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2糾正和預防措施程式

2021-03-04 04:08:18 字數 4235 閱讀 5840

1 範圍

解決實際和潛在不合格問題,並消除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

適用於客戶(包括內部和外部的)提出的實際和潛在不合格問題。

2 術語和定義

糾正措施——為消除已發現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發生情況的原因所採取的措施。

預防措施——為消除潛在不合格或其它潛在不期望發生情況的原因所採取的措施。

3 職責和許可權

3.1品保處是糾正與預防措施的歸口管理部門。

3.2各相關部門負責分析不合格原因,並採取措施。

4 工作程式

4.1識別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

產品質量和質量管理體系要素發生的不合格(不符合),可以從以下方面獲得資訊:

a) 檢驗記錄;

b) 顧客的反饋資訊記錄(產品質量、顧客投訴、抱怨、退貨和與服務有關的資訊);

c) 內部和外部質量審核報告;

d) 管理評審報告;

e) 質量成本報告;

f) 資料分析報告;

g) 工序控制過程中出現的不合格資訊;

h) 其他與產品質量、質量管理體系有關的資訊。

4.2不合格的評審

當出現生產過程、採購、內部和外部質量審核、顧客抱怨、質量成本超出預定目標值等不合格項時,提出部門或品質改善小組會同分析部門,負責分析原因、落實責任部門,作好記錄,具體參見**1。品質改善小組詳情見附表1。

** 1

4.3確定不合格發生的原因

不合格發生的原因可能包括下列資訊:

a) 檔案未做規定或規定不適宜;

b) 設計缺陷;

c) 原材料缺陷;

d) 未按規定的程式或要求實施;

e) 委託分析、檢驗偏離程式規定;

f) 人力資源不足、缺乏培訓或工作失誤;

g) 生產或工作進度安排不當或其環境不適宜;

h) 裝置、設施等資源不足;

i) 內外、上下溝通不夠等管理方面的缺欠。

4.4制定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4.4.1當供方出現質量問題被判為拒收時,由品保處簽發《不合格外購物資反饋處理單》,**處交予供方進行原因分析並採取糾正措施,由**處將措施及結果反饋給品保處,做出進一步的質量跟蹤。

4.4.2當生產過程中出現不合格時,由車間填寫《質量問題反饋處理單》,並由品質改善小組會同相關部門分析原因,落實責任部門;分析不合格原因可用因果圖、排列圖、過程能力分析、fmea等質量方法。

4.4.3在最終檢驗時發現不合格品,由品保處填寫《質量問題反饋處理單》,由品質改善小組會同有關部門分析原因,落實責任部門,並把結果通知製造部門;分析不合格原因可用因果圖、排列圖、能力調查、fmea等質量方法。

4.4.4當出現不合格品流入客戶及出現客戶的投訴時,營銷中心應在24小時之內與客戶取得聯絡。並填寫《營銷中心資訊傳遞單》,提交品保處、生產處負責人。

營銷中心負責把客戶手中的不合格產品進行追回,無法追回時須將其原因通知給有關部門;

營銷中心負責調查客戶的使用情況,並將調查結果通知給相關部門,同時採取為客戶更換產品等適當措施;

收到顧客退回產品後,由營銷中心通知品保處,品保處對退貨產品進行試驗與分析,並對生產該產品時保留的樣品進行試驗與分析、查閱生產記錄、分析記錄和其他相關的質量記錄;

經分析後表明確屬於本公司原因造成的不合格品,應填寫《8d》由責任部門分析原因,制定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並付諸實施;

品保處跟蹤驗證實施結果,並將結果反饋給營銷中心,由營銷中心與顧客聯絡,並得到顧客滿意。

4.4.5當體系、過程、產品審核、管理評審中出現不合格時,按《內部質量審核控制程式》執行。

4.4.6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式》執行。

4.4.7質量成本大於目標值時,由財務處會同有關部門分析原因,由責任部門採取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4.4.8品保處可根據體系運**況、生產、檢驗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情況等,確定採取糾正措施與預防措施。

4.5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的實施

4.5.1責任部門應嚴格按計畫實施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4.5.2在實施過程中,若出現意外的情況或產生更有效的措施時,責任部門應向管理者代表提出改進計畫,經批准後實施。

4.6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的驗證

4.6.1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實施後,由品保處負責對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進展情況進行跟蹤和驗證,管理者代表組織相關部門評價措施的有效性。

4.6.2經驗證表明實施結果未能達到計畫要求時,應重新進行分析並採取糾正預防措施,直至結果驗證有效為止。

4.6.3品保處在適當時間確認對策實施情況,並對預防措施實施前和實施後進行比較,向總

經理匯報;每年對預防措施實施效果進行再確認,防止再發生。糾正和預防措施的相關

記錄由品保處保管。

4.7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水平展開

在適用情況下,對經驗證實施有效的糾正預防措施,應將其水平展開並應用於其他類似產品和過程,以消除存在或潛在的不合格原因。

4.8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顧客沒有規定的格式時,對外部問題採用8d過程,具體過程及要點如下:

4.8.1建立小組

在不合格發生時,組建乙個小組。小組成員應具備充足的時間和授予的許可權,應具有解

決問題的能力和相關技術素質。小組應有乙個指導和小組組長。

4.8.2問題說明(問題描述)

a) 界定問題

1 問題出現的時間、發現問題的時間、問題持續的時間等;

2 問題發生的地點和故障的部位;

3 問題發生的時間、方式、程度、數量和頻率;

4 現場專家及售後服務工程師的觀點。

b) 問題的嚴重性

1 內外部顧客意見、對銷售及公司競爭優勢產生的負面影響;

2 對產品效能、可靠性、安全性、舒適性的影響;

3 現場拆換、維護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c) 確定解決問題的結果

即根據顧客要求設定達到的指標。

4.8.3立即行動,實施並驗證臨時性措施(臨時措施和生效日期)。立即到客戶現場、倉庫、生產現場進行不合格品處置。

a) 採取相應的措施:接到質量問題資訊後,立即對產品進行隔離,將客戶現場、倉

庫、生產現場和在途的產品進行複查、篩選。

b) 採取臨時性措施:採取臨時性措施的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地減少顧客損失。臨時措

施包括100%檢查、代用、返修、維修等,小組必須制定合格標準,並通過統計技術對採取措施前後的資料進行分析及比較。

4.8.4確定根本原因

原因分析採用因果圖分析。分析結果應加入到fmea檔案中。

a) 尋找潛在的原因

首先,通過直方圖找出第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

其次,採用因果圖,從人、機、料、法、環、測管理入手,尋找所有問題的潛在原因。

b) 確定根本原因

對每乙個潛在的原因,通過試驗、測量、檢查、分析等手段,來驗證根本原因。

4.8.5選擇並驗證糾正措施

糾正措施策劃及採用(永久性措施和生效日期)定量確定所選擇的糾正措施,確保解決顧客的問題,並且不會發生***。但要對每改乙個措施的有效性進行驗證,必要時還應對糾正措施的風險進行評價,制定出對應的應急計畫。

4.8.6實施永久性糾正措施

確定並實施最佳永久性措施,選擇正在進行的控制活動來確保根本原因的消除,一旦在生產中應用該措施,就要監督其長期效果,並重新確認fmea。

4.8.7防止再發生(預防措施)

修改相關的檔案如:行政檔案、技術檔案、程式檔案,以防止這一問題和所有類似問題的再發生。

4.8.8向小組祝賀(總結)

通過座談會等形式由高層領導對小組的集體努力和工作成果給予肯定,必要時進行表彰,鼓勵小組做出新的貢獻。

**2所示的期限是以顧客提出存在問題點之日起計算。並且顧客根據本公司的報告書制定如下所示的事故的處理標準。發生顧客(包括潛在的顧客)的生產線停止,信賴性危機,安全用途的部件及顧客退回品時,處理標準按照「優先度」進行處理。

如果有要求時,本公司將給予8d小組最高管理支援。

** 2

4.9防錯

4.9.1相關部門在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中採用防錯技術,即採用過程或設計特徵來防止製造不合格產品,使犯錯誤成為不可能,體現預防為主的管理思想;

4.9.2所採用防錯技術,其程度應與問題的重要性和承受風險的程度相適應。

4.10記錄的保管

糾正和預防措施的相關記錄由品保處及相關部門保管。按《質量記錄控制程式》執行。

5 相關支援性檔案

無6 質量記錄

編號表單名稱

fytcc/jl-8.2-03質量問題反饋處理單》

fytcc/jl-8.5.2-01《糾正/預防/改進措施報告(「8d」報告)》

fytcc/jl-7.2- 09營銷中心資訊傳遞單》

fytcc/jl-7.4- 13不合格外購物資反饋處理單》

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程式

1 目的 為了消除已經發生的或潛在的偏離 不符合或其他潛在的不期望情況,而採取有效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特編制本程式。2 適用範圍 適用於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制定 實施與驗證。3 職責 3.1 技術負責人和質量負責人應負責管理體系執行 檢測能力的持續及努力查詢試驗室存在的不符合原因 制訂所需改進的措施或採取...

QP8501糾正和預防措施程式

糾正預防措施控制管理程式 檔案修訂記錄 1.目的 識別體系 過程 產品和服務方面的質量問題,分析消除其現存或潛在不合格原因,防止質量缺陷再發生,或者預防缺陷的發生,以持續地改進質量。2.適用範圍 適用於需要採取預防和糾正措施的質量體系要素 產品本身 製造過程和設計檔案。3.職責 3.1質保部是本程式...

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式

4.1.4 實施和驗證糾正措施 4.1.4.1 糾正措施涉及的責任部門 人 應及時糾正不合格品 不符合項等,並按糾正措施要求認真實施,消除產生不合格的原因。4.1.4.2 糾正措施完成後,應通知工程部對其驗證。4.1.4.3 工程部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對糾正措施實施的有效性予以驗證。4.2 預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