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中職化學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取向

2023-01-18 05:39:02 字數 2606 閱讀 6745

**關鍵詞: 中職化學校本課程開發價值取向

**摘要: 化學校本課程開發是中等職業學校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取向在於:

提高課程的服務意識,實現學以致用的顯性價值和潛在價值。正確認識其多元的價值取向,有助於推進化學校本課程的開發。

《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08〕8號)指出: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必須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突出職業道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養,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提高其就業創業能力。在這一論述中,對中等職業教育的核心價值取向進行了明確的界定,中職教育不僅是單純的就業教育,而且包括素質教育。

如何在中職教育中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教師的人才觀和課程觀很重要,課程合理設定及課程內容的合理選擇顯得尤其重要。化學作為培養現代公民科學素養的一門公共基礎課,也是職業學校學生學習相關專業課程的基礎。目前不少中等職業學校的化學課程存在課程內容偏深、實用性不強等問題,學生學起來困難,教學效果不佳,為此中職的培養目標受到了很大影響。

中職學校專業的發展是以課程為載體的,課程應緊跟時代發展、社會發展、學生特點,為滿足各方面的要求,職業學校各學科校本課程開發已勢在必行。它對形成課程的服務意識、實現學以致用的顯性價值和潛在價值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1世紀的課程有更加強調教育的全面性和基礎性,更加強調終身學習,更加強調綜合能力的培養、個性的培養,更加強調課程的展開性目標、表現性目標,以及師生的交流與合作的發展趨勢。即課程開發時不僅要注重課程的顯性價值,而且要注重課程的潛在價值。

一、化學校本課程開發的顯性價值

1.提高化學校本課程為專業課服務的意識。

近些年,學生在化學課程學習過程中,在教學內容、教學要求等問題上經常與教師、與學校意見和看法不同,出現了教與學的不和諧。課程設定、教學計畫和教材多少年來突破性變化不大;沒有運用教學設計的系統方法處理好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關係,造成有些知識學了沒用,有些知識學了不夠用,造成了供需不平衡。這種現狀既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又不利於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為解決上述問題,促進文化課更好地為專業課服務,中職學校化學校本課程開發有其現實的意義。

2.提高化學校本課程為學生當下生活服務的意識。

人類生活在乙個色彩斑斕的物質世界裡(即化學世界)。從化學與人們的衣食住行看,色澤鮮豔的衣料需要經過化學處理和印染,豐富多彩的合成纖維更是化學的一大貢獻;「糧袋子」、「菜籃子」的豐收和品質提高,有賴於化肥、農藥、除草劑等的生產與發展;現代建築所用的水泥、油漆、玻璃和塑料等材料都是化工產品;各種現代交通工具,不僅需要汽油、柴油作為動力燃料,而且需要各種汽油新增劑、防凍劑,以及機械部分的潤滑劑,這些無一不是石油化工產品。此外,人們需要的藥品、洗滌劑、美容品和化妝品等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也大都是化學製劑。

中職化學校本課程開發內容讓化學更貼近生活實際,給學生當下的生活給予科學的指導,讓其學會科學地選擇,這是中職化學校本課程開發的實用價值。

3.提高化學校本課程為學生今後發展服務的意識。

學生走出學校成為各行各業的生產者,同時也就是各行各業的技術改革者。他們在職業學校培養的遷移能力、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等不僅影響企業的發展,而且影響學生個人價值實現的成功感,為學生後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化學校本課程開發內容應該注重各種能力的培養,整合社會資源、企業資源、科技資源促進中職化學校本課程開發的生長價值。

  二、化學校本課程開發的潛在價值

1.為全面提公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創設了活動空間。

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對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有著不同的價值追求。國家課程在國家的層面上考慮學生共性能力的培養,地方課程考慮地域內學生共性能力的培養,校本課程則是在學校層面上考慮學生個性能力的培養。雖然校本課程只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補充,但是校本課程對學生素養的提公升、人格的養成有著重要意義,為全面提公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創設了活動空間。

校本課程開發以學生的需求為邏輯起點,它又彌補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不足,使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成為可能。

2.為學生的自由發展提供了機會。

因材施教是教育學原理中的一條原則,這實際上就是強調人的自由發展,但在教育實踐中未能得到落實。當前的校本課程開發,為學生的自由發展提供了機會。在校本課程開發的專題中,比如通過公共專題中的「食品新增劑校本課題」的學習,學生知道了食品新增劑的種類、用途,以及劑量等,學會了科學鑑別和選擇食物。

再如通過專業專題「金屬材料校本課題」的學習,數控專業的學生能夠全面認識金屬材料的組成、結構與效能的關係,為今後專業課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這種專題性學習打破了學科間的界限,因而學生依據自己的需求和專業可以在某些方面獲得長足的發展。

3.為學生人格的養成創造了條件。

所謂人格,這裡是指個體在對己、對人、對事等方面的社會適應行為的內部傾向性和心理特徵。在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部分學生的人格存在缺陷,如孤獨、自私、缺少團隊精神,等等。校本課程中開展的許多市場調查、方案的收集等活動,強調的是集體的力量,它需要大家的團結協作和共同工作。

學生在共同實踐中學會合作,學會尊重別人,積累戰勝困難的經驗,人格也就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得以完善。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國教育報,2001,(7).

[2]徐玉珍.校本課程開發:概念解讀[j].課程·教材·教法,2001,(4):12.

[3]魏本亞.論語文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取向[j].中國教育學刊,2004,(12).

[4]李莉.職校課程管理芻議[j].教育研究,2009,(12).

關於中職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思考

摘要 當前,以就業為導向 以能力為本位的英語校本課程開發已經成為中職學校英語課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根據中職英語校本開發的背景 校本課程開發的定義,對中職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進行思考與探索,力圖尋找出改變中職英語教學落後狀況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迅速...

校本課程開發的要義

摘要 校本 課程作為 國家課程 地方課程 校本課程 課程之一,是 國家課程 和 地方課程 的必要補充,校本課程開發遵循的目的是面對學生的需要,為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但 校本 課程開發的前提是課程權利開發權利的下放。以以往的經驗和教訓,教師的專業素質是 校本 課程開發成功與否的關鍵。校本課程的開發也必須...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計畫

一 指導思想 以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試行 的基本精神為指導,調動學校自主開發課程和自主管理課程的積極性,充分利用我校和社群的課程資源,通過與外部力量的合作,採用選擇,改編,新編教學材料或設計學習活動的方式,研究 開發校本課程並逐步形成適應地方 學校和學生特殊需要的,體現學校辦學特點的學校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