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傳統的視野看鏡頭語言的保真性

2023-02-01 08:57:05 字數 934 閱讀 7381

作者:楊竣淇王晨

**:《電影評介》2023年第01期

從學術傳統的區分上看,電影理論,尤其是關於電影媒介的本體論問題,是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哲學傳統下進行的。但當代哲學中,相對於現象學、符號分析為主的歐陸哲學,分析哲學(analytic philosophy)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而由分析哲學作為理論支撐的電影理論也在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電影媒介的本質問題。作為與符號學相對的另一哲學傳統,分析哲學更為注重邏輯分析和實證論證,以之為支撐的電影本體論也追隨著哲學本身的發展,試圖通過認知心理學等實證科學的角度進入影像媒介,而非依靠符號的象徵與解釋對影像本身做另外的條件考察。

這種脫離解讀者本身知識立場,試圖從一般受眾的認識能力進行分析的方法也為傳統電影理論的侷限提供了新的路徑,同時也避免了傳統理論家創造性地構造文字,從而使得理論變得主觀化的問題。

而當回到鏡頭語言——這一電影構成的基本單元,我們就會發現,分析哲學與歐陸哲學視野下的對鏡頭語言的理解存在著分歧。而究其本源是關於鏡頭語言具有何種真之本質的分歧,這也就是關於鏡頭語言的保真性問題。

一、 想象的能指:歐陸哲學視野的鏡頭語言

正如黎萌在其《分析傳統下的電影研究:敘事、虛構與認知》中所言,歐陸傳統下的電影理論史,實際上是不同哲學方法的變化和延伸,是不同哲學理論對影像本身的再次解讀與重構:無論是索緒爾的符號學理論、弗洛伊德或拉康式的精神分析理論、甚至是西方馬克思主義中意識形態批評或如哈貝馬斯的後殖民理論[1],這都構成了一種理論解讀的方**構造本身。

在這一傳統之下,鏡頭語言的表達被看作是一種想象的虛構物——儘管依託於符號與語言,但也正如庫里肖夫實驗所啟示的那樣,通過鏡頭的蒙太奇,觀眾看到了符號之外「大攝影師」所塑造的意象和象徵意義。而這正是一種被賦予想象的能指。阿爾貝·拉費在其專著《電影邏輯》中所言:

敘事由乙個「畫面操縱者」、乙個「大攝影師」安排。[2]鏡頭語言的真實性是通過大攝影師,這個操作畫面的機制所賦予的,同時也是通過導演或剪輯者思想與鏡頭的內在關聯確定了其保真性。

哲學視野中的創新理念

阮青創新思想古已有之。創新作為乙個規範的學術概念,人們一般認為始於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 熊彼特。他於1912年出版 經濟發展理論 一書,主要是從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角度,技術創新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此後,創新概念受到廣泛的關注,創新實踐在各個領域廣泛開展,形成技術創新 管理創新 制度創新 金融...

從歷年的情況看

面對高考,如何幫助學生減壓 高考是每一位學子的必經之路,成功的進入大學之門是他們共同的夢想。在這乙個決定人生命運的關鍵時刻,怎能沒有壓力呢?但是在這乙個壓力與挑戰並存的時候,學生一定要有一套正確的應對之策。首先,要正確認識焦慮。焦慮是過分注重個人所做事情的後果而產生的緊張 擔憂的心理反應。適度焦慮能...

從現代化管理角度看,傳統庫存管理概念的缺陷

已經替代了傳統庫存粗放型管理方式,更大的提高了效率。那麼從現代化管理角度看,存在著哪些缺陷呢?傳統庫存管理的概念中,思想是以生產不間斷為核心,庫存管理是為生產服務的。庫存管理系統所做的只是發出訂單和催貨,或用定貨點法確定何時進行訂貨,或用經濟批量法確定每次訂貨的最佳批量。訂貨點法是一種安過去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