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理性視野下對「動物權利」的思考

2023-02-01 21:06:04 字數 1715 閱讀 2540

作者:王璐趙昆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2023年第01期摘要:「動物權利論」是西方環境倫理學中的重要理論之一,主張動物與人類一樣享有不可被剝奪的權利,應該得到人類的尊重和道德關懷。

在西方哲學史上,一直存在著有關「動物能否享有權利」的爭論,其中一部分哲學家認為動物不具有理性,只是被人利用的工具,只具有工具價值而不能享有權利。另一部分哲學家則認為動物具有同人類一樣的「理性」能力,因此與人類一樣平等地享有權利。從哲學的角度出發,權利的獲得始終與理性密切相關,而通過從本體論、認識論和實踐論三個角度對「理性」概念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動物並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理性」能力,因此動物不能夠享有權利。

動物權利論的提出,雖然使動物保護獲得了更多關注,卻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動物保護面臨的困難,而且動物權利論自身的實現過程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因此「動物權利論」的提出更多的只是一種口號上的意義。

關鍵詞:理性;權利;動物權利;動物保護

一、問題的提出

「動物權利論」是西方環境倫理學中的乙個重要理論,興起於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第三次環境保護運動之後。其基本觀點是:動物與人類一樣,享有不可被剝奪的權利,應該得到人類的尊重和保護,人與動物的關係也適用於原本只屬於人類之間的道德。

在今天,面對生態環境的惡化和生物多樣性的減少,人們對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關係進行了更加深人的思考,動物保護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對動物進行人道主義的保護,實現人與動物和諧共處也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識。「動物權利論」的提出雖然是以保護動物為出發點,但其合理性依舊引發了人們的深刻思考。

「動物能否享有權利」一直是西方哲學界思考的重要問題,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梳理思想史可以發現,西方哲學家以「理性」為出發點,認為理性能力是獲得權利的基本前提,由此形成了關於「動物能否享有權利」的兩種基本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動物不能夠享有權利,因為動物不具有理性能力。

在古希臘時期,哲學家們普遍支援這一觀點,亞里斯多德和斯多葛學派都將「理性」視為人類所特有的區別於動物的一種本質,只有「理性」的人類才具有自身的價值,才能夠享有權利,而不具有理性的動物則沒有權利可言。正如亞里斯多德所言「非理性的動物為人而存在的……大自然是為了人的緣故而創造了所有的動物。」[1]不具有理性的動物,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只是成為人類的工具,這就為人類利用動物提供了理論支撐。

中世紀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和近代唯理論哲學家笛卡爾繼承了古希臘哲學家的觀點,堅持動物不具有理性,且明確否定動物享有權利。他們認為動物只是供人類使用的工具,人類利用動物是正當的,動物沒有權利可言也無需得到人類的道德關懷。阿奎那直言利用動物是合法的,人類無需愛護動物——「動物是為人而存在的,它們沒有理性,與人不是同類;取用動物是合法的,博愛不涉及動物。

」[2]笛卡爾把人的肉體和不具有理性能力的動物比喻成機械運動的機器,認為機器是沒有權利可言的,而人類之所以能夠獲得權利,則是因為人類實現了肉體與理性靈魂的結合。笛卡爾進一步指出,即使動物擁有權利,也只不過是被人類利用的權利,人類對動物不負有道德責任。理性主義是康德道德哲學最鮮明的特徵,康德把理性視為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人作為理性存在物,能夠「為自己立法」——制定道德法則,人既是立法者也是守法者,既能制定道德法則又能自覺地遵守道德法則。

然而動物並不具有理性,既不能制定又無法自覺地服從道德法則,因而不能被納入到道德體系之中並享有道德權利。同時康德認為動物只具有作為手段的價值,因此人對動物只有間接的道德義務。但是由於人類對動物的態度會影響到人類之間交往的態度,因此人類應該友善地對待動物。

從亞里斯多德到康德,他們都把理性視為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人與動物的關係是目的與手段的關係,動物不具有理性,它們只是被人類利用的工具,並不能夠不享有權利。

關於西方哲學理性主義傳統的綜述

西方哲學中有兩大特點即形上學和理性主義。儘管西方哲學中並不是每一位哲學家都是理性主義者,不同時期的哲學家對於理性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但是理性主義卻是西方哲學的一大傳統。在西方傳統哲學的歷史中,理性主義非常重要的三個時期即古希臘哲學 近代哲學 德國古典哲學時期。一 古希臘時期 古希臘哲學被公認為西方哲學...

對現代經濟學理性假設的反思

經濟行為人的理性假設是現代經濟學體系構建的邏輯基礎。主流經濟學以完全理性作為其前提假設,並得出行為人可以在諸多決策方案中進行最優選擇的結論 但是,完全理性假設不僅在真實性方面存在缺陷,而且在邏輯推理上和實踐檢驗中都遭到質疑。實際上,行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理性假設是經濟學的重要前提之一,其內涵的界定直...

哲學解釋學視野下的道德教育

德青透褫 彭紅科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廣州 摘要 本文從哲學解釋學的視野 了理解和道德教育的關係,認為道德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理解活動,並從四個方面 提出道德教育應實現人對人的理解 扎根生活世界 生成道德智慧型 尊重價值多元的構想。關鍵詞 哲學解釋學 理解 道德 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