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器的認識和使用教學反思

2023-01-28 12:30:03 字數 1235 閱讀 1870

寧安市海浪鎮中心小學劉言江

計算器對於每個學生來說並不陌生,為了使本節課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我在本節課中設計了讓學生自己介紹計算器的按鍵及功能,教師做補充的環節,把本節課的重點放在價值與應用上。具體做法如下:

1、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實際出發。

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要關注學生的個人知識和直接經驗」。在設計教案之前,我對本班的學生(55人)進行了調查,其中只有5人未用過計算器,其他學生都會使用計算器。有的是家長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計算器按按就會了,所以用計算器計算對學生來說並不難。

2、巧妙安排,體驗計算器的好處。

如何讓學生體會用計算器的好處 ,我設計乙個數目較大的計算(統計表求合計)。在沒有提示的情況下,學生有的用筆算,有的用計算器算,在匯報時對兩種方法我都呈現其計算過程。能主動用計算器計算的學生選擇計算工具的能力較強,很有成就感;而用豎式累加的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能正確計算也顯示了其較強的計算能力。

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和交流,自然發現了用計算器計算的好處──快捷、準確,為今後合理選擇計算方法做了有效的鋪墊。

3、滲透解決問題的策略。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本節課實踐應用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計算方法有口算、筆算、簡算、估算、計算器算,根據不同的情況合理選擇計算方法。課堂設計較大膽,出示4個情景後讓學生任選兩個感興趣的問題在小組內解決。

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學生由於剛學完計算器,所以很多學生都選用計算器算。在匯報中,當有的學生指出第二題口算更好時,學生們恍然大悟。於是有的學生說第三題可以估算,第一題還可以用簡便演算法。

體現了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滲透了解決問題的策略。

4、反思與教學相結合。

我在學生用計算器和筆算兩種方法後,設計了反思內容:請同學們反思在解決這個問題時用哪種計算方法好?為什麼?

通過這樣的反思使學生體會到計算器的簡便準確,同時引導學生會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第二個反思時機是,讓學生解決四個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學生剛學完計算器這一計算工具,多數學生都用計算器計算,在反饋時有些學生提出較小的數可以口算,大約花多少錢時可以估算,其他同學也受到啟發。以往的教學到此就結束了,但此時,我安排反思環節──聽了同學們的發言,請你反思一下:

通過解決這些問題你對使用計算器有了什麼新的認識?學生有的說:在生活中不僅可以用計算器計算,還可以用口算、估算、巧算。

還有的學生說:我認為較大的數用計算器算,較小的數可以口算很快,當生活中不需要準確值時可以估算。學生通過反思收穫很大,相信在將來的計算中學生會合理選擇計算方法。

計算器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是讓學生感受在什麼樣的問題情境下可以使用計算器。主要目的,一是進行較數值較大的計算,二是用於探索一些和計算有關的規律。教學旨在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 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幾點想法 1 從學生實際出發,讓學生在 玩 中初步認識計算器上的一些常用的功能鍵.在設...

《用計算器計算》教學反思

一 學生主體,從學生實際出發。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要關注學生的個人知識和直接經驗 在設計教案之前,我對班裡的學生進行了調查,學生都會使用計算器。有的是家長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計算器按按就會了,所以用計算器計算對學生來說並不難。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我在本節課中設計了讓學生自己介紹計算器的按鍵及功能...

01計算器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是讓學生感受在什麼樣的問題情境下可以使用計算器。主要目的,一是進行數值較大的計算,二是用於探索一些和計算有關的規律。教學旨在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 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我的幾點做法 1.從學生實際出發,讓學生在 玩 中初步認識計算器上的一些常用的功能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