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全球的氣壓帶與風帶

2023-02-04 12:15:03 字數 2560 閱讀 7753

在本節課帶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有:

要使學生明白季風環流形成的原因,關鍵是要讓學生明白由於地球表面是不均勻的,有陸地和海洋之分,而陸地和海洋的熱力性質(比熱容)是不同的,吸收相同的能量,陸地溫度上公升的速度要比海洋快(即陸地地表溫度會比海洋表面的溫度要高),失去相同的能量,陸地溫度下降的速度要比海洋快(即陸地地表溫度比海洋表面的溫度要低)。不同季節,全球氣壓帶會被海洋和陸地上出現的高壓中心和低壓中心切斷(夏季:陸低海高,冬季:

陸高海低),它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球自轉偏向力的綜合作用下,導致海陸之間出現了隨季節轉變風向的季風,形成了東亞、南亞季風環流。

四、教學支援條件分析

本課時內容理論性較強,所以對知識點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學時可借助教具或電腦模擬演示,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化,並啟發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同時盡可能貼近學生對地理事物額親身感受的經驗,從身邊的地理出發落實和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讀圖能力都比較差,通過本課的學習要加強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

【問題一】全球地表面並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海洋和大陸相間分布,受其影響下的全球氣壓帶和風帶是怎樣的變化的?

設計意圖:

[自主學習]

1.成因差異。

2.氣壓分布:

(1)北半球

夏季帶被大陸上的切斷,其中最為突出,使副熱帶高氣壓帶僅保留在海洋上;

冬季帶被大陸上的切斷,尤以最為強盛,使副極地低氣壓帶僅保留在海洋上。

(2)南半球:海洋面積廣大,氣壓帶基本上呈分布。

[例一]讀北半球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氣壓中心的名稱是

(2)a氣壓形成的原因是被切斷的氣壓帶是

(3)受氣壓中心的影響,圖中c點盛行風,d點盛行風,我國的天氣以為主要特徵。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對地球上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

答案:(1)亞洲高壓 (2)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副極地低壓帶 (3)西北東北寒冷乾燥

[變式訓練]下圖為「大氣活動中心分布示意圖」,①③為大陸上氣壓中心,②④為海洋上氣壓中心,若圖中①為高氣壓中心,則( )

a.①為夏威夷高壓  b.②為阿留申低壓

c.③為亞速爾高壓  d.④為亞洲高壓

【問題二】什麼是季風?它是怎樣形成的?

設計意圖:使學生領會季風的形成原理,特別是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在形成原因上的區別。

[自主學習]

1.東亞季風:

(1)成因差異; (2)風向:冬季:________風;夏季風。 (3)性質:冬季風夏季風

2.南亞季風:

(1)成因差異;________和________的季節移動。 (2)風向:冬季:________風;夏季風。 (3)性質:冬季風夏季風

[例三]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東亞夏季風來自_____;南亞夏季風來自_____;南亞夏季風的成因是_____

(2)c處夏季既能受到_____季風影響,也能受到_____季風影響,形成_____氣候;d處屬_____氣候,夏季僅能受到_____季風的影響,形成_____季。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東亞季風與南亞季風的區別。關鍵是搞清東亞和南亞在夏季的氣流運動情況,準確判斷出c、d處的地理位置,然後分析出風向及所屬氣候型別。

答案:(1)太平洋印度洋夏季,赤道低氣壓帶北移到北半球,南半球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受印度低壓的吸引,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轉而形成的。(2)東南西南熱帶季風**帶季風東南雨

[變式訓練]讀「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氣壓分布圖」(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時為______季(冬、夏)。

(2)在a處用箭頭表示此季節的風向。

(3)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主要受______控制(寫出氣壓名稱)。

(4)此時我國西南地區盛行______風。

六、課堂小結

1.海陸分布對氣壓帶的影響

由於海陸分布的影響,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使得實際的氣壓帶並不是呈明顯的條帶狀分布,而是被分割為乙個個的高、低氣壓中心(見課本42頁圖)。

北半球夏季(7月):陸地上空氣公升溫快,氣壓降低,亞歐大陸上出現了低壓中心,將大陸上的副熱帶高氣壓帶切斷,副熱帶高壓在海洋上保留下來,並由條帶狀變為高壓中心。

北半球冬季(1月):陸地上降溫快,氣壓公升高,亞歐大陸上出現了冷高壓中心,將大陸上的副極地低氣壓帶切斷,副極地低氣壓帶在海洋上保留下來,並由條帶狀變為低壓中心。

注意:北半球陸地面積廣闊,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氣壓呈現塊狀分布,南半球則由於海洋面積廣大,氣壓帶受海陸分布影響小,基本上是按照原來的帶狀分布。

2.季風環流

(1)季風:大範圍內盛行風向隨季節變化而發生顯著改變的風。

(2)成因及分布: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及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主要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

(3)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的比較

三、【教學載體】

學案、課件、

四、【學生活動】

問題**、小組討論、同學互查

五、【時間分配】

1、知識檢查5分鐘

2、利用課件知識講解20分鐘

3、讀背10分鐘

4、當堂訓練5分鐘

5、布置作業5分鐘

六、【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氣壓帶和風帶

二 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 觀察課本51頁圖2 33 氣壓帶與風帶位置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根本原因是地球繞太陽公轉運動的存在,引起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南北往返移動,以至地表熱能分布有季節性變化,例如6月22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夏至日前後全球最熱地帶不在赤道,而在赤道以北,赤道低氣壓帶也相應地北移到...

2 2氣壓帶和風帶 第一課時

第二節氣壓帶和風帶 設計思想 本節的內容設計通過 問題導學 的形式開展教學,強化學生的 問題 意識和重視地理學習能力的培養。具體體現在 第一,運用地圖 圖表 資料等 的能力,即通過繪圖 讀圖進行分析 說明 歸納的能力 第二,舉例分析或結合例項分析的能力 第三,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的能力。標準...

三槍突破「氣壓帶風帶」重難點

全球性大氣環流是自然環境中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的重要形式之一,深刻影響天氣和氣候。本節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起承前啟後作用,其影響貫穿於整個初高中自然地理教學中,地位十分重要。課標要求繪製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示意圖,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這部分知識比較抽象,需要有一定的空間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