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幼兒品德教育中與謙讓問題的反思 一

2023-02-02 14:57:02 字數 2189 閱讀 8828

分享與謙讓,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幼教工作中我們也始終將分享與謙讓作為幼兒品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去對幼兒進行培養教育。然而在我們對教育重新進行思考的今天,工作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卻不免又使人困惑、令人深思。

困惑之一:幼兒a該不該謙讓?

幼兒a是中班的小朋友。性格比較內向,不太好說話,但也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平時玩玩具的時候總是比較被動,看見爭爭搶搶的場面總是後退一步。

有一天剛從玩具架上取下一套插塑正高興地玩著。突然幼兒b走過來說也要玩。幼兒a不給,兩人爭奪起來。

王老師看見了說:「我看誰是謙讓的好孩子!」幼兒a極不情願地把插塑推給了幼兒b,幼兒b以勝利者的姿態玩去了。

幼兒a則無可奈何去玩別的玩具。

反思:謙讓是一種良好的品德行為,但是不是應當發自內心呢?幼兒年齡尚小,固然需要老師的教育,但像幼兒a這樣的謙讓究竟叫不叫謙讓?

這種做法對其本身的成長發展究竟有多大意義?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困惑之二:陳老師該表揚誰?

幼兒c與幼兒d在玩玩具的時候發生了衝突,找老師解決。陳老師說:「你們都是大班的小朋友了,該學會解決問題了。

今天老師不管你們,你們自己去解決吧,解決完後來告訴我。」不一會兒,幼兒c跑來告訴張老師:「老師,我們解決了,我讓他謙讓給我玩。

」老師無言以答。

反思:如果從解決問題方面來說,幼兒c的能力應受到鼓勵;如果從培養孩子品德方面而言,幼兒c的行為顯然存在著自私的傾向。「我讓他謙讓」,「我」為什麼不謙讓呢?因此老師也無法回答。

困惑之三:老師創設這樣的情景具有多大的教育意義?

「在組織小朋友看圖書活動中,我準備數量較少的圖書,有的孩子拿到了圖書,有的孩子沒有拿到。我就問拿到了書的孩子。別的孩子沒有書看怎麼辦?

讓幼兒通過思考,自覺產生分享的語言和行為。有的幼兒說:『把這本書給他看吧』並將書遞給沒書的孩子。

對這些有分享言行的幼兒我進行了表揚,以激勵其他幼兒……」。

反思一:將書遞給別人看的孩子怎麼樣呢?他此時是怎麼想的?

是高興還是不高興?高興是為受到老師的表揚而高興呢,還是看到別人有書看而高興?如果只為老師的表揚而高興,這種謙讓是做給老師看的,那麼這是一種良好品德呢?

還是一種不良的虛偽?

反思二:幼兒園如何對幼兒進行分享與謙讓的品德教育?是否可以把分享作為謙讓的基礎去對幼兒實施教育?讓幼兒在懂得並願意分享的基礎上去進一步理解並學會謙讓?

首先,從幼兒的品德形成看,它需要經歷從認知、情感到行為習慣養成這樣乙個過程。而幼兒的認知是乙個較漫長的過程,它需要通過親身體驗才能真正認識。平時我們口頭傳授的他可能記住,但不會理解,所以很難與行為聯絡起來。

正像我們常見的——問幼兒如果有兩個蘋果,乙個大的,乙個小的,你要哪乙個,他會說我要小的,但實際行為中往往要拿大的(除非不喜歡)。所以,要使幼兒達到能夠自覺謙讓,實非易事,因為不但要有乙個漫長的認識過程,還要有這種品德形成的情感態度,即要樂意去做。所以這是乙個涉及到幼兒心理發展水平的問題。

其次,經驗告訴我們,要讓幼兒分享是比較容易的,而謙讓對於幼兒就不太容易接受。3歲的幼兒e拿了一小包糖果,全家人圍著逗樂。媽媽說:

「給爺爺一塊兒。」他高興地給了爺爺一塊。「給奶奶一塊兒。

」他又高興地給了奶奶一塊。「給媽媽一塊兒。」他又高興地給了媽媽一塊。

「給大伯一塊兒。」他猶豫了,因為這時候他的手裡只剩下一塊糖,他看看糖,又看看大伯,還是猶豫不決,媽媽又強調了一遍:「給大伯一塊兒。

」他終於把最後一塊糖給了大伯,然而卻撲到媽媽懷裡哭了。他為什麼要哭呢?他的哭聲意味著什麼?

委曲?反抗?不管怎麼說,是一種不樂意。

可為什麼前面給爺爺、奶奶、大伯、媽媽的時候很高興呢?是不是可以說要讓孩子做到分享容易、謙讓則難呢?因為從物質上講,分享意味著共同享有,我雖然給你了,我也還有;而謙讓卻等於如果給你了,我就沒有了,因此很難讓幼兒接受。

在實際工作中,有的老師往往籠而統之地把分享、謙讓混作一團去處理,使本來易於解決且對幼兒十分有利的教育機會就失去了。如兩個幼兒爭奪一本圖書,我認為,如果以兩人一起看的解決方式處理,就更利於幼兒的健康心理與品質的培養,因為既解決了矛盾衝突,又培養了幼兒合作共享的情感。

那麼是不是說幼兒園就不要進行謙讓教育了呢?也非如此。但是在對幼兒進行謙讓教育時,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地去實施,對於較小的幼兒可盡量滿足其心理需求,以分享教育為主;隨著年齡的增長,可在滿足其心理需求的基礎上,逐漸教育其學會輪流玩、輪流使用。

如班上添置了新玩具、新圖書,幼兒都想玩、看,教師可引導幼兒想想在人多玩具少的情況下,如何都能玩到新玩具。如可採取先輪流玩的辦法,再由此過渡到謙讓。

在品德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責任

德育 培養學生責任 感中的幾點思考 陳江中心小學 陳麗軍二00五年一月 培養學生責任感中的幾點思考 常言道 責任重於泰山 今天在我們教育工作中,特別是我們面對的這些教育物件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由於父母的過分溺愛,容易養成依賴性強,意志力薄弱的性格,缺乏競爭意識和責任感。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學會學習 學會關...

中學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問題解決建議

摘要 近幾年來,部分中學生心理問題日益嚴重,思想自私狹隘,缺乏正確的價值追求,沒有社會責任感,自理能力 人際交往能力 承受挫折能力較差,甚至厭學 逃學等,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學校重視程度不夠,家長 學生認知模糊,教師教學方法缺乏創新等情況。結合近年來的教育經歷,提出應從加強學校重視程度,充分發揮教師作...

幼兒禮儀教育是幼兒園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

幼兒禮儀教育是幼兒園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幼兒園中加強文明禮儀教育,不僅是健全人格 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奠定人生基礎最佳開端的工作,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質,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為了推進和創新幼兒園的德育教育,提高幼兒的文明禮儀素養,為幼兒終生發展奠定良好的禮儀行為品質,形成乙個從善 從真 從美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