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學活動,提高民族地區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2023-02-08 21:45:02 字數 5024 閱讀 4689

結題報告

印山民小課題組:代靈芝張小燕田華熊英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科技得到了快速發展,社會交往活動空前活躍和頻繁起來。口語這一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際工具擔負起了人們在社會活動中的重任,從小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語文教學的發展也對口語交際教學提出新的要求,《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目標:「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這一目標的確定,成為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全新要求。

民族地區方言複雜、地理偏僻,特別是農村留守兒童,因為缺少親情關愛,性格容易孤僻、膽小、自卑、不善於與人交流,口語交際能力處於弱勢的狀態。因此,提高民族地區學生的口語水平,培養他們良好的交際能力,使其成為真正的社會人,生活中人,已刻不容緩。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目標

本課題研究的內容:

1、糾正民族地區學生發音缺陷,克服民族地區學生羞於交際的膽怯心理。

2、通過實驗,尋找適合民族地區小學生口語交際教學方法。

3、創設良好的語言交際環境,尋求改善民族地區學生方言的方法,提高其語言邏輯思維能力及口語交際能力等語文綜合素養。

根據實驗內容,我們擬訂的研究目標是:

1、通過規範的拼音教學,引導民族地區學生學普通話,講普通話,形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通過創設和諧的交際氛圍,讓民族地區學生大膽與人交流。

3、創設有實踐意義的交際環境,提高民族地區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及其語文綜合素養。

三、課題研究的探索歷程

1、加強課題組成員建設,組織學習,構建「發展與創新課題」的研究體系。

我校該課題自立項以來,在總課題組的指導下,逐步完善研究體系。首先,組織課題組成員分析學情,根據學情把課題研究分為低、中、高三個年級段。其次,通過具體分工,讓教師明確研究內容,增強課題研究意識。

第三,要求承擔子課題研究的教師,制定研究計畫,每學期上匯報課,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這樣形成了「學校一把手親自抓,課題負責人具體抓,課題組成員齊心抓」的良好的研究體系。

2、創新教學活動,提高民族地區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子課題組以師資培訓為先導,依託學科組教研活動,積極開展理論學習、實驗教學、資料收集、經驗總結、理論提公升等研究工作;創新小課堂,探索符合課題理念的教學模式;構建中課堂,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探索大課堂,拓展學習空間。以此改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主體發展。

創新了三個課堂

小課堂,創新口語交際教學

(1)啟用課堂,把握課前5分鐘

課前5分鐘,是老師與學生交流的起點,也是課堂教學的起點。乙個和諧、融洽的起點,可以營造好的課堂氛圍,為師生教學互動提供良好的交際平台。抓好課前5分鐘,是一堂成功的語文課的一半。

為此,我校低年級課題實驗班級以猜謎語、腦筋急轉彎、歇後語、成語故事、寓言為活動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前五分鐘活動;中年級引入了「你我相識相知」、每日新聞、感悟生活等欄目,進行課前五分鐘交流;高年級引入了「我說生活」、才藝展示、美文賞析、小辯論擂台等形式,啟用課前教學五分鐘。這些小活動,學生熱情高,他們既當聽眾,又當演員,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的思維也在這些豐富而有趣的活動中開始活躍、激盪,從而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2)口語交際專題訓練

口語交際專題訓練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跟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絡,具有廣泛的適用性;二是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的規律。通過教材中的專題訓練,使學生比較系統、快捷地掌握口語交際的有關知識,提高相關技能。

隨著學生身心發展,他們的交際面會更廣泛,要求的相應交際技能和素質也更高。在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口語交際專題訓練,因人、因地、因材制宜,展開口語交際教學。

(3)滲透課堂,挖掘、利用教材資源。

在教材中,口語交際訓練的題材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善於發覺,充分利用,把口語交際訓練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就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①利用課文插圖創設情景,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②利用課文的具體內容創設語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如:當小導遊、組織小採訪、展開小評論、做推銷員、演課本劇、講解擂台賽、談談讀後感等。

③利用課文的「空白點」創設語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4)結合民族地區發展水平,開發資源,整合教材,提供學生喜歡的交際話題。

新教材對「口語交際」知識內容、能力培養進行了科學、系統的編排。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城市化、**化的話題。例如上《有了電腦,還要花功夫練字嗎》一課,農村的學生對電腦並不了解,這樣的話題學生無話可說,更沒了交際的興趣。

因此,我們立足生活,著眼地區差異,把教學內容集成為《有了計算器,還要學筆算嗎》。又如把《過生日,請同學吃飯好不好》這個話題改為讓學生討論《紅白喜事大辦宴席好不好》,學生更積極地去觀察生活,主動地了解大人的看法,討論時,學生各抒己見、有理有據。這樣,既很好地利用當地資源,又達到了教材的培養目標。

中課堂,創設口語交際平台

學生很大一部分時間都是在校園裡度過的,我們充分利用校園集體活動開展來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豐富知識,拓充見聞

民族地區方言複雜、地理偏僻,為此,我們在這幾年推行「普通話生活角」、「天天新聞播報臺」、「侗鄉評書苑」等陣地的建設,營造適宜的、規範的校園語言交際環境,提高學生參與校園交流的主動性,從根本上豐富學生的語言詞彙,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立足校本,服務校本

學生口語交際物件和內容存在著相對的確定性,與校本有天然的聯絡,我們要立足校本,服務於校本,只有校本發展催生出的課題才有價值。在這幾年中我們利用學校生成的資源「紅領巾廣播站」、「課間快樂你我他」、「小記者採訪小組」、「中隊活動月」、「校園活動」等活動鍛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實驗班級還自行創設了實驗班級交流期刊《好望角》、《文海拾貝》、為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校本資源空間。

這些欄目的創設使每個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公升,綜合素質得到發展。

(3)學習方法,技巧訓練

民族地區學生由於受方言環境的影響,造成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比較困難。為此,我們設計了新型的口語交際訓練課,每月實驗班級舉行一次小講座。包括「普通話訓練課」、「聽讀欣賞課」、「收視課」、「技巧學習課」等。

通過開闢新途徑,不僅規範了學生的語言,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激發了學生交際的興趣。

大課堂,滿足口語交際需要

(1)走進家庭

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他們的第一任教師。學生說話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語言環境的影響。魯迅曾經說過:

「小孩子往往喜歡聽人談天,更喜歡陪客,其目的,固然在於一同吃點心,但也為了愛熱鬧,尤其是在研究別人的言語,看有什麼對於自己有關係——能懂、該問,或可取的。」(《魯迅全集》第六卷第233頁)。

一方面,通過各種途徑,提醒家長重視對孩子進行早期口語交際訓練,要求家長忙裡偷閒做孩子的忠實聽眾,可以讓孩子把自己一天的所見所聞,說給家長聽。在與孩子談話的過程中,家長要及時糾正孩子口語中的毛病,同時鼓勵性格內向的孩子多說話,送給孩子最好的讚美。

二是設計口語交際家庭作業,如「打**」、「接待客人」等。給孩子提供口語交際的機會。讓學生在家庭中多交流、多表達,注意運用禮貌用語,久而久之,他們便會禮貌待人、性格開朗、語言流暢,有自己的見解。

三是通過多煤體進行交流,班級通過網路建立了qq群體,同學與同學之間、老師與同學之間可以通過網路交流,拓寬了學生的交際空間,豐富了學生口語交際的形式。

(2)走進社會

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口語交際的活水之源。平時,鼓勵學生用心捕捉現實生活現象,用學過的知識和自己的認識能力參與討論交流,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發展口語交際能力。如①開展「小記者在行動」的活動,組織學生走上街頭,來到社群,深入醫院、工廠等單位進行採訪。

②探訪福利院老人。③到商場購物講價。④組織學生參加 「侗鄉民俗風情」活動。

學生在這些體驗活動中,深入生活、接觸社會,學會和各種人進行交際,為將來走向社會進行實際的交際活動打下基礎。

3、針對小學生口語交際的特點,制定具體的評價細則。

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評價,必須在具體的交際環境中進行,不能僅憑一張試卷來判斷學生能力強弱,為此我們進行了深入的探索。

(1)、細化評價標準

新的課程標準中,對各年級段的口語交際訓練目標作了明確的規定,我們根據我校學生的特點以及實際情況,從能力、習慣、態度幾方面制定出合理的評價標準,等級分別用「優、良、中、差」表示。

低年級能力:

1、能用普通話進行簡單的對話。

2、能講一句、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或小故事。

3、聽一件簡單的事,能講出基本的內容。

習慣:1、別人講話時,能認真聽別人講話。

2、平時能堅持說普通話。

3、說話時不能有咬指等壞習慣。

態度:願意與別人講話,大方、自然、有禮貌。

中年級能力:1、能用普通話交談,交談中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能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4、聽別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習慣:1、聽對方說話注意力集中。

2、對說話人要有禮貌,不做與談話無關的事。

3、邊聽邊觀察邊思考。

4、邊說邊想邊組織語言。

態度 :積極參與口語交際活動並做到自然、大方、得體。

高年級能力:

1、能用普通話交談,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2、能根據交流的物件和場合,做簡單的發言。

3、聽人說話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複述。

4、能根據對方的意見做出相應的反應。

習慣:1、他人說話認真耐心,不無故打斷別人的發言,尊重、理解對方。

2、在交際中要注意語言美。

3、在交際中注意避免抓頭等不良動作習慣。

態度: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能主動積極地進行口語交際。

(2)評價具體操作: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

過去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很少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及**價反饋,而是把評價放在學期末,單純以分數高低來衡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當然,這種總結性評價也是不可少的。但從效果來看,形成性評價對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更有效,用檔案袋記錄下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高的過程。

根據每次口語交際訓練要求,以及各年級段口語交際能力評價標準,給學生設計評價表,一次活動後,可以由學生小組自評,也可由教師評,或讓學生家長進行評價,根據需要三種評價形式可交替或重複進行,然後給學生在這次活動中的口語交際能力、習慣、態度分別給出等級,放入學生的成長記錄袋中。

少數民族地區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

摘要 口語交際能力是指學生在交際過程中傾聽 表達和應對的能力,是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在生活 學習 工作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要求交流雙方快速 準確 清楚地表達自已的意圖,因此,本文從創設情境 激發口語交際興趣,培養口語交際習慣,克服心理障礙,提高口語交際水平幾...

《傳統文化與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生人格培養結題報告

乙個人如果離開了對健康人格的追求,那麼他就會失去精神支柱 乙個社會如果忽略了對健康人格的教育,就會陷入混亂狀態。因此,重視人格和人格教育,是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基礎教育階段是人格塑造和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薰陶 進行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階段。學習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對學生習慣的養成 ...

中小學生創新教育與素質培養

其次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應試技巧。考前對考試的範圍 難度等最好能有所了解,考試時對不同題型的解題方法,對難題的處理等都應有一定的方法,考試經驗也是影響考試成績的乙個重要原因。再次便是要正確對待和處理考試焦慮。考試焦慮是大多數人在考試前 考試時都會產生的一種負性情緒反應,如考試前極度不安 考試中頭昏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