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心理感悟

2021-03-04 05:26:33 字數 1564 閱讀 9266

心理感悟

《精神分析導論》是把弗洛伊德在一所大學上課的內容編在了書裡,可能依據是演講稿。好處在於,第一,這是從最基礎開始教學的課程,因此,假定聽課物件是對精神分析完全沒有概念的人,恰巧我就是這樣的人。第二,因為是授課,所以內容不會那麼文縐縐的,讀起來比較輕鬆,不需要過分集中精力在分析文字上。

精神分析是從醫治病人的目的而開始形成的,但和其他醫療技術不同,這門課的教學沒有辦法通過臨床實驗的方法進行,而只能通過與病人之間的語言溝通。這一點上我認為也是個不容易的事,可能這門學問從醫院開始,慢慢形成了哲學體系也有這方面的原因。精神分析的結論無法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去進行驗證,因此很容易受到懷疑。

這一點,其實我讀這本書到現在一直在懷疑。因為整部書的總序中,總編車先生對弗洛伊德的很多觀點就是反對的,這也算是給我打了一劑預防針——「弗洛伊德書裡並不一定每句話都是對的」,這一點我很接受。但反過來想,「車總編說的每一句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也是要懷疑的」。

因此看到一些值得懷疑的觀點時,我很難去完全信或不信。而且確實沒有手段去判斷。

精神分析涉及到人們道德的界限。其一,精神分析是充分肯定潛意識的,並且認為人們行為的原始動力是潛意識,而潛意識是追尋快樂原則的,是「原始的」、「獸性的」,因此這會冒犯社會的理性哲學觀。其二,精神分析會研究到性等當時的禁忌,會去觸碰一些人們不願意提及的話題,也會讓人們感到不快。

至於這一點在當時的社會可能是個問題,但在如今,我看社會價值觀的導向,這些早已不是問題了。很多時候,特別是在年輕人的團體中,追尋快樂,不顧別人的感受,被認為是很酷的。確實,年輕人反對壓抑,而壓抑是意識對潛意識施加的,是理性對原始獸性施加的,「壓抑」是不酷而老套的,沒有「壓抑」是酷的。

因此這一類人,我們可以把他們當野獸,因為只具有「獸性」本我,為了自我的快樂可以犧牲一切他人的權益。

或許心理非常難懂,但我們必須掌握它,因為心理很大程度上會改變乙個人的命運,乃至人生。

近年來關於青少年的暴力事件屢屢見諸報端,歸結起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尊重與傷害他人生命的暴力。比如清華大學生劉海洋的濃硫酸傷熊事件、天津醫科大學生馬曉明殺親案件、雲南大學生馬加爵殺人事件……二是青少年的自我傷害或自殺。

據有關部門統計,近年來青少年的自殺已成為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不難看出,暴力事件的兩個方面存在著密切的聯絡。對自己生命的輕視必然相伴隨著對他人物生命的輕視;對自己的身體缺乏尊重和珍惜,必然漠視他人物的痛苦。

究其原因,與長期以來家庭、學校教育奉行成績至上原則,對學生的生命關注不夠有密切的關係,更與社會大環境價值準則的迷失與暴力文化的氾濫直接相關。在這種糟糕的氛圍中,青少年的情感、心靈和個性被忽略,體驗不到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壓抑的情感終有一天會以不可預料的形式發洩出來。 這些都是心理問題,倘若我們能用心理**去感化他們,世上又怎麼會有如此慘劇?

由此可見良好心理素質是我們搞好學習和生活的基礎,為此,我要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首先我要辯證地看待我的優趣點,正確認識自己,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屬於的閃光點,只需要我們要善於去挖掘,對於我的缺點我要不斷改進。

同時我認為,我們必須要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就像扁鵲見蔡桓公那個故事一樣,倘若蔡桓公能夠放下身段,那又怎會病入膏肓?所以,對於心理這種飄渺,說不清摸不著的問題,我們不能為了自己的面子而一口肯定我們沒有任何心理問題。

127081班 6-223

學心理學 用心理學

作者 李浪青 都市家教 上半月 2014年第03期 摘要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模式的廣泛開展,學校的管理制度也進行了相應調整。管理過程再不是僅僅遵照傳統循規蹈矩的模式和手段而執行,更多的是順應校園管理 以人為本 的發展趨勢,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管理和教學。本文就 學心理學 用心理學 的教學態度來闡述心理學...

學習心理學的感悟

有幸參加了朱彩方博士題為 我在哈佛念心理學 的講座,總結了兩點感悟。第一點是關於如何學習心理學,特別是心理諮詢方向。哈佛大學作為世界一流的學府,向來鼓勵學生參與各種實踐,這一點在心理學課程的教學中也得到了體現。其中使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有兩點,其一是 有償實驗 哈佛心理學系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有償實驗。作為...

心理學課之後的感悟

在學心理課之前,我對心理學一無所知,覺得它就是和我們生活中喜歡玩的星座一樣,認為它不過是糊弄人的小把戲而已,僅供娛樂,總是覺得每個人的心理都不一樣,不能以概念定論,每個人的心理活動都是難以被洞穿的,所以,對心理學這門課也不是很大的興趣。通過差不多半個學期的學習,以前對心理學的偏見也少了許多,覺得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