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手指教學反思

2023-01-28 17:18:03 字數 1579 閱讀 7973

這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乙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

最後闡明了乙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乙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認識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手指帶給我們的啟示,了解作者採用的表達方法。

本節課圍繞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詮釋句子。

1.拿筆的時候,全靠它推動筆桿;遇到危險的事,都要由他去試探或冒險;穢物、毒物、烈物,他接觸得最多;刀傷、燙傷、軋傷、咬傷,他消受的機會最多。

這句話是對食指的描寫,運用了排比的句式,寫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奮賣力、敢於探險、不怕犧牲的性格特徵。

2.他永遠不受外物衝撞,所以曲線優美,處處顯示著養尊處優。

中指所處的獨特位置,受到無名指和食指的保護,所以才有「曲線優美」的姿態,「養尊處優」的性格。這裡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寥寥幾筆,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態和高傲的特點。

3.舞蹈演員的手指不是常作蘭花狀嗎?這兩根手指正是這朵蘭花中最優美的兩瓣。

作者運用設問的句式,強調了舞蹈演員的手指常作蘭花狀,這蘭花狀的姿態是優美的,而無名指和小指則是最優美的。

4.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乙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這句以手指的全體比喻人的全體,闡明「團結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達的主旨。可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體會這句話蘊含的道理。

二、體會作五指特點,表達方法。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進行整體理解。了解課文主要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態和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乙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點的句段,進行重點體會。如,描寫「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一段話,先指導學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狀(姿態)特點──不美。具體表現為:

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從體形、頭形、構造三方面進行描寫,大拇指鮮明的形象躍然紙上。然後用關聯詞「但」一轉,寫他在五指中,卻是最能吃苦的。

具體描寫了拉胡琴、水噴出來、血要流出來時他「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的表現,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特點。了解了這段話的基本意思,再引導學生體會寫法,畫出寫大拇指形狀和寫「吃苦」的句子,體會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進行描寫,重點體會排比句式的表達作用。

不足之處:對於略讀課文,雖然設計的時候力爭讓課堂粗放些,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圍繞語言文字感悟較多,總覺得學生理解不到位,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導致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公升。而對於寫法教學,也沒有做到滲透潤無聲的境界。

如果我再重新來上這節課,我會這樣做:可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體會這組課文表達感悟的方法。《桃花心木》《手指》是在文末或文中直接表達作者的感悟,以直接表白的方法,給人以啟示。

《匆匆》《頂碗少年》是將說明的道理蘊含在文章之中,使人從中受到啟迪。

手指教學反思

手指 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乙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後闡明了乙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乙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 美醜之分了 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

《手指》教學 反思

豐子愷先生的散文 手指 具有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採取了這樣的步驟進行教學。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因為是略讀課文,首先讓學生自己去閱讀,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從而了解課文大意,初步了解課文是寫的五根手指的形狀 作用,能初步明白單純強調個人的作用不利於集體之間的...

《手指》教學設計

六 回顧學習目標,談談本節課的收穫 黃埔區廟頭學校張裕娣 教學目標 1 借助詞典 聯絡上下文,理解 堂皇 附庸 養尊處優 等詞語。2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了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教學重難點 了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領悟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