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建議教學案例反思

2023-01-29 09:15:05 字數 2364 閱讀 9473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二組課文中的《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好文章。特別在當前,更是對學生進行「熱愛藍色國土」教育的好教材。

全文圍繞題眼「富饒」展開,行文思路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構段句群典型且多樣,遣詞用語精確且具體。教學本課應充分抓住以上有利因素,做到兩個突破:突破句群語段中句子之間的結構特色和邏輯關係,使題眼具體化;突破句型句式的修辭特色和表意功能,揭示文中蘊含的深刻思想性。

同時,又要做到兩個突出:突出「大綱」要求的中年級以段的教學為重點;突出語文教學以語言訓練為重點。

一、整體抓要點,明確題意。

《富饒的西沙群島》,題目的中心詞「西沙群島」,即描寫表現的物件是西沙群島。然而,文中的題眼是「富饒」,從四個方面或詳或略,或明或隱地突出西沙群島的「富饒」。其中,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海防前哨,雖然一語帶過,非常簡略,但卻有著「富饒」的深刻底蘊:

在處於太平洋的「南海上」的一群島嶼,就顯示出交通咽喉的重要地位;作為海防前哨的南大門」,「英雄兒女日夜守衛著」,可見是關係到祖國安全的戰略重地。文中詳寫的兩部分,一是物產豐富,一是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內容,是直接明顯地突出題眼「富饒」,而風景優美的內容表面上看似乎與「富饒」無關,其實,作者除了直接寫出風景的美,還用讚美的語言描寫豐富的物產,在對海底的珊瑚、海參、大龍蝦,海浬的魚類,海灘上的貝殼、海龜,島上的海鳥的描寫中,隨時可見,無處不有美的表述。

二、縱向抓結構,理清脈絡。

縱觀全文,本文是總——分——總結構。第一自然段為概述,點出西沙群島具有海上交通的重要,國防戰略的重要,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等方面的優勢,所以「是個可愛的地方」,以「可愛」為總起部分。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是分述,是全文的重點部分。

就文章的結構脈絡而言,這部分是按進入群島的地點的變換,由上而下,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海面——海底——海中——海灘——島上五方面進行分說。就對總起概述的具體分述而言,這一部分的每一自然段都各自圍繞著乙個意思細說。文章的最後自然段,從內容上看,是順著前面具體的內容即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的延伸性總結,從結構上看,是第一自然段的一種後應,也作為全文的總結。

三、橫向抓句群,悟出規律。

段的訓練是中年級的訓練重點,憑藉本課句群種類多,結構典型的有利條件,進行句群結構的分析,讓學生認識其特徵,掌握由句子——句群——段落的組合規律,明確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培養學生讀書時,能利用句群判斷、理清文章脈絡,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作文時,採用各種句群的表意功能,寫好片斷。從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文中的第四自然段是總——分——總句群,屬總分句群的一種。總分句群是表達乙個意思時,採用總解說和分開說相結合的一種方法。總解說給人整體印象,分開說讓人信服,加深印象。

這種句群,總說句是句群中心意思所在,分開說的句子都是對準總說的句子展開的,其形式有先總後分,先分後總,總分總,分總分等,分句間用分號隔開。全文的段落安排也是總分總結構,是總分句群的放大和拓展。文中第

三、五自然段是並列句群。並列句群有時雖然是分別寫了不同的事物,但必須有一條暗線串著,即要同屬一定的意義範圍。如第一自然段,分別寫珊瑚、海參、大龍蝦,這些動物生活的地方同在海底。

第五自然段分別寫了貝殼和海龜,它們同在海灘上。文中第

二、六自然段是因果句群,因果句群是用來表達事物的產生、存在、發展、變化或消失的原因和結果的,兩部分必須是對應和統一的,要符合科學、邏輯、常理、客觀。其結構順序有先因後果和先果後因,句群有的有關聯詞在句首。運用因果句群說明道理、觀點、現象、情況,能讓人信服、清楚、明白。

四、點上抓語句,引導遷移。

1.把概括性句子寫具體。(1)「海灘上有許多美麗的貝殼,大的,小的,顏色不一,形狀多樣,真是千奇百怪,無所不有。」「海灘上有許多美麗的貝殼」是概括性的一句話,如果把它當作總述句,隨後從貝殼的大孝顏色、形狀、姿態等方面加以分述,句子就具體了。

(2)「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

」「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是靜態的概括的描寫,其後補充具體的顏色,並寫成動態,句中的「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就具體、形象得多了。

2.比喻,是本課用得最多的修辭。

教學比喻句不要只滿足認得什麼像什麼,而要引導學生準確地認識比喻義,這樣的教學才到位。如:「海底的岩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是形狀,而把「西沙群島」比喻成「南大門」,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是意義和作用。

3.運用誇張,可以生動、形象、深刻地表情達意。「西沙群島的海浬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教學時要指出:兩句都從「密度」的「高」進行誇張,說明數量的多。

同時,要告訴學生,誇張要注意可信的「度」。對以上重點句的教學,要講清特色,教給方法,引導靈活遷移,切不可只滿足於機械的模仿。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建議,富饒的西沙群島,希望對你有幫助!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案例

一 談話匯入 師 同學們喜歡旅遊嗎?生 眾答 喜歡。師 老師也很喜歡,旅遊不但可以使人心情愉快,還可以增長許多知識。今天老師也要當一回導遊,帶同學們去乙個地方。課件演示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師 它在我國的最南端,位於海南島的西南海面上,這就是我要帶大家去的地方 西沙群島。同學們想去嗎?生 眾答 想。師...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隨著祖國建設事業的發展,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 更加富饒。段的訓練是中年級的訓練重點。本堂課我憑藉本篇課文句群種類多,結構典型的有利條件,進行句群結構的分析,讓學生認識其特徵,掌握由句子 句群 段落的組合規律,明確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培養學生讀書時,能利用句群判斷 理清文章脈絡,加深對課文內...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富饒的西沙群島 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 具體 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 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好文章。特別在當前,更是對學生進行 熱愛藍色國土 教育的好教材。全文圍繞題眼 富饒 展開,行文思路條理清晰 結構嚴謹,構段句群典型且多樣,遣詞用語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