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一理解與闡釋

2023-01-25 05:33:03 字數 4448 閱讀 5223

高考現代文閱讀專題一理解與闡釋

考點連線

這一部分主要複習高考現代文閱讀中的兩個知識點:①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②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的含意。其中的「理解」還包含了「闡釋」的要求,即:

在選擇題中能對詞、句含義的闡釋做出正確的判斷;在表述題中能對詞、句的含義做出準確的闡釋。

應該明確的是,詞、句是相對於段、章而言的語言單位;在文章中,詞語和句子都存在於文段、文章這一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並與之構成了有機的語義聯絡。因此,要理解和闡釋詞語和句子在文章中意思,除了要對這些詞語和句子進行深入的分析和體悟外,還應當把它們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明確它們與上下文的語義聯絡,利用上下文的語境來幫助我們正確理解和闡釋它們。

竅門點選

先談理解。

具體地說,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包括:

①理解與寫作物件或文章主旨密切相關的詞語(概念)的內涵;

②理解指代詞和具有指代作用的詞語在文中的指代義;

③理解同義詞或近義詞在文中含義的差別;

④理解詞語在文中被臨時賦予的特殊含義和深層意義。

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的含意包括:

①理解能提示文章主旨的句子;

②理解對文脈的推進與轉接有關鍵作用的句子;

③理解內涵較為豐富深刻的句子;

④理解形象而又含蓄婉轉的句子。

對這些詞語或句子在文章中的意思,要利用上下文的語境來進行正確理解和闡釋,「前後勾聯」、「表裡參驗」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所謂「前後勾聯」,是指根據文章整體性的原則,將上下文勾聯一起,從文章主旨、相關的內容和表達的目的與技巧等角度審視作者的遣詞用語,領會它的意義。

所謂「表裡參驗」,是指根據由表及裡的原則,根據作者遣詞用語的意圖,從語表含義進而仔細琢磨出作者所要表現的內在的深刻含義。

「前後勾聯、表裡參驗」強調的是,根據構成文章的諸因素之間有著既互相制約又互相推衍的特點,來實現文意的理解。例如:多義性詞語只有在語境中才能明確其具體的意義;語言在特定語境的運用中還可能產生臨時的情景意義;在前後不同的語境中,相同的表述可能含義不同,不同的表述也可能意思相同。

而這些,只有運用「前後勾聯、表裡參驗」方法,才能給予確切的解讀。

再談闡釋。

與闡釋相關的是語言轉換。在選擇題中,命題人將文字的內容轉換為與文字不同的語言表述,提供給考生辨別其正誤;表述題中,如何根據命題的要求,從文字中的相關表述,到形成答卷中的語言,也是語言轉換的操作。因此,我們要在解題訓練中加強「語言轉換」能力的訓練。

在語言轉換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三種語言:

①題幹中命題者的語言,屬於指令性語言,是閱讀與解答的依據;

②文字語言,是我們應該準確理解和深入體悟的;

③答題語言,這種語言有時候是直接取自閱讀文字,有時是應試者根據命題者的指令,感知文字語言所表達的資訊,然後或對語言進行加工重組,或用我們自己的語言準確表達。

從文字到答卷的語言轉換,往往包括這三個方面:①具體的能加以概括,②抽象的能加以闡發,③含蓄的能加以解說。

而實現語言的準確轉換,「以文解文」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思路。「以文解文」根據構成文章的諸因素之間有著既互相制約又互相闡釋的特點,可以分為:

①同樣的意思在一篇文章的不同地方運用不同的語句形式加以表述,這「不同的語句」之間就存在「互解」關係,這是「同義互解」。

②文章的語義上下連貫,相遞相承。梳理上下文的語脈,從上下文的邏輯聯絡中推斷其內容,這是「連義互解」。

③比喻、襯托、對比等手法的運用,常用以闡釋或強調它的主旨句,並與主旨句構成主賓關係。要理解主旨句,可以依據對這些「賓句」的解讀,要理解這些「賓句」,可以依據對主旨句的解讀,這是「賓主互解」。

④還有「虛實互解」。「虛」和「實」是相對的: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為實,假託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抽象為虛;顯者為實,隱者為虛;當前為實,未來為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寫文章的人常常以實證虛或以虛證實,乃至以虛代實,因而也就構成了「虛實互解」的關係。

如果推衍開來,還有許多「互解」關係。利用這種「互解」關係尋找解題的相關資訊,再依據命題的意圖和答題的要求進行語言轉換,做出符合命題意圖的回答並不困難。

範例解剖

例1(福建高考試題)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試題。

(節選原文第

一、二段)磁共振現象為成像技術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路:將人體置於特殊磁場中,用無線電射頻脈衝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並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頻脈衝後,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訊號,並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被人體外的接收器收錄,經電子計算機處理獲得影象。

許多原子核的運動類似「自旋體」,不停地以一定的頻率自旋。如果把物體放置磁場,原子核可以在磁場中旋轉。磁場的強度和方向,決定原子核旋轉的頻率和方向。

在磁場旋轉的原子核有乙個特點,即可以吸收頻率與旋轉頻率相同的電磁波,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當原子核恢復原狀時,就會把多餘的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釋放出來;用適當的電磁波照射它,然後分析它釋放的電磁波,就可以得知構成這一物體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種類,據此繪製物體內部精確的立體影象。

7.對「無線電射頻脈衝」在磁共振成像技術中的作用,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a.它在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時,能引起氫原子核在磁場中旋轉,導致原子核旋轉頻率的改變和共振的產生,同時吸收能量。

b.它在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時,能引起氫原子核在磁場中旋轉,導致原子核旋轉頻率的改變和射電訊號的發出,同時釋放能量。

c.它能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並吸收能量,停止後,氫原子核會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訊號並釋放能量。

d.它能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和能量變化,停止後,射頻脈衝會按特定頻率把射電訊號和能量釋放出來。

【解析】

此題重點考查對文中重要語句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考查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

只要細讀原文第一段,就可以明確以下兩點:(1)無線電射頻脈衝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能引起氫原子核共振,並吸收能量;(2)當停止射頻脈衝時,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訊號,並釋放所吸收的能量。

根據「前後勾聯」的方法我們參看文字第二段的前三句:「原子核的運動類似『自旋體』,不停地以一定的頻率自轉……磁場的強度和方向,決定原子核旋轉的頻率和方向」的敘述。由此可知引起「氫原子核在磁場中旋轉」及「原子核旋轉頻率的改變」等與無線電射頻脈衝無關,a、b兩項中的說法是錯誤的。

另外,「釋放能量」是在「停止射頻脈衝」之後,而不是如b項所說的在「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的「同時」。

再看d項。根據文字第一段,能量的變化雖然與「無線電射頻脈衝」的執行與停止有關,但發出射電訊號和釋放能量的是「氫原子核」而不是「射頻脈衝」。因此d項中的「射頻脈衝會按特定頻率把射電訊號和能量釋放出來」的說法顯然是錯誤的。

【答案】c

例2(全國高考試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試題。

(節選原文第

三、四段)導致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公升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工業革命開始以後,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燃燒量越來越大,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斷增加。同時,雷擊、蟲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災、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壞也使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綠色植物遭到破壞。

所以,要控制全球變暖,必須改變能源結構,大力植樹造林。有科學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從根本上防止溫室效應的加劇。

氣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自身活動所造成的災難。我們必須樹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氣環境觀念,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愛護頭頂上的這片藍天。

9.下列對「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自身活動所造成的災難」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界各國遲遲不採取果斷和必要的措施,不改變能源結構和大力植樹造林,以致大氣層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

b.2023年工業革命以來,大量開採和燃燒煤炭、石油、天然氣化石燃料的結果,大大增加了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含量。

c.由於人類無限制的破壞,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劇消失,沙漠進一步擴大,使得地表氣溫也隨之不斷公升高。

d.因雷擊和蟲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災、草地衰退,導致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減少,而人類對此卻束手無策。

【解析】

這一題考查對文中重要語句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考查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

本題選用的「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自身活動所造成的災難」這一重要句子,在文中內涵比較豐富,需要仔細揣摩,才能正確領會其含義。要準確地選出,就要仔細比照原文,看看哪一項所說的生態變化與人的活動沒有關係。

a項的表述基本上是對原文第三段中有關資訊的歸納。第三段中存在這樣的因果推理:因「工業革命開始以後,化石燃料的燃燒量越來越大」,所以必須「改變能源結構」;因「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災、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壞」,所以必須「大力植樹造林」。

可見造成這些災難的原因都與人類自身的活動相關。選項中不說「人類」而說「世界各國」,用意在於強調人類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行為。選項與原文表述不同而含義相同,因而是正確的,可以排除。

b項中的「大量開採和燃燒」與原文中的「化石燃料的燃燒量越來越大」表述不同而含義相同,可以「互解」。「大量開採」和「燃燒」也都是人的活動。b項也是正確的。

c項指出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劇消失,沙漠進一步擴大,使得地表氣溫也隨之不斷公升高,並點明這種情況的發生與人類無限制的破壞有關,也是正確的,也可以排除。

d項說因雷擊和蟲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災、草地衰退,導致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減少。雖然也提到人類,但「雷擊」和「蟲害」而導致的災難畢竟不是人類造成的,人類只是「對此卻束手無策」,所以是不正確的。d是正確選項。

【答案】d

專題一閱讀理解 二

專題一閱讀理解型問題 二 一 中考專題詮釋 閱讀理解型問題在近幾年的全國中考試題中頻頻 亮相 特別引起我們的重視.這類問題一般文字敘述較長,資訊量較大,各種關係錯綜複雜,考查的知識也靈活多樣,既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又考查學生的解題能力的新穎數學題.二 解題策略與解法精講 解決閱讀理解問題的關鍵是要認...

專題4閱讀理解問題

強化突破 1 2013 呼和浩特 如圖,下列圖案均是長度相同的火柴按一定的規律拼搭而成 第1個圖案需7根火柴,第2個圖案需13根火柴,依此規律,第11個圖案需 b 根火柴 a 156 b 157 c 158 d 159 2 2014 濟寧 如果二次函式y ax2 bx c的圖象與x軸有兩個公共點,那...

重慶中考數學閱讀理解專題

在處理分數和分式問題時,有時由於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的次數高於分母的次數,在實際運算時往往難度比較大,這時我們可以考慮逆用分數 分式 的加減法,將假分數 分式 拆分成乙個整數 或整式 與乙個真分數的和 或差 的形式,通過對簡單式的分析來解決問題,我們稱為分離整數法,此法在處理分式或整除問題時頗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