分為t細胞-細胞免疫、b細胞-體液免疫。

血小板生理功能①維持血管內皮的完整性②促進生理性止血,參與凝血。

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動的溶膠狀態變成不能流動的凝膠狀態的過程。

血液凝固的基本過程:【凝血酶原複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的啟用→纖維蛋白的形成,ca2+】凝血酶原啟用物的形成(因子x啟用為因子xa)a內源性凝血系統,完全依靠血漿中的凝血因子形成,ⅻ與受損血管壁內膠原或基膜接觸後被啟用成ⅻa再催化ⅺ成ⅺa,ⅺa催化ⅸ成ⅸa,ⅷca血小板磷脂共同催化x成xa,xa、v、ca和血小板磷脂形成凝血酶原啟用物b外源性途徑外傷或其他r組織釋放出的組織凝血緻活素ⅲ混入血液在ca參與下ⅶ與x都結合於ⅲ所提供的磷脂上以便ⅶ催化x有限水解形成;凝血酶原轉變成凝血酶,凝血酶原無活性在ca與凝血酶原啟用物作用下使其變為凝血酶;血漿纖維蛋白生成階段,。

生理性抗凝物質①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②肝素③蛋白質c系統④組織因子途徑抑制劑。

纖維蛋白溶解的基本過程:纖溶酶原的啟用;纖維蛋白的降解。血fpr溶解是fpr溶解酶的作用,血漿中有fpr溶解酶原,它在啟用物作用下能轉變為有活性的fpr溶解酶,他能促進整個fpr分子分割成很多的可溶性小肽,小肽不再凝固。

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是如何發揮作用:【迅速粘附於創傷處並聚集成團形成較鬆軟的止血栓子→存進血凝並形成堅實的止血栓子】血管損傷後,內皮下膠原暴露,1-2s內既有少量的血小板附著於內皮下的膠原上,是形成主血栓的第一步。通過血小板的粘附,止血栓恰好在血管損傷的區域性形成。

,促進血小板發生不可逆聚集,血流中的血小板不斷粘連、聚集在已粘附固定與受損血管區域性內皮下膠原上的血小板上,形成血小板止血栓,從而將傷口堵塞達到初步止血。

第五章迴圈系統生理

第一~二節心臟生理

心臟的特殊傳導系統由竇房結、房室交界、房室束、蒲肯野纖維組成。

人體解剖生理學答案

一 每小題1分,共20分 二 每小題1分,共10分 三 每空0.5分,共10分 1.不變不變 2.腱反射肌緊張 3.近視遠視 4.減小增快 5.降支心臟舒張 6.碳酸氫鹽氨基甲酸血紅蛋白 7.肝細胞膽鹽 8.公升高降低 9.容量減少 抑制 10.生長激素釋放激素 ghrh 生長激素釋放抑制激素 gh...

《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計畫

一 課程性質和任務 人體解剖學 是研究正常人體的形態 結構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一門科學,是護理中專學歷教育的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其主要任務是闡述正常人體各器官的位置 形態 結構 發生發育規律,為學習其它醫學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奠定必要的形態學基礎,為提高鄉村醫生 護理專業人員的業務素質 增強其適應職...

人體解剖生理學複習內容

2 視器的基本組成及各組成部分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房水的產生和迴圈。3 前庭蝸器的基本組成及各部分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聲波的傳導途徑。4 鞏膜靜脈竇 視神經盤 盲點 黃斑 凹 淚點 鼓膜臍 前庭窗 蝸窗 螺旋器等名詞概念的解釋。第十章神經系統 1 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功能。2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脊髓節段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