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反思對教師專業成長具有推動作用

2021-05-30 18:44:20 字數 3672 閱讀 8146

反思,一般是指行為主體立足於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其情景的能力。教師的反思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以自我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之依據的「異位」解析和修正,進而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效能和素養的過程。其主要特徵,一是實踐性,意指教師教學效能的提高是在其具體的實踐操作中實現;二是自省性,是指教師對於自身實踐方式和情境,立足於自我以外的多視角、多層次的思考,是教師自覺意識和能力的體現;三是時效性,是指對當下存在的非理性行為、觀念的及時覺察、糾偏、矯正和完善,意即可以縮短教師成長的週期;四是過程性,一方面指具體的反思是乙個過程,要經過意識期、思索期和修正期,另一方面是指教師的整個職業成長要經過長期不懈的自我修煉,才能成為乙個專家型教師;五是超越性,教師反思的真諦就在於教師要敢於懷疑自己,敢於和善於突破、超越自己,不斷地向更高層次邁進。

教師應將自己的專業發展過程作為反思的物件,它要求教師在專業成長過程中,參考教師專業成長的一般路徑,不斷對自己的專業成長過程進行批判性反思,並將此作為採取進一步專業成長行動的依據。按照時間維度分,教師的反思有五種不同的層次:快速反思———即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修正———有思想地在行動過程中進行反思;回顧———及時在某一點上對行動進行非正式的反思:

研究———過了一段時間後對行動進行系統的反思;理論重構與研究———由公眾學術理論界對行動進行長期的反思。一些教師總是滿足於反思的快速和修正層次而鮮有深入,其實所有這五種反思維度對於教師的專業成長都是十分必要的。

反思其作用至少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反思實踐是豐富教師實踐性知識的有效途徑,是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橋梁。反思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教師的內隱知識外顯化。知識外顯化有兩個好處。

其一,可以為教師改變自身實踐中的無效能行為做出貢獻。一般來說,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都是基於自己的實行理論,而不是採納理論。問題的關鍵在於,教師的基於實行理論的行為客觀上並不總是理想的,有些甚至是錯誤的,但他們卻不自知。

其原因在於教師的實行理論早已整合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難以清晰地劃分出來,它們從教師意識的中心消失而變成了意識的背景。通過反思,教師的內隱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外顯化了,從而使教師實踐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 (信念、價值等 )又會回到他們的意識中心,進而為他們澄清自身行動所依託的不自知的實行理論提供可能。這很顯然是有利於教師的行為改進的。

每當教師的行為發生刻意轉變後,其自身的實踐性知識一定會增加。其二,可以使教師清晰地把自己的反思結果與採納理論作對比,然後通過順應或同化的方式實現採納理論與實行理論的交融。而交融的過程其實也是理論和實踐的對話過程。

2、反思實踐可以提高教師的自我監控能力和教學監控能力。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在教師教學活動的5個系統(目標系統、材料系統、作業系統、產品系統和監控系統)中,監控系統是處於核心和支配地位的。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監控具體表現為教師自我檢查、自我校正、自我強化,而這一過程具體又是通過「問題——嘗試——反思——新問題——調整——反思」得以展開和實現的,貫穿始終的是教師的「反思」。

教師的自我反思必依據一定的框架,包括反思的內容指標、評價指標和途徑方法指標等。反思框架的設計過程實際上就是提高教師對自身及教學辨識力的過程,框架的落實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師對專業自我的觀察、檢查、反饋、設計以及對教學活動的內容、物件和過程進行計畫、安排、評價、反饋和調節的過程。而這兩個過程中所涉及的種種因素都是構成教師監控力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由此可見,教師教學監控的核心是「反思性思維」,反思實踐有賴於教師的監控力,反過來,教師的監控力在反思實踐的過程中也可以得到鍛鍊和提高。

3、反思實踐有利於教師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自我概念指的是人對自己的認識,對自身與客體的關係和區別的認識及對人的價值標準的認識,它是在自我的發展過程中由人與環境或他人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我概念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石。

但是教學實踐中的教師「深在此山中」,難識「廬山真面目」,教師對自身及教學的方方面面素質的認識難以做到客觀準確,要麼自負、要麼自卑,這是「實踐中的人」對自身認識易出現的偏象。而反思實踐的行為是已「跳出了山中」的行為,自身的成功和失敗的體驗就成為教師自我認識、自我評價的重要依據和前提,當事者會以旁觀者的眼光審視自己,再加上高質量的反思還有主動參考別人的意見,同事們的讚美和肯定,積極的評價從而提公升教師的自我價值,獲得自我發展的信心和動力,這就使教師能盡可能地認識乙個客觀的自我,在相互比較,相互評價中,不斷調整自我,使自我概念朝著積極方向建構,從而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

4、反思實踐可以提高教師的人際交往能力。反思不只是對自己行為的思考,還包括借助別人的思考和判斷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因為純粹的自我反思會陷入自己的意圖框架和視野中而難於發現實質性問題,而他人為我們提供了看問題的另類視角,幫助我們克服思考問題的侷限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反思又不只是個體行為,它也是群體的行為。

這也就意味著作為反思者需要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從而得到別人的支援和幫助。正如上面論及的,科學的反思是建立在客觀的證據基礎之上的,證據的**可以有個人日誌、同事或家長的反饋等各種途徑,而其中在運用同事或家長反饋這一渠道時,就涉及到教師的人際交往能力。教師為了蒐集到客觀全面的材料,必然要有意識地調動和運用自己的人際交往技巧。

教師自覺運用交往技巧的過程就是自身人際交往能力得到鍛鍊和提高的過程。

5 、反思實踐可以增強教師的高層次能力。反思實踐不僅僅是對單純自我的反思,高質量的反思物件還包括實踐中的各種關係,如自身與他人 (包括集體 )的關係、活動與背景的關係、活動與活動所依據的價值的關係等。反思者以這些關係為物件進行反思時,一方面,個人的洞察力和判斷力是高效能反思的基礎,另一方面,個人專長的這些方面也會得到發展。

另外,直覺與個體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分不開,通過長期地反思實踐,教師的個人經驗會日漸豐富,這就為教師形成敏銳的直覺提供了基礎。

6、反思實踐可以培養教師的資訊化素質和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教育資訊化過程中教學活動完全不同於傳統的教學,它是把互動性、多樣性、個性化的學習融為一體,能解決傳統教學中無法解決的問題。如認識《西瓜》,通過多**演示,幼兒能清楚地感知西瓜的整個生長過程。

實現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學習能力的資訊化教學目的。因此,資訊化素質和資訊科技的應用最大限度地滿足教學目的、內容、方法的需求,優化教學過程,教師也這過程中提高運用現代資訊科技應用能力。

7、反思實踐可以鍛鍊教師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教學案例研究是教師反思教學研究、教學成敗得失,積累教學經驗的一種新的極好的載體。它貼近教師工作實際.教師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讀者也願看。

經常研究教育教學例項.撰寫教學案例研究文章.能使教師從失敗和成功中獲得教訓和得益,對教師的成長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做醫生.積累的病案越多。經驗越豐富,醫術越高明;當律師.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的典型案例;做教師,收集的教學案例越多,經驗越豐富.教學水平也就越高。

反思無論是日記反思法、研討反思法還是課題反思法,都要依賴於「記錄」,通過「記錄」教學活動的成功的經驗,幼兒的表現,出現的問題,教學中突發事件的處理,失敗之處等,使我們從失敗和成功中獲得教訓和得益。要想做好乙個案例.案例描述可以是一節完整的課例,但更多的是一件文學作品或精彩片段.而不是課堂實錄。無論主題多麼深刻,故事多麼複雜.都應以一種有趣的、有聲有色的、引人人勝的方式來記錄。

社會學家卡耐基先生說得好「具體,具體,再具體」.即使要概括記敘,也千萬不要忘記「細節,細節,再細」,因此教師在這過程中逐步提高了文字書寫能力。

如同幼兒的成長「是他自己的事情」一樣,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是外在價值引導下的自主完善的過程,意識到教師主體的積極參與對教師成長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惟其如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重視反思,善於反思,積極開展反思性教學,才會有利於提高與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善於反思,提高自己教學效果的,才會加快自身的專業成長。

教師只有發揮反思意識,把自我的發展看成是必須和必要的,才會努力地去發展自我,建構自我,從而不斷促進自我學會學習,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育教學行為和能力才會有本質性的提高。最終,才能使教師全面發展。

自我反思助力教師專業成長

二 自我反思能促進教師學習和更新教育教學理論。自我反思必須有理論支撐,理論學習掌握的程度,往往決定自我反思的高度。因此教師在撰寫教學反思時,往往在一種 想寫得深刻一點 的需求的驅動下,去參閱一些資料 翻看一些書籍,促使教師進一步學習,將自己的思考與倡導的理論結合起來,從而實現對理論認識的提公升,提高...

教師專業成長反思總結

暑假期間 文登市教育局邀請知名專家舉辦專題報告會,本次報告會以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師職業道德提公升為主題,先後邀請到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蘆詠莉 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小學校長王嵐 北京五中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梁捷 北京市廣渠門中學巨集志班管委會主任高金英 原山東教育社總編陶繼新五位知名學者,分別就提高課堂教...

談教學反思對教師專業成長的作用

反思性教學是當代反思文化在教育領域的表現,是教育實踐追求合理性的反映,更是教育主體進一步成熟的象徵。反思的本質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的對話,是兩者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是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在心靈上的溝通。反思有利於教師經驗量的積累 質的提高和準備性的增強。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更是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 成長 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