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動手做數學讓學生放飛思維的翅膀語文

2023-01-28 08:09:03 字數 4643 閱讀 8782

動手做數學讓學生放飛思維的翅膀

作者:佚名

:動手「做」數學是蘇教版教材的主要特點,更是教材的乙個亮點,在學習數學中,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思考,探索,主動獲取數學知識,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可以有效地實現《標準》提出的「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四方面的課程總目標。本人在平時教學中,也注重讓學生動手「做」數學,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很牢固,學習興趣大大提高。

:「做」數學數學試驗動手實踐

一、動手「做」數學的依據

1、建構主義認知理論

建構主義認知理論認為,學習不應被看成是對於教師所授予的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學習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的建構活動,即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構造意義。要採用全新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動手「做」數學教學形式由灌輸變為主動建構,應該說是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學模式。真正意義上的「數學活動」是引導學生「做」數學。

2、《課程標準》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有效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在數學思維活動的參與下,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的探索、研究活動,讓學生在實驗與操作活動的過程中理解數學、學會數學。讓學生借助有實際意義的工具為中介的「做」,來獲得知識。

二、動手「做」數學的實踐

1、充分挖掘教材上「做」數學的資源。

(1)蘇教版教材專門設定了引導學生做數學的欄目——「數學實驗室」引導學生通過「做」數學感受數學,探索知識和結論,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

(2)教材設定的「數學活動」和「課題學習」等欄目,為學生提供了較多的「做」數學的機會,例如,八年級上冊共安排了6課時的「數學活動」;「利用軸對稱圖形設計圖形」是這冊中非常好的「課題學習」,「數學活動」和「課題學習」的設計突出「動」和「用」兩個字,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識的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絡,獲得「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體驗。

(3)教材的各章節的教學內容,較多地採用「學生『做』——在做中感受和體驗——主動獲取數學知識」的呈現,在學生通過「做」獲得感受的基礎上,揭示具體「事例」的教學本質,然後再明晰有關知識。

(4)在各章節也設計了一些簡單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做(操作、試驗等)去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本章的興趣。

因此,教師要利用好教材資源,引導學生「做」數學,不要為了多講幾道題目,而吝嗇時間讓學生動手去做。比如:在教「用正多邊形拼地板」一課時,我讓學生做了各種正多邊形的紙片若干,學生分組動手探索哪幾種正多邊形能夠拼成地板,小組合作學習後,一般都能夠歸納總結得出正多邊形拼地板的規律。

課後作業中有二道思考題:(1)「用全等的五邊形能鑲嵌平面嗎?」,(2)設等邊三角形與正方形的邊長都相等,用等邊三角形與正方形的組合能鑲嵌平面嗎?

其它兩種正多邊形也能組合鑲嵌成平面嗎?並且畫出拼圖。而對「其它兩種正多邊形也能組合鑲嵌成平面嗎?

」卻不能給出正確的回答,這確實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即使給出正確的回答,但要說明理由卻是很困難的。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有十幾個學生不但給出了正確的回答,而且還說明了理由。

再如在《梯形中位線》的教學中,我開展這樣的數學合作學習活動:畫一畫、量一量、說一說,(嘗試、實踐、操作)要求每小組任意畫乙個梯形abcd,作出它的一條中位線mn,並作出如下過渡:由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可知:

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於第三邊,並且等於它的一半。那麼梯形中位線mn與上下底bc、ad會有什麼樣的關係呢?通過下面的實驗活動,從位置和數量關係的兩個方面進行**,然後給每個小組發一張實驗活動表(見表)

表:梯中位線實驗活動卡

這樣,學生對數學課堂活動的目的性及活動的結構都有清晰的認識,使得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並取得良好的效果,進而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對梯形的中位線及其性質掌握比較好,而且記憶深刻。

2、挖掘生活中問題,讓學生真正意義上「做」數學

例如,學校每年要舉行運動會,運動會場地可組織學生來畫。跑道的線寬、道寬的尺寸一般都有規定的標準,當100m、200m、400m、800m等跑步專案終點位置確定時,其起點位置如何確定?相應的每跑道的前伸數怎樣確定?

標槍、鉛球、鐵餅場地怎樣畫?相應的角度怎樣確定?這些應用到的數學知識雖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並不簡單。

通過教師的指導,使學生領悟到跑道上也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

再如:在一次數學活動課,老師組織學生到野外測量乙個池塘的寬度(即圖中a、b間的距離)。例案:

在a處測出∠bae=900,並在射線ae上的適當位置取點c,量出ac、bc的長度;運用勾股定理,得ab2=ac2+bc2。請學生給出其他的測量方案(要求畫出測量示意圖,並簡要說明測量方法和計算依據)。

這樣,通過學生的主體參與,使學生親自體驗到了思維加工的過程,強化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激勵學生多把數學知識應用於生活;教師通過實驗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更大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把實驗操作與思維聯絡起來,就可讓實驗操作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源泉,就可通過實驗操作使學生對新知識「再發現」。

3、利用網路等先進工具,激發學生動手「做」數學

學生很喜歡電腦課,於是在學習「勾股定理」後,我布置學生作業為:

(1)上internet查閱有關資料,收集整理驗證勾股定理的各種方法。

(2)尋找勾股數,發現勾股數有什麼規律?

(3)閱讀有關書籍或查閱資料,了解有關勾股定理的歷史。

(4)收集生活中應用勾股定理的例子。

學生興趣很高,第二天,有很多學生將探索研究的成果寫成小**,我從中選出了十篇優秀的作業、小**在全班進行表揚和交流,這樣,更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在後來有很多學生在電腦課上學會了幾何畫板知識,他們對平面幾何知識學的如痴如醉。

4、通過數學實驗為學生提供動手機會,讓學生的思維在「做」中得到生花。

在開展數學實驗的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以數學家的身份去觀察、實驗、分析、猜想、歸納、發現數學,使數學教學成為再創造、再發現的教學。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因此,可以說數學實驗是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源泉。

由於數學理論的抽象性,通常都以某種「直觀」的想法為背景,作為教師,就應該通過數學實驗,把這種直觀的背景顯現出來,幫助學生抓住其本質,了解它的變形和發展及與其它問題的聯絡。例如,你能把一張三角形紙片剪成兩個三角形,使它們恰好相似嗎?教師就可通過實驗——剪紙活動,使學生領悟其本質.這一問題引發學生兩點思考:

一是能不能剪;二是若能的話,如何剪。學生一般會先從特殊三角形入手,能迅速給出解決。通過剪紙這一直觀形象的實驗來闡述抽象的數學內容,這在教材中是很多的,如「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等腰多角形性質定理」、「直角三角形斜邊中線等於斜邊的一半」及「勾股定理」等等,通過這些實驗操作,一方面使學生能更深入、更紮實地掌握數學知識;另一方面,也使他們的思維方式不會犯浮誇和刻板的毛病,又能準確抓住事物的本質,提出符合實際的有創新的看法。

教學實踐表明,以「數學實驗」活動為核心的數學教學,為學生們提供了主體參與,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勇於創新的學習環境;擴充套件了獲取知識的空間,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得以加強,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以提高,數學實驗對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5、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是「做」數學的有效的重要保證。

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智慧型是從動手開始的,只有親自經歷艱辛的探索實踐活動,才能使大腦變得更加聰慧,更有創造活力。」動手實踐是培養創新意識的有效方法。

在教學中,我注意提供各種機會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特別是注意多提供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拼一拼、擺一擺、剪一剪的活動中,調動多種感官,不吝嗇時間,啟迪學生思維和智慧型,使學生萌生創新慾望,促進學生創新發展。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時,我先讓學生用借助量角器量出三角形的內角各有多少度?這時,我鼓勵學生:

同學們,你能不用量角器就可以量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嗎?一石激起千斤浪,同學們積極行動起來,個個情緒激揚,積極思考,另闢蹊徑,過了沒多久,乙個個可愛的小手舉起來,有不少同學把三角形的三個角剪下來拼成乙個平角就是180度,有的是利用正方形或長方形沿著對角線對折剪開成兩個三角形,根據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內角和是360度,就可以知道其中乙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我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動手去「做」數學,因為學生在「做」數學的實踐中遇到的障礙會促使他們主動地、積極地開動腦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這種知識和方法學生一旦掌握,是不需要再鞏固、再強化,是學生終身難忘的。所以教師講課,決不能包辦代替,而要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師範讀的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採用範讀,讓幼兒學習、模仿。如領讀,我讀一句,讓幼兒讀一句,邊讀邊記;第二通讀,我大聲讀,我大聲讀,幼兒小聲讀,邊學邊仿;第三賞讀,我借用錄好配朗讀磁帶,一邊放錄音,一邊幼兒反覆傾聽,在反覆傾聽中體驗、品味。

這個工作可讓學生分組負責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週一換。要求學生抽空抄錄並且閱讀成誦。其目的在於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愛生活,所以內容要盡量廣泛一些,可以分為人生、價值、理想、學習、成長、責任、友誼、愛心、探索、環保等多方面。

」這句名言突出了「做」的重要性,深刻地揭示了「探求的意義在於經歷」。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多提供讓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多創造讓學生在「做」中學的條件,讓他們放飛思維的翅膀,在數學天空中快樂的翱翔。

讓學生主動地「做數學」

正當大家困惑不解時,陶老先生後退幾步讓雞吃公尺,結果雞很快吃了起來。聯想我們的數學教學,感觸很深。我們常常抱怨學生不肯學,那是因為他們成天在被動地記數學 背數學 練數學 考數學,而不是主動地 做數學 課標的出台,指明了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前進方向。於是,如何組織教學,怎樣體現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怎...

一年級數學下冊動手做 三 教案北師大版

動手做 三 教學內容 課時1課時 欣賞與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設計圖案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和圓。2.發展動手操作能力 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3.培養欣賞能力,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教學重點 理解正方形 長方形和三角形的特點。教學難點 創作圖案。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課...

「做數學」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積極主動全程參與教學過程的是當前教改的核心問題.在課堂上我們要為學生提供更多 做 數學的機會,把孩子從被動的 學數學 轉化到積極主動的 做數學 當中.下面就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談談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 創設問題情境,誘導學生主動 做數學 創設良好的情境是激發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