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管理理論的產生和發展

2021-03-04 04:15:47 字數 4836 閱讀 8920

第一節古代管理思想

一、西方古代管理思想

(一)《聖經》等典籍的記載

「出埃及記」的第18章記載:希伯萊人的領袖摩西的岳丈耶特魯提醒摩西,處理事務,事必躬親,並不利於管理,應當: 制定法令,昭告民眾 ; 建立等級,委任管理 ; 責成管理人分級管理。

(二)巨集觀管理實踐中的體現

古羅馬帝國由乙個小城鎮發展而來,公元二世紀幾乎統治了整個歐洲和北非地區,採取的是集權和分權結合的組織管理形式,並延續了幾個世紀的統治,其管理體制對西方社會以後的發展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三)微觀管理實踐中的體現

十五世紀威尼斯的兵工廠已開始採用流水作業的生產和管理方法,一艘大船下水只花 1個多小時。他們把存放零部件的倉庫按照裝船的順序安排在運河的兩岸,當船隻在運河中被拖引著經過各倉庫時,各種**及裝備從倉庫的視窗傳出去,因此,工作效率較高。 埃及的金字塔的建造也是乙個典型表現。

二、中國古代的管理思想

中國古代的孫子兵法、周禮、孟子等

典籍中記載了不少管理思想, 都江堰水利工程、孫臏的賽馬對策、丁謂修建皇宮的 「一舉三得」方案、秦始皇建立**集權制等微觀及巨集觀管理實踐中體現了豐富的管理思想。 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順 「道 」 :指管理要順應客觀規律。

重人: 既要重人心向背,又要重人才歸離。

人和 :調整人際關係,講團結。

守信: 治國要守信,辦企業也要守信。

利器: 生產要有工具,打仗也要有兵器。

求實: 實事求是,辦事要從實際出發,這是思想方法和行為的準則。

對策: 一切競爭和對抗的活動中,都必須統籌謀劃。

節儉: 開源節流,勤儉建國、持家。

法治: 重刑,同今日的法治不同。

三、古代管理思想簡評

一方面,閃耀著人類智慧型的火花;另一方面,

由於受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實踐程度的限制,又具有侷限性 。直觀性和階級侷限性是其侷限性的主要表現。 直觀性具體表現是:

孤立、零散,缺乏理論的系統性;膚淺、簡單,缺乏理論的深刻性。 階級侷限性具體體現是: 有反科學的一面,常借助迷信、神力來管理;有反人道的一面,個人利益被忽視,個人精神被扼殺;等級觀念強,強調控制、集權。

第二節近代管理理論

2023年美國人泰羅發表了《科學管理原理》,標誌著管理理論的誕生,他因此被稱為「科學管理之父」。近代管理理論是從微觀管理(企業管理)的角度建立的,其理論基礎是斯密的「經濟人」思想。英國人巴貝奇則是其技術方面的歷史先驅。

一、泰羅科學管理理論

(一)歷史背景

由於靠絕對剩餘價值生產方法生產剩餘價值,勞資矛盾尖銳,工人消極怠工,一般只發揮了生產潛力的1/3——1/2。 如何發揮勞動者的勞動潛力?當時有三種主張:

用精良機器,盡量少用工人、對工人採取物質刺激、 改進組織管理制度,發揮管理的功能,泰羅的主張是第三種。 泰羅(1856——1915),出身於費城一中產階級家庭,曾考取哈佛大學法學院,後因為身體原因而棄學從工。2023年進一家水力機械廠當學徒,2023年到密得維爾鋼鐵公司當練習生,由於工作努力和出眾的才幹,2023年公升任總工程師,進行了一系列管理實驗。

20世紀初在塔波爾公司實驗了5年,公司生產增加了80%,成本下降了30%,工人工資增加了20%。他的理論在工廠中的應用被稱為「泰羅制」。

(二)指導思想和實質

前人認為「勞資雙方間只有鬥爭」,而泰羅的科學管理的指導思想是「 勞資雙方合作」。他認為,合作不僅可以使企業主增加利潤、工人增加工資,還可以使消費者得到實惠。勞資之間怎樣才能合作呢?

勞資雙方必須進行一場全面的思想革命 :勞資雙方把注意力由贏余的分配轉向財富的創造;勞資雙方都須用科學知識代替個人的見解或經驗。 一場全面的思想革命」正是泰羅管理理論的實質。

(三)主要內容和特點

1、用科學的方法決定每個工人應做的工作和工作方法;

2、用科學方法選擇和培訓工人,使其成為適合相應的標準和定額的「第一流工人」;

3、對達到和未達到標準定額的工人發放不同的工資,以獎勵效率(差別計件工資制);

4、管理人員間培養合作精神,管理人員和工人分工負責。工人盡高效生產的責任,管理者盡組織、監督的責任。

由於歷史、階級的原因,人的因素方面的內容在實踐中未能得到實際的應用,故人們把泰羅制看成是 「血汗工資制」。列寧的評價:泰羅制也同資本主義其他一切進步的東西一樣,有兩個方面 , 一方面是資產階級剝削的最巧妙的殘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豐富的科學成就。

二、法約爾一般管理理論

法約爾 (1841 —— 1925),出身於法國資產階級家庭,19歲大學畢業時到一冶金公司任工程師。在公司瀕臨破產的2023年,出任總經理。到他退休時,公司財政狀況已根本好轉,並且有了聞名於全法國的行政和技術管理班子。

他認為,自己管理的成功歸功於他應用了十四項管理原則。

(一)第一次明確了管理的概念

經營與管理不同。經營指指導或引導乙個組織趨向於乙個目標,包括技術、商業、財務、安全、會計、管理六項活動。管理是構成經營的六種活動之一,由計畫、組織、指揮、協調、控制五要素構成,它們同時也是管理的五大職能。

1、計畫

**將來影響企業活動的各種情況,確定組織活動的目標和步驟。制定計畫的依據為企業的資源和人們的意見。好的計畫應具備四大特性:統一性、 連續性、靈活性、精確性。

2、組織

包括建立有關的組織機構、規章制度和組織活動,促進人力、物力資源的最優組合,以實現組織目標。

3、指揮

指揮是管理人員的一種技能,其目的是讓組織中的每乙個人都能履行自己的職能,整個組織能正常運轉,順利實現目標。

4、協調

統一和調和組織各部門及職工的活動,指導他們走向乙個共同的組織目標。

5、控制

核實情況的發展是否與原來的計畫相符合,目的在於發現和防止犯錯誤。

五種要素、五種職能的思想在管理理論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形成了乙個完整的管理過程。

(二)十四項管理原則

1、分工

分工不僅適用於勞動者,而且也適用於管理者。

2、權力和責任

權力和責任必須對等;權力有職位權力和個人權力之分;個人權力是職位權力的必要條件。

3、紀律

領導者同樣要受紀律的約束。

4、 指揮統一

組織中的個人只能接受乙個上級的命令。

5、 統一領導

乙個組織只能在乙個領導和計畫指導下統一行動。

6、 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要使個人利益服從於集體利益,集體利益必須包含個人利益。

7、 人員報酬公平合理

合理指組織、個人都滿意。

8、 集權

集權、分權程度應具體對待,不能一刀切。

9、 等級鏈與跳板

從最高組織機構到最低組織機構應有關係明確的權威等級,不能重複、中斷。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越級指揮或匯報。

10、秩序

物、人皆有位;物在其位,人稱其職。這實際上已經涉及到了我們今天所說的資源配置問題。

11、公平

對事不對人;不能任人唯親或任人唯諾。

12、人員穩定

人事變動不能太頻繁。

13、 首創精神

它是事業壯大、企業發展的源泉,應鼓勵。

14、集體精神

集體中須保持團結、融洽的關係。

第三節現代管理理論

現代管理理論的主要特點是人的作用、系統的方法。在管理學史上最先重視人的作用的是歐文,人們稱歐文為「人事管理之父」

一、人際關係學說

(一)霍桑實驗

霍桑為美國芝加哥西方電氣公司的一家工廠。1924—1932的霍桑實驗,其初衷是研究工作環境的物質條件與生產量的關係。從第二階段開始由梅奧負責,採用了調查、訪問等方法,發現影響工人工作積極性及效率的不僅有物質的、生理的因素,還有社會、心理的因素。

2023年梅奧發表了《工業文明中的人的問題》,後又在哈佛正式開講「人群關係」課程,人際關係(人群關係)學說出現了。

(二)人際關係學說的主要內容

1、人是「社會人」;

2、生產效率主要取決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際關係;

3、企業中除了正式組織外,還存在著非正式組織;

4、新的管理能力在於提高員工需要的滿足度,尤其是其社會性需要的滿足度。

二、行為科學

在人際關係學說的基礎上, 20世紀50年代在美國出現 , 它從個體、團體、組織、領導幾個層次對人類行為進行了研究,涉及 「需要、動機、激勵」、「人性問題」、「群體、組織、領導行為」三個方面。

2 、需要層次與動機的一般關係

當低層需要未滿足之前,高層需要不能構成強烈的動機;當低層需要滿足後,只有高層需要才能引發強烈的動機。

3、例外的情況

特殊的人除外;理想、信仰等**值的東西除外;當某種需要長期得到滿足後,人們往往因對它估價不足,從而使它對行為的影響發生變化。

(二)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

他認為人有兩種需要:避免不愉快或不滿意的需要;要求個人發展或自我實現的需要。

前者與工作環境有關,後者與工作本身有關。

與此相應,影響工作動機的因素分為兩類:保健(維持)因素、激勵因素。激勵因素是能構成對員工強烈的激勵、使他們高度滿意於工作而高效工作的因素,如工作表現機會和工作成就感、由於工作好而得到獎勵、對個人未來發展的期望、職務上的責任感、提公升。

( 三)麥格雷戈的「 x」、「y」 理論

「 x」 理論對人性的看法類似於我國古代的「性惡論」 。 與此相應,認為對大多數人須採用強迫、**式的管理方式。 「 y」 理論對人性的看法類似於我國古代的「性善論」 , 倡導一種民主型的管理方式,認為管理者應創造條件,讓人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四)超 y 理論——權變理論

美國的洛爾斯和莫爾斯用 x、y 理論在工廠和研究所進行了實驗。 兩種理論在不同的組織中的作用大不相同: x 理論較適用於工廠; y 理論較適用於研究所,於是,他們提出了超 y 理論,認為不同的管理物件,管理方式不應完全相同,應以變應變,故又稱為「權變理論」。

(五)巴納德的社會系統學說

巴納德曾任貝爾**公司總經理達21年之久,2023年出版了《經理的職能》,人們稱他為「現代管理之父」。

第二章管理理論的發展

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論,但不具備管理技術和管理工具的運用能力,你還不是乙個有效的管理者 反過來,如果你具備管理技巧和能力,而不掌握管理理論,那麼充其量你只是個技術員。彼得 德魯克 知道事物應該是什麼樣,說明你是聰明的人 知道事物實際是什麼樣,說明你是有經驗的人 知道怎樣使事物變得更好,說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第二章管理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1管理學經歷階段 泰羅科學管理理論的出現是管理學形成的標誌。在此之前經歷了兩個階段,即早期管理實踐與管理思想階段和管理產生的萌芽階段 在此之後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古典管理理論階段 新古典管理論階段和現代管理理論階段 古典管理理論 1古典管理理論 形成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美歐,它是以 經濟人 假設...

第二章管理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本章論述了管理理論的形成與發展過程。自科學管理產生以後,管理理論經歷了古典管理 行為科學和現代管理三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來,又出現了許多新興的管理理論。比如,戰略管理 企業文化 學習型組織等。第一部分內容提要 一 古典管理理論階段 1.科學管理理論 科學管理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弗雷德里克 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