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整理

2023-02-05 01:18:01 字數 4773 閱讀 8563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和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性質:是一門交叉學科或邊緣學科,既是自然科學又是社會科學。

產生標誌:2023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立第乙個心理學實驗室,從哲學分離。

實質:1、心理是人腦的機能,2、心理是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映。客觀現實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觀現實的主觀映象,人的心理在實踐中發展。

研究物件:個性心理差異和知、情、意三大心理過程。

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情感過程(喜、怒、哀、懼等),意志過程(採取決定、執行決定等);個性心理包括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等),氣質(多、膽、粘、抑),性格(謙虛、自信、毅力等)

任務:描述、解釋、**、控制、提公升。

意義:1、為教育教學的科學化提供了依據。提供了哲學依據,提供了客觀依據,為課程編排的科學合理性提供了依據,因材施教依賴於心理學對人的心理發展差異及個性差異的研究。

2、有助於教師自身的發展和完善。心理學有助於教師培養正確的教育態度,有助於教師心理健康的維持和促進,有助於教師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有助於教師提高教學能力。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特點:指向性、集中性。功能:選擇、維持、調節、監督。

品質:注意的廣度、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分配及條件(如開車)、注意的轉移。

感覺: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

知覺:…………整體屬性的反映。知覺分為空間知覺、時間知覺和運動知覺。

感受性: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

感覺閾限:引起某種感覺並持續了一定時間的刺激量。

絕對感受性:指人剛剛能覺察出最小刺激量的感覺能力。

絕對感覺閾限:指剛好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

感覺後像:刺激作用於感覺器官後,所產生的感覺印象並不立即消失,而能保留片刻,這種現象就是感覺後像。

知覺的特徵: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恆常性。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畫,並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知覺活動。

記憶:是通過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等方式,在頭腦中積累和儲存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記憶是對外界輸入的資訊進行編碼、儲存和提取的認知加工過程,記憶是人腦對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

分類:按記憶內容:形象記憶、語言記憶、情緒記憶、運動記憶。

按記憶儲存內容的性質:情景記憶(指人們根據時空關係對某個事件的記憶)語意記憶(指人們對一般知識和規律的記憶與特殊的時間地點無關)。

根據有無目的:無意記憶(內隱記憶),沒有預定目的,不用專門方法,自然而然發生的記憶。有意記憶(外顯記憶)有明確的記憶目的,採取了相應的記憶方法,在意志努力的參與下進行的記憶。

根據是否理解:理解記憶,機械記憶。

根據時間長短: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表象(記憶表象):在頭腦中所保持的客觀事物的形象。

特徵:直觀性、概括性。

作用:從知覺過渡到思維,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的橋梁或中間環節。因為表象具有直觀性,感知覺也具有直觀性;表象具有概括性,思維也具有概括性,因此是橋梁。

記憶策略:注意策略、複述策略、組織策略、精細闡述策略、提取策略。

如何進行有意識記?

1、明確識記的目的,2、明確識記的任務,3、根據材料特點進行識記,4、運用多種識記方法,5、要有明確的識記態度,6、識記時要保持良好的心境。

遺忘:對於識記的材料不能再認或回憶,或錯誤的再認和回憶,分為永久性遺忘和暫時性遺忘。遺忘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先快後慢,過度複習:150%時效果最好。

前後學習材料的性質中等相似時,產生的抑制最大。前後不相似時,產生的抑制不大。前後十分相似時,產生的抑制不大,基本等於複習。

如何防止遺忘(運用記憶規律)進行複習?

1、明確記憶的目的和任務,2、及時複習,3、經常複習,4、合理安排複習時間和複習順序,5、把反覆閱讀和嘗試回憶有機地結合起來,6、複習方式多樣化,7、注意腦的健康和用腦衛生,8、保持良好的心境。

記憶的品質:記憶的敏捷性(快),永續性(牢),準確性(準,最重要),準備性(用)。

想象:是人腦中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分類:根據有無目的性,分為無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根據創造性程度不同,分為

再造想象:是根據現成描述,在大腦中形成新形象的過程。條件:1、要正確理解語言及圖樣所標誌的意義,2、頭腦中要有豐富的表象。

創造想象:不依據現成描述,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在頭腦中獨立地創造出事物新形象的過程。具有首創性、獨特性、新穎性的特點。

條件:1、創造動機,2、知識、表象的積累與儲備3、積極的思維活動,4、原型啟發及靈感,5、艱苦的勞動與實踐。

幻想:與個人願望相聯絡,指向未來的想象,是創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想象的加工方式:粘合法:豬八戒、美人魚,誇張法:大人國、小人國,人格化:動畫片,典型化:文學創造英雄人物高大全形象。

想象力的培養:(孩子創造力的培養)1、要有豐富的表象,2、積極的思考,3、深入的實踐(目的在於理解大量的表象材料),4、善於幻想,5、培養良好的個性。

思維:是人腦借助於語言,以已有知識為中介,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及規律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特點:間接性、概括性、問題性。

分類:1、根據憑藉工具不同,分為動作思維、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根據成果和方向不同,分為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根據有無創造性分為,創造思維和再造思維。

思維與感知覺的關係:

區別類別內容形式水平感知覺個別屬性,整體屬性直接感性水平思維本質與規律間接概括理性水平聯絡:感知覺是思維的基礎,思維是感知覺的昇華。

思維的過程(認知加工方式)1、分析和綜合,2、比較和分類,3、抽象和概括3、具體化和系統化。

思維的形式:概念、判斷、推理。

思維的品質:敏捷性和靈活性,廣闊性和深刻性,獨立性和批判性,邏輯性。

創造性思維的特點:1、既需要發散思維,又需要聚合思維。2、知覺思維(第六感)3、靈感。

思維品質的培養:1、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2、激發個體的創造意識。3、培養發散思維,發展直覺思維能力,4、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創造思維能力,5、充分利用情感的感染和激勵作用。

6、積極參加實踐活動,7、為靈感的產生提供必要的條件,8、培養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問題解決的一般思維模式(階段):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

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動機強度,情景因素,思維定勢,功能固著,情感,知識經驗,個性。

情緒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性的需要而產生的主觀體驗。

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體的生物性需要而產生的主觀體驗。

情感:是……社會性……。

功能:適應,調節,訊號,動機,主觀功能。

基本情緒狀態:

心境:是一種比較持久而微弱的情緒狀態。特點:瀰散性。

激情:是一種強烈短暫、爆發式的情緒狀態。特點:爆發性、衝動性。

應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緊急情況下引起的情緒狀態。

如何形成良好的情緒(心境)

1、要有正確的理想與信念,2、胸懷寬廣,3、增強生活的適應能力,4、學會調節人際關係5、培養興趣愛好,6、注意心理衛生,7、培養幽默感。

如何控制消極激情的爆發:

1、理智戰勝情感,2、通過語言3、採取適當的方法控制,釋放、轉移。4、加強個性的修養和意志力的鍛鍊。

高階的社會性情感:

道德感:是根據一定的道德需要,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所產生的內心體驗,表現為三種形式:直覺的道德感、形象的、倫理的。

理智感:是在認知活動中,探索和維護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內心體驗。

美感:是個體的審美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內心體驗。

如何調節情緒?1、調節行為目標(目標不宜太高或太低)2、改變認知評價方式,從多角度看問題,3、改變或者轉移環境,保持適宜的情緒狀態,4、自我控制與求助。

意志:是人自覺的確定目的,有意識的支配行動,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

特徵:明確的目的性,與克服困難相聯絡,以隨意動作為基礎。

判斷:有明確目的的行動是意志行動,與克服困難相聯絡的是意志行動。

理解:1、意志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2、意志是意識的反作用、積極性的集中體現,3、意志對人的行為具有發動與堅持、制止與改造的作用。

意志的品質:自覺性、果斷性、堅韌性、自製性。

個性(人格):指乙個人的整個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各種心理特徵的總和。

個性的特徵:整體性,獨特性,穩定性與可塑性,社會性與自然性。

需要:是人在生活中感到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一種內心狀態,它是人腦對生理和社會需求的反映。是人活動積極性的源泉,是其它個性傾向性的基礎。

分類:1、按起源可分為自然需要和社會性需要,2、按需要物件分為,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七種需要,依次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審美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評價:需要層次理論是一種比較完整的研究需要的理論,反映了人的需要由低階向高階發展的趨勢,以及需要和行為之間的關係,對建立科學的需要理論具有積極的意義。

其侷限性表現為:1、過於強調個人需要和個人內在價值,忽視了高階需要對低階需要的調節作用。2、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稱為基本需要,並認為這些需要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的發展是自然成熟的過程,低估了環境與教育對需要發展的影響。

動機:是在需要刺激的直接推動下人進行活動以達到一定目的的內部動力。是個性中最重要、最積極的傾向。

動機的產生條件:內在條件(需要)、外在條件(誘因)。

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

1、明確每節課的具體目的和知識的具體意義,2、創設問題情境,3、利用反饋4、正確運用表揚與批評、獎勵與反饋,5、競賽。

自我意識:是人對自我及其與周圍關係的意識,它包括個體對自身的意識和對自身與周圍世界關係的意識兩大部分。

結構: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調節。

中學生需要發展的主要特點:1、肯定與尊重的需要,2、積極參與的需要,3、良好人際關係的需要。

心理學考試整理

心理學應試寶典 第一章心理學的物件 任務和方法 一 概念 1 心理學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 發展規律的科學。2 心理現象 心理現象是心理學的研究物件,它是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的統一體。3 心理過程 是指人的心理活動發生 發展的過程,具體而言,是指在客觀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時間內大腦反映客...

心理學知識整理

心理學模組 1 認知發展與教育 1 感知覺及其規律的應用 學生觀察力的發展與培養 一 感覺 概念 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它是一種最簡單的心理現象,是認識的起點。分類 根據刺激的 不同,感覺可以分為內部感覺和外部感覺。外部感覺包括視覺 聽覺 嗅覺 味覺 感覺 內部感覺包括...

心理學複習整理

第一章緒論 1.醫學心理學 medical psychology 是研究心理現象與健康和疾病關係的學科。2.醫學心理學的研究範圍主要包括 1 研究心理或行為的生物學和社會學基礎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義。33 2 研究心身相互關係及其機制。3 研究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過程中的作用規律。4 研究各種疾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