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地理一輪複習考查六 2 2氣壓帶和風帶 原創

2022-10-18 05:21:14 字數 3588 閱讀 8060

2013高三地理一輪複習考查六:2.2氣壓帶和風帶(原創)

[考綱及解讀]

1、 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2、 比較東亞季風雨難於南亞季風的異同點;

3、 學會氣候型別的判讀方法。

解讀: 1)、氣壓帶與風帶的分布規律與對應雨區的關係;

2)、判斷主要氣候型別的成因、特點、分布及區域差異;

3)、分析季風環流對全球三圈環流的影響。

[要點梳理]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1、大氣環流的概念及意義

(1)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規律的大氣運動,通稱為大氣環流

(2)意義:①調整了全球的分布;②是各地變化和形成的重要因素。

2、單圈環流

(1)假定條件

(2)形成因素。高低緯間的不均;

(3)形成: (畫圖)

赤道地區暖空氣上公升,近地面氣壓 ,

形成氣壓帶,極地地區冷空氣下沉,近地面氣壓 ,形成氣壓帶。在高空,赤道地區形

成氣壓,極地地區形成氣壓,這樣在北半球的赤道和極地之間,就形成了閉合的單圈環流。

(4)思考。赤道與極地之間的熱力環流是否能夠維持?為什麼?

實際上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 ,因為地球在不停的著。沿地表做水平運動的物體受地轉偏向力的作用會發生 。北半球偏,南半球偏,赤道上偏。

3、三圈環流

(1)假定條件

(2)形成因素。①高低緯間的不均;

力。(3)形成: (畫圖1)

或如下圖:

900s 600s 300s 00 300n 600n 900n

以北半球為例赤道地區上公升的暖空氣,在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極上空(南風),受地轉偏向力作用,由風逐漸右偏成風,在北緯300附近上空時偏轉成了風。這樣來自赤道上空的氣流,就不能繼續北上,而是自向運動了。由於赤道上空的氣流源源不斷的流過來,又不能繼續北進,便在300n附近上空堆積,產生下沉氣流,致使近地面氣壓公升高,形成氣壓帶。

300n附近近地面在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大氣由氣壓帶向南北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壓,受地轉偏向力作用,由風逐漸右偏成風,稱為信風(南半球為信風), 信風和信風在赤道附近地去輻合上公升,在赤道與副熱帶地區便形成了環流圈。

在300n附近的近地面,從氣壓帶向北流的一支氣流,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漸偏成風,稱為盛行風。從極地高氣壓向南流的氣流(北風),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漸右偏成風,稱為極地風。較暖的盛行西風和寒冷的極地東風在600n相遇,形成鋒面,成為鋒,暖氣流爬公升到鋒面上,使近地面氣壓降低,形成氣壓帶。

副極地上公升氣流到了高空又分別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氣流在副熱帶地區下沉,於是在副熱帶地區和副極地地區之間構成了環流圈;向北的一支氣流在極地地區下沉,於是在副極地地區和極地地區之間構成了環流圈。南半球同樣存在著低、中、高緯三個環流圈。

(4)結果。在近地面形成7個氣壓帶、6個風帶。(在上圖中標出)

(5)氣壓帶、風帶隨季節變化南北移動。

①原因隨季節變化南北移動。

②移動方向:北半球季北移, 季南移。

③移動範圍:5~10個緯度。

④移動影響:使同一地區在不同季節出現完全不同的天氣、氣候狀況氣候氣候

及氣候的形成均與此有關。

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

1、讀下面1月份海平面等壓線的分布圖:

在北緯60°附近,由於亞歐大陸冷卻快,形成高壓,副極地低氣壓帶被該高壓切斷,使副極地低壓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大西洋上低壓和北太平洋上低壓。

2、讀下面7月份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

在北緯30°附近,由於亞歐大陸受熱快,空氣膨脹上公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 低壓最為突出,使副熱帶高氣壓帶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高壓和北大西洋的高壓。

3、南半球緯向的氣壓帶比北半球特別是的地區,氣壓帶基本上呈帶狀分布,原因是

4、冬夏季節海陸上的這些高低氣壓中心稱為它們隨季節而南北移動,對世界各地的和有著重大的影響。它們的位置和強度一旦異常,就會造成世界各地的異常。例如冬季對我國天氣影響顯著的和夏季對我國天氣影響很大的

5、季風環流

(1)季風環流的形成

(2)季風環流的形成的原因

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②氣壓帶、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

(3)東亞、南亞季風比較(見下表)

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1、從全球來講,大氣環流把熱量和水汽從乙個地區輸送到另乙個地區,使高低緯度之間、海陸之間的熱量和水分得到交換,是各地天氣變化和氣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不同的氣壓帶和風帶控制下的地區會形成不同的氣候。

2、由於氣壓帶和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作相應的移動,使得同一地區在不同的季節受不同的氣壓帶和風帶控制,使同一地區在不同季節出現完全不同的天氣、氣候狀況;

3、氣壓帶和風帶是氣候形成的乙個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乙個地方氣候的形成是太陽輻射、大氣環流、海陸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1)氣候要素: 氣溫、降水

(2)氣候因子(形成因素)

是大氣運動最根本的能源,是形成氣候最主要的因素。

→ 氣候帶:

是大氣的直接熱源和水源。

海洋與陸地→海洋性氣候與大陸性氣候;平原與山地→高山高原地區可能形成高山氣候

促進高低緯間、海陸間的水熱交換,調整全球的水熱分布,影響著各地氣候;另外,大氣環流本身也是一種氣候現象。

直接改變大氣成分和水熱狀況;通過改變下墊面間接影響氣候。

改變成分 → 「溫室效應」;改變綠島效應」、「水庫效應」;向大氣釋放熱島效應」

(3)形成氣候的各個因子是相互關聯的。

① 太陽輻射通過和影響氣候。

② 人類活動一方面通過和間接影響氣候,同時又直接影響到氣候。

③ 人類活動與大氣和下墊面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構成了複雜的氣候。

4、氣候型別

分析氣候型別的一般方法

以亞、歐、非大陸世界氣候分布模式圖為基礎,將全球氣壓帶、風帶、季風環流與海陸分布圖有機結合,如下圖,分析不同氣候型別的氣溫和降水特點。其方法和步驟如下:

熟悉各種氣候型別的特點、成因及分布規律

世界主要氣候型別的判斷

(1)分析氣候的氣溫特點:

①不同緯度地帶,受太陽輻射在地表分布的影響,氣溫一般是隨緯度增高而降低,故熱帶的4種氣候型別都有「終年高溫」的特點,而極地氣候則「終年低溫」。

②同一緯度地帶內,受下墊面性質的影響,氣溫不同:

a、海陸狀況不同,氣候顯示出海洋性和大陸性,前者受海洋影響大,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均後者受海洋影響小,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均

b、隨海拔高度的增高,氣溫逐漸降低,遞減率為每增高100公尺,氣溫降低

c、山地的坡向影響到氣溫(降水):向陽坡背陰坡

d、洋流對沿岸氣候的影響:暖流寒流

(2)分析氣候的降水狀況:主要受大氣環流形勢的影響:

①赤道地區,盛行終年

②副熱帶地區(南北回歸線至緯度30°間),盛行終年

③大陸西岸:

a、30°ns~40°ns地區,由於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冬季受控制,多氣旋活動

b、40°ns~60°ns地區,終年受西風帶的控制,全年

④大陸東岸:處在控制下,冬季盛行乾冷的偏北風,降水夏季盛行濕潤的偏南風,降水

⑤大陸內部,終年受到乾燥的控制,降水

⑥兩極地區,盛行降水

高三地理一輪複習學法指導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係錯綜複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紮實而靈活。學生應認真按照備考的基本環節進行。預習 聽講 複習 作業 考試 總結 是學習和備考的六個基本環節。1 預習 高三的複習備考階段,每一節課的容量都比平時大得多,如不預習,...

高三地理一輪複習計畫

2017屆高三 部地理備課組第一輪複習計畫 張園園學情分析 高三 21 班共有50人,全部為文化生。在本學年的地理教學過程中,既要關注學生的語數外,也要研究學情 研究考綱,更要關注學生選修課與語數外的匹配度,同時我將會花費一定的時間,在題目的篩選上花功夫,盡量讓學生少用時間,少做題,讓學生做精緻的題...

2019屆高三地理一輪複習計畫

一 指導思想 在認真總結和反思高 一 高二教學基礎上,以完成相應教學任務為目的,以知識系統複習和能力提高相結合為目標,將本學年地理教學工作落在實處,為學生打下堅實學科基礎並完善其心智獲得高考成功而努力。二 方法與措施 注重課堂教學效率,講練考相結合,精講精練相結合,新舊教材相結合,高考趨勢和實際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