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認知與大學生心理健康

2021-04-17 21:19:15 字數 5085 閱讀 6953

匯入: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是人類可以藉由改變心中的態度來改變人生。

——威廉詹姆斯

所謂快樂人,不是處在某種特定情況下的人,而是持著某種特定態度的人。

——休當斯

態度可以改變人生,可以創造快樂與痛苦,在我們的生活、學習與工作中,我們常常可以體驗到態度的重要性,我們常常以為某種消極情緒是由於某一客觀事件引起的,而客觀上也的確存在著某一客觀事件,但事實上,只要我們試者去改變一下對這一客觀事件可能帶來的危害的態度,也許就可以消除這一消極的情緒,而使你心理豁然開朗。因此,當客觀事件在不斷地發生著,甚至是不受人們意志控制地發生的時候,我們無法改變客觀事實,但我們卻可以通過改變我們對事件的認知來改變心態、情緒與行為,從而建立健康的心理狀態。從某種意義上看,認知水平直接影響著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一節認知的概述

一、認知(cognition)的概念

認知是指個體對周圍事物的理解以及周圍事物對自己的意義與作用的想法或觀點。

1、認知影響人的態度、價值判斷與觀念。對於同樣的事件,由於認知不同,則會產生不同的態度,並作出相應的價值判斷,當這種類似的情景反覆出現時人對該類情景所反映的事件形成了一種固定的觀念。

2、人的認知是具有選擇性。符合主體需要的資訊被放大,不符合需要的資訊被縮小

3、影響認知的眾多因素之間存在著不協調的現象。對於某一具體情景來說,會有許多因素控制個體對它的認知,例如要對乙個人進行評價,那麼他的外貌、學識、行為表現、別人的評價等都會影響你對他的評價。這些認知因素之間可能是協調的,也可能是不協調的。

認知因素之間的失調會使人感受到矛盾和衝突,現實中,大部分矛盾和衝突都表現為認知方面的。這種矛盾和衝突,會使人感到不愉快,感到焦慮。於是,人們會想方設法去消除或減輕這種不協調,而當人們的認知體系是協調的時候,就會努力的保持這種關係,避免接觸與已有認知因素相矛盾的資訊。

4、認知有合理與不合理之分。根據認知的合理性可以把認知分為理性認知和非理性認知。理性認知是指對人和周圍事物的客觀而合理的信念。

非理性認知則是對人和周圍事物的主觀而不合理的信念。認知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人的情緒和行為,理性認知誘發健康心理,非理性認知則可能誘發不健康心理。

對於人們所持有的不合理的信念,韋斯勒(wessler)等曾總結出下列三個特徵:

(1)絕對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絕對化的要求這一特徵在各種不合理的信念中是最常見到的。對事物的絕對化的要求是指人們以自己的意願為出發點對某一事物懷有認為其必定會發生或不會發生這樣的信念。這種信念通常是與「必須」(must)和「應該」(should)這類字眼聯絡在一起的。

(2)過分概括化(over generalization) 過份概括化是一種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維方式的表現。埃利斯曾說過,過分概括化是不合邏輯的,就好像以一本書的封面來判定一本書的好壞一樣。

(3)糟糕至極(awflizing),糟糕至極是一種認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發生將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場災難的想法。

5、認知包括自我認知和對他人的認知。自我認知包括對自己身體狀態的認知(如健康、長相等)、對自己心理狀況的認知(如性格、愛好、情感、意向等)、對自己社會關係的認知(如階層、是否被人接受等)。

對他人的認知是指對他人的身體狀態、心理狀況的認知。在認知他人、形成有關他人的印象過程中常常受人際認知的心理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暈輪效應、刻板效應和投射效應)的影響,而可能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偏差。

二、認知理論

(一)認知不協調理論

認知不協調(cognitive dissonance)理論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l.festinger史丹福大學社會心理學家)於2023年首次提出,指兩種認識或者認識與行為不一致時產生了心理上的緊張,出現內心衝突與不安,產生心理困擾。即當人們發現自己的信念與行為不一致時而感到焦慮的精神狀態。

費斯汀格認為,假如出現認知不協調,就會使個體產生心理上的不愉快和緊張感,從而形成心理壓力,此時,此壓力便成為人的驅動力之一,推動人想方設法去降低或消除不協調狀態,使自己重新出現平衡。

1、認知不協調的表現:

(1)決策後的不協調:任何決策都是有得有失的,因此,不論人最終做出什麼決策,都會產生某種程度上的不協調;

(2)行為後的不協調:當乙個人產生了與自己態度不同的行為時,會產生心理壓力,這也是認知不協調。

2、常用的消除不協調的方法:

(1)改變某種認知因素,使其與其他認知因素之間的不協調制得協調;

(2)強調某一認知因素的重要性;

(3)增加新的認知因素,加強協調關係的認知因素;

(4)改變行為,使其不再與態度有對立;

(5)減少選擇感。

3、認知失調是不可避免的。

人的認知是對現實的一種反映或描繪,現實是變動不居的,而人們預見資訊的能力卻是有限的,加之事物本身又如此紛繁複雜,因此,認知與觀實之間的差距不可避免,這種差距在心理上的表現就是認知上的失調。人類行為的動力正是**於認知上的這種矛盾。不協調狀態具有動力學的意義,使人產生一種求得協調的動機。

(二)abc理論

abc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來的,埃利斯(ellis,a.) 2023年他總結了自己的觀點及方法,出版了《心理**中的理性和情緒》一書。在對人性的基本看法的基礎上,他認為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無理性的、不合理的。

2、情緒是伴隨著人們的思維而產生的。

3、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維與信念。

4、情緒困擾的持續是內部語言持續的結果。 「那些我們持續不斷地對我們自己所說的話經常就是,或者就會變成我們的思想和情緒」。

5、大部分的情緒困擾都源於責備。絕對性的悲劇是人類悲劇的核心。

6、人有能力改變自己的認知。可以通過自我對談(self-talking)和自我評價(self-evaluating)來達到自我支援(self-sustaining)

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個體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

abc誘發性事件對事件所持的信念情緒及行為

(activating events) (beliefs) (consequences)

他指出:人們往往以為消極的情緒或行為是由事件本身引起的,事實上,是由人們對該事件的評價引起的。a是引起c的間接原因,b是引起c的直接原因。

第二節常見的認知心理效應

在人際交往中會出現許多認知常見的心理效應,這些心理效應雖然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認知上的偏差,但在人際交往中卻發生著不可地估的作用,有時,我們可以利用這些認知心理效應達到理想的交往目的。

一、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

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的,它們反映了人際交往中主體資訊出現的次序對印象形成所產生的影響。

(一)首因效應:是指人際交往中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至關重要,對印象的形成影響很大。

有這樣乙個故事:乙個新聞系的畢業生正急於尋找工作。一天,他到某報社對總編說:「你們需要乙個編輯嗎?」

「不需要!」

「那麼記者呢?」

「不需要!」

「那麼排字工人、校對呢?」

「不,我們現在什麼空缺也沒有了。」

「那麼,你們一定需要這個東西。」說著他從公文包中拿出一塊精緻的小牌子,上面寫著「額滿,暫不僱傭」。總編看了看牌子,微笑著點了點頭,說:

「如果你願意,可以到我們廣告部工作。」這個大學生通過自己製作的牌子表達了自己的機智和樂觀,給總編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極大的興趣,從而為自己贏得了乙份滿意的工作。這種「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在心理學上就稱為首因效應。

(二)近因效應:在人際交往中,由交往物件的最近資訊所形成的印象,稱為最近印象,其產生的心理影響,稱為近因效應。

洛欽斯是在研究首因效應所做的實驗中發現近因效應的,他發現,如果在給人先後提供兩種資訊時,中間有稍長的間隔,後一資訊就有較大的影響力。後來,瓊斯等人(1968)的研究進一步證實了近因效應的存在。在實驗中只要告誡被試在獲悉全部有關資訊之前不要作任何判斷,或稍作停頓,或被某些別的活動打斷,原先強烈的首因效應就不見了,而近因效應便凸現出來了。

二、光環效應

(一)概念

光環效應是指對乙個人進行評價時,往往會因對他的某一品質特徵的強烈、清晰的感知,而掩蓋了其他方面的品質,也叫暈輪效應。

如果認識到乙個人具有某種突出的優點,就認為其其他方面也都好,這個人就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更多好的品質;相反,如果認識到乙個人具有某種突出的缺點,這個人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籠罩,認為他其他方面都不好。

(二)相關實驗

戴恩的實驗:讓被試看一組**,**上的人有的顯得很有魅力,有的無魅力,有的一般。然後,讓被試在與魅力無關的特點方面進行評定。

結果表明,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評分都很高,無魅力的人則最低。換言之,有魅力也就有了好品質這一實驗充分證明了暈輪效應的存在。測試結果如下表:

蘭德等人的實驗:讓一些男人看幾篇有關電視對社會的作用和有影響的**,所有**假設是由乙個女性所寫,她的**貼在每篇**上。貼在**上的**有漂亮的,也有不漂亮的。

此外,有些**寫得很好(清楚、合乎語法、組織得很好),有些則寫得不好。與此同時,讓另外一些男人也讀這些**,但沒有看那些貼上去的**。結果無**章在客觀上如何,有魅力的女性被認為寫了很好的**。

(三)消極影響

1.它容易抓住事物的個別特徵,習慣以個別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樣,以點代面;

2.它把並無內在聯絡的一些個性或外貌特徵聯絡在一起,斷言有這種特徵必然會有另一種特徵;

3.它說好就全都肯定,說壞就全部否定,這是一種受主觀偏見支配的絕對化傾向。總之,光環效應是人際交往中對人的心理影響很大的認知偏差,我們在交往中要盡量地避免和克服光環效應的***。

三、刻板印象

(一)概念

所謂刻板印象是指社會上對於某一類人或事物形成的一種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也叫社會刻板印象。

(二)消極影響

刻板印象表現為把交往物件機械地歸入某一類群體中,並把自己對該類群體的習慣化概括附加到交往物件身上。由於將同樣的特徵賦予團體中的每乙個人,而不管每乙個個體的具體差異,所以刻板印象極易形成某種偏見,影響交往的順利進行。雷茲蘭(1950)、西森斯(1978)、休德費爾等(1971)的研究也充分證實了刻板印象對人際知覺的嚴重曲解。

四、投射效應

(一)概念

投射效應是指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徵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心理效應。

(二)消極影響

投射效應對他人的感情、意向往往作出錯誤的評價。在人際交往中,一些大學生,尤其是性格內向的大學生,由於缺乏與人溝通的習慣或能力,在遇到問題時,喜歡將自己的想法和對問題的評判強加給交往物件,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第三節大學生理性認知的建立

第二章大學生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

教學目的與要求 掌握 1 自我意識的性質及內容。2 自我意識的影響因素。3 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獨特性。熟悉1 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2 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中的矛盾衝突。3 大學生自我意識問題的調節。了解大學生自我意識存在的問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自我意識的性質及內容 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獨特性 大學生自我意...

大學生自我認知與心理健康

對大學生而言,自我認知水平的高低及正確程度是影響心理健康的乙個重要的因素。不能對自己有個充分的判斷,那麼不管是在學習生活中還是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都在起著微妙的作用。如果乙個人不能正確的認識自我,不到自我的不足,覺得處處不如別人,就會產生自卑,喪失信心,做事畏縮不前 相反,如果乙個人過高地估計自己,...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與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大學生受生物遺傳 社會環境 個體心理因素的影響,心理問題可表現為人際關係不協調的孤獨心理 學習適應不良的焦慮心理 戀愛和性問題引起的困惑心理 擇業就業壓力的逃避與擔憂心理 多種抉擇矛盾迷茫的苦悶心理和意志力薄弱的惰性心理,高校應開設心理健康健康課,開展心理訓練 建立心理健康檔案,設立心理諮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