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我認知與心理健康

2021-03-04 02:03:22 字數 2077 閱讀 2996

對大學生而言,自我認知水平的高低及正確程度是影響心理健康的乙個重要的因素。不能對自己有個充分的判斷,那麼不管是在學習生活中還是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都在起著微妙的作用。如果乙個人不能正確的認識自我,不到自我的不足,覺得處處不如別人,就會產生自卑,喪失信心,做事畏縮不前……相反,如果乙個人過高地估計自己,也會驕傲自大、盲目樂觀,導致工作的失誤。

因此,恰當地認識自我,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是自我調節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那麼我們就拿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組例子來說吧——自卑與過度自信。自卑與過度自信都是自我認知中最簡單的內容之一,但他們對我們心理健康的影響卻不那麼簡單。貫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顧名思義,主體自己瞧不起自己,它是一種消極的情感體驗。在心理學上,自卑屬於性格的一種缺陷,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和品質評價過低。自卑和自滿正好是兩種完全相反的心理品質,卻都是年青人常有的心理表現,通俗一點說,這種心理表現為對自己缺乏一種正確的認識,在交往中缺乏自信(主要因素),辦事無膽量,畏首畏尾,隨聲附和,沒有自己的主見,一遇到有錯誤的事情就以為是自己不好。

這樣導致他們失去交往的勇氣和信心。一般來說,大學生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對自己評價過低。這是自卑的實質。如認為自己的外貌、身高以及學習、交往能力不如他人。乙個人對自我評價過低就會產生自卑。

2、有泛化的特點。泛化性的特點是指大學生由於某種原因造成的自卑情緒容易泛化到其他方面上去。如,一位男同學,因身材不好引起自卑,並認為同學看不起他,使他感到自己的言談舉止及社交能力均不如別人,這就是不合理的泛化;具有敏感性和掩飾性。

他們好從別人的言行中「尋找、發現」於自己有利的評價;由於擔心被別人知道,對自己的缺陷常常加以掩飾或否認,表現出較強的虛榮心。 研究表明,自卑嚴重的大學生,有以下心理缺陷:⑴缺乏穩定的自我形象。

常把自己封閉起來,以掩飾自己的弱點。⑵對一切事物敏感,因而很容易遭受挫折。⑶傾向於超脫現實而陷入幻想世界,缺乏社會活動的積極性,有嚴重的孤獨感。

⑷缺乏競爭意識。產生這種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通過調查我們初步知道自我認識不足,家庭經濟因素,成長經歷,個人性格特點等有關。

而自我認識不足又排在第一位,因此,我們不難看出,正確的自我認識對自卑心理的嚴重影響。打破這一原因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正確的認識自己。

每個人總是以他人為鏡來認識自己,如果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過低,特別是較有權威的人的評價,就會影響對自己的認識,從而過低評價自己,產生自卑心理。對自我形象不認同,覺得長的不好。或者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進入大學後的優越感降低甚至沒有了,自己沒有贏得別人尊重的本錢,於是產生了極強的失落感,原有的優越感一下子就成自卑感 。

認知法,就是通過全面、客觀的認識,辯證地看待別人和自己。自卑者往往有很強的自尊心和抱負,自我評價協定高,當在學習生活中,由於自己方法不當,或缺乏處世能力而陷入困境時,自尊心受到損害、優越感嚴重失落,於是從一自尊自信者走向另乙個極端,變成乙個完全失去自信的人。常言說: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優點,我們應該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優點,但也不忌諱自己的缺點,沒有缺點優點也能以浮出水面。這樣就能正確地與人比較,在看到自己不如人之處時,也能看到自己如人之處或過人之處,偉人之所以難以高攀,是因為你跪著看的緣故。

其實,最重要的比較是自己跟自己比。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等等來確立自己的事業和人生道路,為此發奮努力,為斷進步,最後實現人生的價值。這樣的人生才是積極的、有意義的人生。

過度自信是指人們的獨斷性的意志品質,是與自覺性品質相反的一種心理和行為偏差。過度自信的決策者總是對自己的決定具有獨斷性,堅持己見,以自己的意願代替實際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當客觀環境發生變化,也不肯更改自己的目的和計畫,盲目行動,一概拒絕他人的意見或建議,是缺乏自覺性和意志薄弱的表現。 過度自信,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一種認知偏差,投資者認為自己所擁有知識的精確度要比實際上所具有的精確性更高,所以他們對事件發生概率的估計總是走向極端。

過度自信一般會出現在自己擅長的專業上。過度自信在學業中也是阻礙我們發展的乙個不好的因素,他是我們驕傲自滿,他是我們得意忘形從而丟了自己,他是我們沒有正確的前進方向、、、、、因此,自信,我們需要,但是,過度的自信我們堅決抵制。

總而言之,正確的自我認知有助於我們張揚自己的個性,有助於我們處理好人際關係,也有助於我們改正自己的缺點。當代大學生只有對自己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才能夠擁有乙份美好的大學的回憶,才會獲得一支美好的青春舞曲。

第二章認知與大學生心理健康

匯入 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是人類可以藉由改變心中的態度來改變人生。威廉詹姆斯 所謂快樂人,不是處在某種特定情況下的人,而是持著某種特定態度的人。休當斯 態度可以改變人生,可以創造快樂與痛苦,在我們的生活 學習與工作中,我們常常可以體驗到態度的重要性,我們常常以為某種消極情緒是由於某一客觀事件引起的...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與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大學生受生物遺傳 社會環境 個體心理因素的影響,心理問題可表現為人際關係不協調的孤獨心理 學習適應不良的焦慮心理 戀愛和性問題引起的困惑心理 擇業就業壓力的逃避與擔憂心理 多種抉擇矛盾迷茫的苦悶心理和意志力薄弱的惰性心理,高校應開設心理健康健康課,開展心理訓練 建立心理健康檔案,設立心理諮詢機...

大學生心理健康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日益加快,競爭越來越強烈,人際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 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知識 性地增加,迫使人們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 人類進入了情緒負重年代 人們的觀念意識 情感態度複雜嬗變。作為現代社會組成部分,在大學院校生活和學習的大學生,對社會心理這塊時代的 晴雨表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