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一袋空氣》教學設計

2023-01-27 21:09:04 字數 3332 閱讀 8832

天津市和平區萬全小學劉樹鑫

【教材簡析】

本課是一年級《我們周圍的物體》單元的第七課,也是本單元的最後一課,要求學生能運用前面學到的**方法對空氣進行初步的研究。使學生發展自己在認識物體方面的能力,從而進一步建立科學**的信心,激發學生對物質世界研究的興趣。

本課的學習主要分為三個活動:1.收集一袋空氣,並進行觀察;2.將空氣與水和木塊進行比較;3.記錄空氣的特徵,並描述自己所**的過程。通過三個活動,一方面使學生認識空氣的特徵,另一方面使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科學觀察、描述、記錄的方法,為今後繼續研究物體打下基礎。

【學生分析】

經過本單元前6課的學習,學生從關注周圍的物體開始,逐漸學會用適當的詞彙描述周圍的事物,逐漸形成描述物體特徵的能力,形成了對物體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已經學會了對物體輕重、形狀等屬性的描述,在本單元卡站了對水這一物質的**,掌握了通過比較認識物體特徵的研究方法。本課將試著讓學生用已經學過的研究方法,用科學詞彙從不同方面描述另一類物體「空氣」的特徵。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空氣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氣體。

2.與木塊、水相比,空氣有許多不同的特徵,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徵。

科學**目標

1.進一步運用感官,通過對比的方法研究空氣的特徵。

2.空氣的一些特徵是可以被觀察和描述的。

科學態度目標

1.發展學生對**物質世界的興趣。

2.意識到可以利用所學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空氣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

【教學重難點】

重點:空氣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氣體。與其他物體相比有不同的特徵,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徵。

難點:通過本課的研究使學生認識到雖然空氣是看不見的,但是課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器材準備】

學生準備:透明塑膠袋、扎塑膠袋的皮筋、透明燒杯或塑料杯、學生活動手冊等。

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班級記錄單(用於單元知識總結)。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匯入:回想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憶,總結出利用感官或借助一些簡單的工具進行對比觀察的方法。

2.提問:回憶一下,在本單元中我們學過哪些描述物體特徵的科學詞彙?

(教師出示前面幾節課的班級記錄單)

設計意圖:用曾經在本單元中學過的描述物體特徵的科學詞彙,如顏色、氣味、輕重、形狀、是否透明、是否流動等來研究今天的主題——空氣。

二、探索

(一)指導學生收集一袋空氣,並進行觀察。

(教師出示乙個空燒杯或乙個空玻璃杯,讓學生觀察)

1.提問:老師的玻璃杯中有什麼呀?真的什麼都沒有嗎?再想一想。

設計意圖:用身邊的事物對學生的前概念進行探查,同時引發學生深入思考。

2.教師引導:你們真聰明!杯子裡面不是空的,裡邊盛滿了空氣。

(板書:空氣)

設計意圖: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讓他們知道空氣雖然是看不見、總被我們忽略的,但我們的周圍充滿空氣,我們離不開空氣。

3.教師提問:你認為空氣是什麼樣的?今天我們就用本單元學過的方法認識它吧!(引導學生說出「空氣是看不見的」「摸不著的」「很輕」……)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步步引導,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4.提問。

(1)要想研究空氣,你有什麼好方法嗎?

設計意圖:首先使學生意識到研究需要有明確的方法(但這個問題比較籠統,只是為了讓學生有乙個初步的印象),用提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同時在學生交流過程中,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表達習慣和傾聽習慣。

(2)空氣在空中我們怎麼研究呢?

設計意圖:將問題縮小,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

(3)我們想一想用什麼辦法可以把它「逮」住呢?

設計意圖:問題更加具體!通過交流,使學生的思維更有指向性,便於實現學習目標。

(4)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塑膠袋兒,看一看、想一想,你有好的辦法了嗎?

設計意圖:問題指向到乙個具體的方法。使學生的研究落實。

(5)我們「逮」到了空氣,你將怎樣用學過的方法去觀察空氣的特徵?

設計意圖:研究材料的問題已經解決,下邊的問題指向我們研究的目標——觀察空氣的特徵。

(二)指導學生將空氣與水和木塊進行比較;

1.提問.

(1)可以用什麼感官來觀察空氣?

學生可能會想到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用眼睛「看顏色」「形狀」「是否透明」用鼻子「聞」等。

(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在黑板上貼:眼睛、鼻子、手,同時進行聞和摸的安全教育)

(2)引導:本單元我們曾經研究過什麼物體呀?

設計意圖:用問題引導的方式,使學生回憶之前研究過的專項——「水」。也暗暗地提示學生回憶研究水時用的研究方法。

(3)大家還記得,水有哪些特徵嗎?

設計意圖:問題具有直接指向性,讓學生思考「水專題」的研究方法。

(4)我們從哪些方面描述了水的特徵?

(5)我們研究水的時候,是將水與哪些物品進行比較研究的?

(6)現在,你能把空氣與水和木塊,再進行比較研究嗎?看一看它們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交流觀察到的資訊,教師板書記錄學生的發現。

設計意圖:通過空氣與水和木塊的比較研究,引導學生重點關注空氣的流動性、沒有固定的形狀。教師要用關鍵詞,將補充的方法呈現在班級記錄單上。

2.描述並記錄空氣的特徵.

(1)提問:還記得在第一課和第五課的時候,我們使用過的記錄單嗎?

設計意圖:記錄單的再現,使學生對本單元的研究方法進行了回顧。經歷從木塊到水,再到空氣的科學觀察歷程,初步感受科學觀察的方法。繼續加強培養說和聽的習慣。

(2)小組內討論,怎樣描述空氣的特徵。

(3)說一說:你是通過什麼方法觀察到這些特徵的?

學生:「用眼睛觀察空氣是透明的、無色的、跟水是一樣的」 「跟水對比,水是流動的,開啟袋子,空氣就跑了,說明空氣也是流動的」等。

(4)班級集體論證:「空氣有什麼特徵」「我們是怎麼知道的」

學生:「我看見這袋空氣是透明的,跟水一樣」「我聞不到空氣的氣味」「我摸不著空氣」等。

設計意圖:這是對本節課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的總結。

(5)提問:「在本單元中,我們從哪些方面認識了物體」「可以用哪些詞彙描述它們的特徵」

設計意圖: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分類描述。在組織學生討論的同時,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補充班級記錄單。

這節課也是本單元的小結課,學生將回顧他們在本單元的研究活動,總結採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和如何描述物體的特徵。在本單元,學生主要是通過對物體進行觀察和比較,學會從不同的方面、多個外部特徵對物體進行描述。

三、小結

同學們在課堂上表現得很棒,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空氣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氣體,我們還學習了科學的觀察方法。希望同學們今後能用今天所學到的方法去觀察其他的物體。

【板書設計】

空氣無色

無味透明氣體

認識一袋空氣

7.認識一袋空氣 教學設計 三窯完小原育鋒 教材簡析 認識一袋空氣 是教科版一年級科學下冊 我們周圍的物體 單元第7課。這是本單元的最後一課,要求學生能運用前面的 方法對一袋空氣進行初步的研究,發展自己在物體方面的認識,從而進一步建立科學 的信心,激發對物質世界研究的興趣。本課的研究主題是 描述一袋...

認識空氣教學設計

課題教學目標 認識空氣 教學設計科學 目標 年級三年級 1 能獨立用正確的方法收集空氣。2 能用不同的方法收集空氣。3 能用感官感知並描述空氣的特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能感受到小組同學共同 的好處,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科學知識目標 能具體說出空氣具備的基本物理性質。教學重 難點 知道我們周圍到處...

認識空氣教學反思

12 認識空氣 教學反思 東關小學葛舒琴 本週的教學內容是冀教版三年級科學上冊中的 認識空氣 是引導學生 空氣這種自然物質的開門課,本課的教學設計力圖通過引領學生經歷初步認識空氣 實驗觀察空氣 對比認識空氣等 活動,運用已經學到的用多種感官和方法觀察事物性質的基礎上,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感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