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3 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學設計新人教版必修

2023-02-05 00:54:03 字數 3778 閱讀 3282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認識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或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能分析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2)知道力的三要素,會畫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

(3)知道重力產生的原因及其定義,理解重力的大小以及測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4)初步了解四種基本相互作用的特點和作用範圍。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親身感受,概括出重力的產生、方向、大小的特點,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重心」概念的引入滲透「等效代替」的思想。

(2)通過對四種基本相互作用的介紹,激發學生努力學習,以後投身到新領域的探索中去。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力的概念的建立過程,學生對與力的概念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為了讓學生對力有更清晰的認識,因此教學中應重點講解力的概念的建立過程。

2.重力的三要素的分析過程。因為重力三要素的分析研究方法能為其他學習作鋪墊,所以應是本節的另外乙個核心內容。

難點:不規則物體的重心的確定,對於不規則物體的重心的確定學生不容易接受,而且也不容易想到,所以在教學中用實際操作突破難點。

三、教學資源:教材、多**課件、尺子、橡皮筋、彈簧測力計、不規則薄板

四、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展示】足球場上的射門過程,以足球為研究物件

【討論】足球在運動員的作用下,發生了什麼變化?

【演示】一把尺子壓彎、橡皮筋拉長等

【討論】尺子、橡皮筋等發生了什麼變化?

【結論】運動狀態的變化和形變描述

【提問】什麼原因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使物體的發生形變呢?

【知識點歸納】

(一)、力:1.定義: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2.測量:彈簧測力計

3.單位: 牛(n)

【強調】力的產生和存在離不開物質。乙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另乙個物體施加力的作用。只要有力產生就一定存在著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提問】手「推」桌子;手「捏」桌球; 腳「跺」地;幾種例項中哪個是施力物體哪個是受力物體?

【演示】用不同的大小的力拉橡皮筋.

【結論】大小不一樣,作用效果不一樣

【演示】相同大小不同方的力分別作用在同一運動物體上。

【結論】方向不一樣作用效果不一樣

【展示】一平衡桿,同一力作用在不同的位置

【結論】作用點不一樣,作用效果不一樣

【歸納】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

5. 力的圖示:用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方法。線段是按一定比例(標度)畫出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頭)表示力的作用點,線段所在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

6.力的示意圖:只畫出力的方向和作用點

【例1】如圖所示,乙個物體a受到乙個大小為10n的拉力作用,該拉力方向與水平方向成30度角斜向上,畫出力的圖示。

【展示學生作業】學生互評作業。

【例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並未到下,說明只是甲對乙施加了推理,而乙對甲沒有施加力。

b甲對乙施加了力的作用,甲是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c帶正電的甲球吸引帶負電的乙球,那乙球也同時吸引甲球。

d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

(二).重力

【合作**】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

①測量方法:可以用彈簧測力計直接測出,其大小等於物體靜止時對水平面的壓力或對豎直懸繩的拉力。

②大小:g=mg 其中:g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察看課本46頁「一些地方的重力加速度標準值」,結論,從赤道帶兩極重力加速度逐漸減小。

【思考】在上海稱105n的棉花,到赤道上稱得仍為105n,試問棉花是受潮了,還是變乾了?先後變化了多少千克?

受潮2.方向

【提問】任何乙個力都有方向你知道重力的方向嗎?請用例項說明你的依據。

【展示】雨線、垂柳、鉛垂線

【歸納總結】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3.作用點

【講述】重心:乙個物體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從效果上看,我們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於一點,這一點就叫做物體的重心。

【強調】我們就用作用於重心的乙個重力,等效地代替了實際作用於物體無數個點上的無數個微小重力,這種方法叫等效代替。等效代替是物理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以後還會用到。

【演示】通俗點講,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點。拿一根細棍,讓學生討論說出該棍受到的重力集中於哪乙個點?

【操作】利用線懸吊細棍使細棍保持水平,讓學生分析出棍受到兩個力:重力和線的拉力。重力和拉力一定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從而得出,懸點就是力的作用點,細棍各個部分受的重力可以集中看成作用於這一點,這就是重心。

【合作**】(1)找出不規則薄板的重心。

(2)找出環狀物體、空心球狀物體、三角形框架等物體的重心。

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性實驗,並且總結物體重心的確定方法。

問題:重心是否一定在物體上?

【歸納總結】

1.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則的物體,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2. 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重心位置除跟物體形狀有關外,還跟物體的質量分布有關,重心偏向於質量分布大的那一端。

3.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

【例3】關於重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重心就是物體最重的一點。

b重心就是物體的幾何中心

c直鐵絲彎曲後,重心便不在中心,但一定在鐵絲上

d重心是物體個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點

【例4】如圖所示,以飲料杯裝滿水,杯的底部有一小孔,在水從小孔不斷流出的過程中,杯連同杯中的水的重心將( d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公升 c先公升後降 d先降後公升

(三)、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1.萬有引力:存在與一切物體之間,強度隨距離增大而減弱;

2.電磁相互作用:存在與電荷間和磁極間,其本質是相同的,強度隨距離增大而減弱;電磁力隨距離的變化規律與萬有引力相似;

【思考與討論】

質子帶正電,但質子(與中子一起)卻能聚在一起構成原子核。根據你的推測,原因可能是什麼?

【師生共同**、歸納概括】

3、強相互作用:能使原子核緊密保持在一起的強大的作用力;距離增大時,強相互作用急劇減小,它的作用範圍只有約10-15m

4、弱相互作用:放射現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它的作用範圍與強相互作用相同,但強度只有強相互作用的10-12倍

【介紹】

四種相互作用的特點已被科學所認識,許多物理學家認為他們可能是某種相互作用在不同條件下的不同表現,就像電和磁是電磁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現形式一樣。為此,人們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但至今還沒有公認的結論。同學們在今後可以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工作,為人類做出貢獻!

【小結】

師生一起回顧這節所學的內容

【板書設計】

§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一 、力

⑴定義: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⑵測量:彈簧測力計

⑶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n

⑷測量工具:彈簧測力計

⑸力的圖示:三要素很明確

力的示意圖:要求不嚴格

二 、重力

⑴定義:

⑵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n

⑶大小:g=mg

⑷方向:豎直向下

⑸作用點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

重心 ②重心位置與幾何形狀 、質量分布有關

懸掛法、平衡法測重心位置

三 、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⑴定義:物體與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①引力相互作用 f∝

②電磁相互作用 f∝

③強相互作用

④弱相互作用

3 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學案

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學習目標細解考綱 1.知道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能分析出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區分力的圖示與力的示意圖。3.知道重力產生的原因 大小和方向。4.掌握測量重力的方法,知道重心的概念和均勻物體重心的位置。5.了解自然界中的四種基本作用。知識梳理雙基再現...

3 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案

2009 2010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物理教研組主體教案 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 設計人李林強任課教師 負責人張留全使用時間 科目物理課題 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課型 新授課教材重點力 重力 重心的概念。力的圖示和力的作用效果 分析難點 力 重心概念的深入理解 了解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高中物理3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學生用導學案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學習目標 1 了解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認識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或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2 知道力的三要素,會畫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 3 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係 4 知道物體重心的含義 5 知道重力產生的原因及其定義 6 了解四種基本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