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案

2021-03-04 02:46:49 字數 4752 閱讀 5776

李明軍第一課時

導言:一.小調查:(3-5分鐘)

提問:你做過職業生涯規劃嗎?對職業生涯規劃了解多少?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有必要嗎?學校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滿意嗎?(有,如,高考填報志願)

測驗:在校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問卷.doc(呈現後,隨機提問學生現場作答)

引出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

總體上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不強;(事例)

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理想化傾向;(事例)

學校缺乏指導學生不知道如何做職業生涯規劃。

二.帶著問題聽課

在進入正題前請大家認真思考以下5個問題,這5個問題也是我們本次課的濃縮。5個問題分別是:(3-5分鐘,回答要點簡要提示)

對於第乙個問題「我是誰?」回答的要點是:面對自己,真實地寫出每乙個想到的答案;寫完了再想想有沒遺漏,認為確實沒有了, 按重要性進行排序。

對於第二個問題「我想幹什麼?」可將思緒回溯到孩童時代,從人生初次萌生第乙個想幹什麼的念頭開始,然後隨年齡的增長,回憶自己真心嚮往過想幹的事,並一一地記錄下來,寫完後再想想有無遺漏,確實沒有了,就進行認真的排序。

對於第三個問題「我能幹什麼?」則把確實證明的能力和自認為還可以開發出來的潛能都一一列出來,認為沒有遺漏了,就進行認真的排序。

第四個問題「環境支援或允許我幹什麼?」的回答則要稍做分析:環境,有本單位、本市、本省、本國和其他國家,自小向大,只要認為自己有可能借助的環境,都應在考慮範疇之內;在這些環境中,認真想想自己可能獲得什麼支援和允許,搞明白後一一寫下來,再以重要性排列一下。

最後乙個問題請大家再聽完課後認真完成。

進入新課正題:

三.課程主要內容提綱 (2分鐘)

四.職業生涯規劃概念介紹:(解釋要點 2分鐘)

是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通過對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分析,總結和測定 ,確定乙個人的奮鬥目標,並為實現這一職業目標,而預先進行生涯系統安排的過程包括制定相應的工作,以及每一時段的順序和方向的順序。

五.為什麼要作職業生涯規劃的呢?(3分鐘)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人生理想的實現和就業的重要作用:

六.職業生涯規劃遵循原則 (課件4-5分鐘)

①擇己所愛。從事一項你所喜歡的工作,工作本身就能給你一種滿足感,你的職業生涯也會從此變得妙趣橫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成功之母。

調查表明:興趣與成功機率有著明顯的正相關性。在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時,務必注意:

考慮自己的特點,珍惜自己的興趣,擇己所愛,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職業。

②擇己所長。任何職業都要求從業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備一定的能力條件。而乙個人一生中不能將所有技能都全部掌握。

所以你必須在進行職業選擇時擇己所長,從而有利於發揮自己的優勢。運用比較優勢原理充分分析別人與自己,盡量選擇衝突較少的優勢行業。

③擇世所需。社會的需求不斷演化著,舊的需求不斷消失,新的需求不斷產生。新的職業也不斷產生。

所以在設計你自己的職業生涯時,一定要分析社會需求,擇世所需。最重要的是,目光要長遠,能夠準確**未來行業或者職業發展方向,再做出選擇。不僅僅是有社會需求,並且這個需求要長久。

④擇己所利。職業是個人謀生的手段,其目的在於追求個人幸福。所以你在擇業時,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預期收益——個人幸福最大化。

明智的選擇是在由收入、社會地位、成就感和工作付出等變數組成的函式中找出乙個最大值。這就是選擇職業生涯中的收益最大化原則。

此外,生涯規劃還應遵循其他幾個原則,見課件,略講。

七.職業生涯規劃考慮因素 (課件2-3分鐘)

八.職業生涯規劃流程圖(5分鐘)

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必須按照職業生涯設計的流程,認真做好每個環節。職業生涯設計的具體步驟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自我評價

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乙個有效的職業生涯設計必須是在充分且正確認識自身條件與相關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的。要審視自己、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評估,包括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學識、技能、智商、情商、思維方式等。

即要弄清我想幹什麼、我能幹什麼、我應該幹什麼、在眾多的職業面前我會選擇什麼等問題。

2、生涯評估

環境評價

職業生涯規劃還要充分認識與了解相關的環境,評估環境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分析環境條件的特點、發展變化情況,把握環境因素的優勢與限制。了解本專業、本行業的地位、形勢以及發展趨勢。

職業定位

職業定位就是要為職業目標與自己的潛能以及主客觀條件謀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職業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有利的環境等資訊為依據的。職業定位過程中要考慮性格與職業的匹配、興趣與職業的匹配、特長與職業的匹配、專業與職業的匹配等。

職業定位應注意:① 依據客觀現實,考慮個人與社會、單位的關係;② 比較鑑別,比較職業的條件、要求、性質與自身條件的匹配情況,選擇條件更合適、更符合自己特長、更感興趣、經過努力能很快勝任、有發展前途的職業;③ 揚長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職業;④ 審時度勢,及時調整,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擇業目標,不能固執己見,一成不變。

3、 確立目標

確立目標是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通常目標有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和人生目標之分。長遠目標需要個人經過長期艱苦努力、不懈奮鬥才有可能實現,確立長遠目標時要立足現實、慎重選擇、全面考慮,使之既有現實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標更具體,對人的影響也更直接,也是長遠目標的組成部分。

4、 實施策略

就是要制定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行動方案,要有具體的行為措施來保證。沒有行動,職業目標只能是一種夢想。要制定周詳的行動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實這一行動方案。

5、 評估與反饋

整個職業生涯規劃要在實施中去檢驗,看效果如何,及時診斷生涯規劃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找出相應對策,對規劃進行調整與完善。

下面我們按照這一程式進行講解

九、職業規劃內容

職業生涯規劃=知己+知彼+抉擇(3分鐘)

(一)職業生涯規劃從認識自我開始(10-15分鐘)

1.概念解釋:什麼是自我。自我:自我意識,對自己,對自己與他人、社會關係的認識。

(呈現課件)自我是個複雜的系統。提問學生

因此要做到知己,就要做到要做到了解性格、興趣、特長、智商、情商、氣質、價值觀等等。

2.自我理論:心理學中關於自我的理論代表,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意識理論。

弗洛伊德的意識理論,也成為冰山理論。這裡的意識是指人格,早期,他主張以無意識為核心的人格結構觀。弗洛伊德通過對精神病人的觀測,發現一種心理現象:

患者不能有意識的回想起有關自己**的一切情緒經驗,但當患者處於催眠狀態下,就很可能會想起這些情緒經驗。另外,患者多「上週去什麼地方吃晚飯、前天上午作了什麼事」可能回想不起來,但對於患者自己的姓名、職業等資訊不需要任何努力就可以回想起來。為了解釋這種對不同體驗回憶難度不同的現象,弗洛伊德就提出了意識理論。

他認為,意識由3部分組成,這就是無意識、前意識和意識。

意識是最表層的部分,它由人能隨意想到和覺察到的主觀經驗組成。例如,我們是**。前意識位於無意識和意識之間,由那些雖然不能立刻回憶起來,但經過努力就就可以進入意識領域的經驗組成。

弗洛伊德看來,意識和前意識雖有區別,但不是不可逾越的,意識裡面的東西不被注意時可以轉入到前意識,而前意識裡面的東西可以通過回憶進入意識。

無意識是人格結構中最深層的部分,主要是由原始的衝動和各種本能組成。

無意識是人格結構中最大、最有力的部分。弗洛伊德為了強調無意識在人格結構中的重要性,它借用了冰山模擬,認為,人格就像飄浮在水中的冰山。意識是人格的表層,就像冰山漂浮在水面上的那一快,只佔人格結構的一小部分,而前意識是人格的中間層,相當於冰山緊挨著水面之下的中間層,而無意識則是人格結構中最大的一部分,相當於冰山的最下層,佔了冰山的一大部分,支撐著整個冰山,是我們無法看到的。

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用虛線標出,表示它們處於同一系統,可以相互轉換,無意識和前意識之間由實線隔開,表明兩者屬於不同的系統。那麼無意識中的東西為什麼不能進入意識領域呢?這就是前意識的檢查作用。

(舉例: 不小心將同學的書碰掉)

後期,弗洛伊德對自己的人格結構說做出了較大的修改,而認為人格結構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其中,本我是人格中最難接近卻又最有力的部分,最難接近是因為它潛藏在無意識之中,最有力是因為它是人類所有精神活動所需能量的儲存庫。本我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快樂:「快樂原則」;

自我是人格結構中理智和符合現實的部分,它派生於本我,不能脫離本我而單獨存在,自我是本我的執行機構,追求現實原則。本我與自我的關係,比喻,騎手與馬的關係。

超我是人格結構的第三部分,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超我包括兩個方面:自我理想和良心。

3.holland的人格型別論

霍蘭德認為乙個人的職業是否成功,是否穩定,是否順心如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個性型別和工作環境之間的適應情況。大多數人都屬於六種職業型別中兩種以上型別的不同組合。

3. 了解自己的方式:

自我探索活動;

自我評定;(swot自我評定)

心理測驗等等(holland職業興趣、職業傾向量表)

建議大家到相關的**,作以下心理測評。

例子講解(課件1-2分鐘)。

課間休息(**2個flash)

第二課時:

(二)職業生涯規劃環境因素分析(10分鐘)

知彼就要做到對組織環境、政治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環境等方面的了解。當前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就業壓力相當大,畢業意味著失業現象越來越嚴重。2023年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高校畢業生達到413萬人,更比2023年增加了75萬人,增幅達22%。

其中,畢業研究生27萬人,比2023年增加了35%;本科畢業生174萬人,比2023年增加了16%;高職中專畢業生212萬人,比2023年增加了26%。加之2023年、2023年、2023年又分別有近70萬大學生未能實現就業,這樣2023年需要就業的大學生人數將達600萬。因此下面著重講解對經濟環境的講解。

我們要做到4個方面的了解:

1.職業知識的了解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鮑琪眼視光 1 班學號 82100038 大家好我是眼視光 一 班的鮑琪,我的座右銘是 相信自己就是成功的一辦!對於自己的大學生活及以後我也有我自己獨特的目標。俗話說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 我們苦讀那麼多年的書,我們的目的是什麼?為的是有個好成績?或者是得到大家的認可?我認為大學學到的不僅...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作者 陶麗悅 時間 2012年12月6日 卷首語3 個人簡介3 一 自我認知3 1.1 性格探索3 1.1.1 基本描述4 1.1.2 可能的盲點4 1.2 職業價值觀和興趣4 二 職業認知5 2.1 外部環境分析5 2.1.1 家庭環境分析5 2.1.2 學校環境分析5 2.2 目標職業分析5 2...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書 姓名 劉濤 性別 男 院系 土木工程系 專業班級 土木工程12 5 學號 20120101374 時間 2012年4月1日 前言 為什麼選擇目前專業?當每年的高考結束,總有一批滿腔熱情的青年投入土木工程門下,這其中就包括我和我的同學們。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個專業呢?雖然它比不上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