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與批判的藝術

2023-02-01 11:27:03 字數 1013 閱讀 5070

作者:馬斌斌

**:《民族學刊》2023年第06期

[摘要]人類學自學科發展之初,無論在學科視角還是方**上,都有跨學科的特點,其-中相關心理學知識的運用在許多優秀的民族誌作品中也多有體現。馬林諾夫斯基的作品中更是,尤以《兩性社會學: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之比較》為甚,但該書後的兩篇附錄所引發的深思更值得關注。

本文通過述評馬氏的《兩性社會學》、**和借鑑該書後的兩篇附錄來對人類學學科進行反思,從中展望人類學發展的前景。

[關鍵詞]人類學;反思;批判;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c912.4 文獻標碼:a 文章編號:1674-9391(2016)06-0022-06

一、馬林諾夫斯基和《兩性社會學: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之比較》

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2023年4月7日生於奧匈帝國統治下的波蘭克拉科夫。他的父母是波蘭人,而他本人是英國籍。2023年,18歲的馬氏進入傑格隆尼(jagelloni,an)大學讀物理學和數學,而他本人則對哲學感興趣。

2023年,他以全奧最優成績獲得物理學和數學博士學位,此時的馬氏對弗雷澤的名著《金枝》著迷,但還沒有投身人類學。取得博士學位後,馬氏前往德國遊學,在此期間師從馮特(wilhelm wundt)學習實驗心理學。而馮特曾以民眾心理學、集體意識和文化整體論等思想影響過法國的涂爾幹(e·durkheim)和美國的博厄斯(franz boas)。

在德國兩年的遊學經歷對馬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開始研究澳大利亞土著家族組織,後來的著作也都帶有心理學和經濟學色彩。2023年以後,馬氏在大英博物院和倫敦經濟學院做研究。當時做他老師的有英國第一位社會學教授(1907)霍布豪斯(l·t·hobhouse)、研究人類婚姻史並挑戰原始雜婚說的芬蘭籍社會學家韋斯特馬克(e·a·west,ermarck),還有研究大洋洲和非洲的人類學教授塞利格曼(c·g·seligmam)。

2023年,他發表《澳大利亞的土著家族》(英文)和《原始宗教與社會結構形態》(波蘭文)。前者因其科學方法而大受拉德克里夫-布朗的讚譽,後者則表現出馬氏對杜爾幹的宗教理論也曾有過深切的關注。在以後的幾年中,他前往田野地,開始在田野中寫作。

反思與批判

作者 任永澤 廣東教育 綜合 2013年第10期理想與現實的邏輯鴻溝,始終困擾著我們的行動與思考。在書本中我們接受的更多的是正面的 具有道德性的恆定法則或價值規範,而反觀實踐,面對的諸多事件卻與之出現了實然性偏差或錯位 理想之光黯淡,人文關懷缺失,民主權利缺席,而更多人為性 肆意性與不道德的行為卻充...

經驗學派與批判學派的區別比較

2007 07 06 06 40 17 作者 紫竹整理 考研網 經驗學派即美國傳統學派,批判學派即歐洲批判學派。研究目的 美國傳統學派 維護現行的社會制度傳播制度 為大眾傳播媒介充分實現政治 經濟 軍事功能服務 實用性 經驗性明顯。歐洲批判學派 從哲學 社會學質化分析角度 傳播與社會結構各要素之間的...

自我的困境近代主體性形上學之反思與批判

近二十年來,主體和主體性成了我國哲學界使用頻率極高的概念。與現代西方哲學竭力批判和解構主體概念相反,我國哲學界則是一片高揚主體之聲。此種狀況,耐人尋味。儘管人們以為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哲學概念,但哲學的基本概念卻不是可以任意使用的空洞符號,而是浸透了種種歷史內容和現實規定。在某種意義上,是概念決定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