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法在物理學習中的秒用

2023-01-28 17:57:04 字數 1475 閱讀 5572

當老師上完一節課後,問同學們有什麼問題,許多同學往往提不出問題,這說明他們的學習還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學問學問,要學要問,明代陳獻章說得好:「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

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質疑。現介紹在物理學習中質疑思維的幾種方法。

一、因果法

在學習物理過程中,見到一種現象,要習慣於問一問它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例如:冬天人們撥出來的氣為什麼是「白氣」?

井水為什麼會「冬暖夏涼」?燈泡的鎢絲斷了,搭上後為什麼會比以前更亮?對這些現象,都值得分析它們的原因。

二、對比法

在學習中,比較同一物體的不同部分或不同物體,不同現象之間的異同,比較互相矛盾的解釋,說法,理論,常常能發掘出具有科學創見的問題。例如:為什麼說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物體運動的原因?

手摸鐵塊和木塊,為什麼感覺到的冷熱程度不同?

三、變化法

物理問題和物理實驗都有一定的條件限制,此時可思考:如果某些條件發生了改變,會產生什麼樣的情況和結果。例如:

實心鐵球放入水中會沉入水底,如果鐵球是空心的,它能夠懸浮或漂浮嗎?又如:用一條細線將一根鋁絲吊起,使之處於水平平衡狀態,然後將鋁絲的一側彎曲,它是繼續保持水平,還是發生傾斜?

四、遷移法

學習新知識時,要善於聯絡相關的舊知識,從中提煉出值得**的、能夠遷移知識的新問題。例如,槓桿和輪軸都是簡單機械,在學習輪軸知識時,可思考;當槓桿的動力臂是阻力管的n倍時,動力f和物重g的關係是f=g/n,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s和物體移動的距離h的關係是s=nh,槓桿做功為w=fs=gh;若輪軸的輪半徑是軸半徑的n倍時,是否也符合上述關係式?

五、反問法

對正面的問題要善於反向思維,即思考正命題成立,其逆命題是否也成立?例如: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入射角大於折射角;反之,光從水中射入空氣,情況又會怎樣?

六、推廣法

對從某種特殊情況下總結出來的規律,要思考把它推廣到一般情況下還是否成立?從而認識到這個規律是具有普遍性,還是只適用於某些特殊情況。例如,溫度計中的刻度是均勻的,所有測量儀器的刻度都是均勻的嗎?

為什麼有的測量儀器(量杯,比重計)刻度不均勻?又如,在電學中為什麼純電阻電路中用電器放出的熱量q可用公式q=uit或q=(u2/r)t計算,而在非純電阻電路(含電動機)中用電器放出的熱量,卻不能用上述公式計算?

七、驗證法

通過推理得出的結論,要思考能否設計實驗加以檢驗;反過來,從實驗中發現的規律,要思考能否從理論上加以論證,例如:通過計算推理可知,當滑輪組用n段繩子吊著重力為g的物體時,由於每段繩上的力相等,即f=g/n(不計滑輪重,繩重和滑輪軸摩擦),此時你可設計驗證性實驗檢驗這個結論的正確性。

八、極端法

在通常情況下出現的現象和得到的規律,你可以將它推廣到極端,看是否還會出現和成立,會不會出現新的問題。例如:光從光密媒質射入光疏媒質時,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當入射角增大到90°時,會出現什麼現象?

心理學研究表明:能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難,要求更高。質疑的方法還有很多,學會質疑,就能從更深層次上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在物理教學中運用物理學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摘要 本文結合中學物理教學的實際,提出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運用物理學史為物理教學服務,達到寓史於教,史教相容 並從激發學習興趣,開闊物理思路,傳授科學方法,構建物理史畫卷等方面,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適當運用物理學史知識的意義和作用,關鍵詞 激發運用傳授構建興趣思維方法 中圖分類號 g426 文獻標識碼 a ...

物理學習的總結

一 知識的綜合 惰性是人類的弱點之一,人人都有惰性,這在初中學生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 初中時期的科目多,課時多,相對要讓學生掌握 吸收的知識也多,學生們大部分時間都處在負荷執行狀態,惰性就顯而易見。如果教師能幫助他們完成一些任務,幫他們減輕一些負擔,他們就會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消化 理解,並對教師抱有感...

反思式教學在物理學中的應用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有新的教育理念來豐富我們的頭腦,來歷練我們知識傳承的底蘊,來靈活我們培養人才的形式,來成就我們教書育人的偉業。為了實踐 推進 研究新課程,我校經常組織新教材觀摩課的教研活動,還有針對新教材的集體備課,針對新的教學方式的研討 反思等。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學反思,我認為它對我們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