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模式探索

2023-01-22 11:15:05 字數 846 閱讀 2930

作者:段光華

**:《黑龍江教育·中學教學案例與研究》2023年第11期

資訊科技課的教學目的旨在讓學生在了解計算機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資訊意識、提高學生資訊素養,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資訊科技教學要結合現代資訊科技與先進教育理念,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他們運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

一、「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1.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針對具體問題的情景對原有知識進行再加工和再創造,知識隨著人們認識程度的深入而不斷地變革、昇華和改寫,會出現新的解釋和假設。因此,筆者提倡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注重學生自身的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通過情境、合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2.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應該由傳統的單學科教學觀轉變為課程觀、價值觀、知識觀、文化觀。新的課程觀認為,課程應該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面向社會;課程是知識、社會文化的統一。

因此,資訊科技課程不能僅僅侷限於傳授計算機技術,更應該是資訊科技能力、文化以及價值觀的培養。

二、在初中資訊科技課堂中實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筆者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嘗試運用各種教育教學新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如下的幾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經過實踐證明,這幾種模式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是比較高的。

1.小組合作**模式。

當今世界資訊科技日新月異,要讓學生所學知識隨之不斷更新,就要求學生具備研究、**學習能力。實踐證明,這種能力在小組**學習中可以得到最大的發揮。在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在群體協作下嘗試**。

在**過程中,合作應該貫穿於整個過程,在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廣泛展開。

以學生為主體,構建高效課堂

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學活動的基本原則。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中無疑是居於核心地位的,然而,這種作用應盡可能呈隱性狀態。良好的教學活動,應盡可能讓學生出現在教學活動的前台,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如何體現這一點,在我們今天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改革中,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喚醒...

以學生為主體,讓課堂更有效

作者 郭會芸 新課程學習 上 2013年第01期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在談到小學數學的基本理念時這樣表述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我的理解是數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 交往互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課改要回歸教育的本質,即...

初中資訊科技課堂基本要求

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的主要任務是 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資訊科技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 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初中階段的具體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