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公開課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與反思

2023-01-17 04:36:05 字數 3687 閱讀 4394

一、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寄寓文中的對待困難的正確態度和克服困難的方法,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獲得正確面對困難的有益啟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下列加點的多音字或難讀字的字音;學習運用下列常用詞語。

字音悶熱(mēn) 玩彈子遊戲(dàn) 不能動彈(tán) 全身顫抖(chàn)

著眼(zhuó) 卜卜亂跳(bo bo) 連攀帶扒(bā)

啜泣(chuò) 瘦骨嶙峋(lín xún)

常用詞語訓誡迂迴凝視啜泣嶙峋心驚肉跳頭暈目眩小心翼翼

3.讓學生嘗試自主閱讀,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獲益的學習方式。

二、教法和學法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寓理於事、文字淺顯、故事性強的文章,作者通過對自己小時候爬懸崖歷險一事的敘述,告訴讀者一條重要的人生經驗。閱讀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習對待困難的正確態度和克服困難的方法,對他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中遇到困難挫折時如何對待產生積極的影響。這種學習和影響是無法外加的,它必須由學生自己通過閱讀、理解、體驗、感悟、內化才能起作用。

本案例設計試圖從以下兩點著手,以期達到上述目的:

1、學生體驗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不管是學生自讀還是課堂討論,都強調學生情感體驗的主動參與。

2、注重學生的自讀自悟。只有獨立學習,主動體驗,主動發現,學到的才有可能成為自己一輩子受用的東西。這篇文章適合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只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加以適當的引導,讓學生體悟得更深刻些。

三、教學過程(****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設計

整個教學按學生自主閱讀的學習方式策劃。學習活動分三個環節。

(一)學生自讀課文,交流閱讀感想,提出疑難問題。

自讀目標呈現:①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②初步體驗「我」小時候歷險經過,感受對待困難的態度與方法。回答:

你讀了這篇課文後最大的啟發或感想是什麼?③發現問題,回答:你覺得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大家幫助解決?

學習障礙**:①朗讀過程中對多音字字音準確性的忽略;②口頭表達能力較弱者積極參與交流活動的主動性的喪失。

教師幫助對策:①自讀前呈現本課難讀的多音字;②對口頭表達能力較弱者安排課前預習,閱讀感想和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可進行書面準備;③必要的鼓勵。

(二)整合師生問題,教師必要引導,學生深入體悟。

學習效果期待:這篇課文的重點內容是面對困難時的態度和克服困難的方法。文章充分描寫「我」在懸崖上的恐懼心理和絕望處境,是為了說明「我」當時面臨的困難的巨大程度;而這麼巨大的困難最後在父親的指點下,在「我」自己的努力下終於被戰勝,化險為夷。

「我」經歷了極度的恐懼後又體驗了成功的極大快樂與激動,這種大悲大喜的心理變化過程才使這件事成為「我」終身難忘的記憶,才使「我」在以後的回顧中悟出了終身受用的「人生經驗」。學生只有進入故事情境,充分感受「我」的心理和「我」走一步再走一步終於到達目的地的過程,才能深刻體會文中的生活哲理。假使「我」的遇險脫險的經歷能成為學生難忘的記憶,在今後的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就能想起「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故事,那是達到了學習這篇文章的最佳效果,對人生的影響將是非常深遠!

學習障礙**:由於生活閱歷和閱讀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學生自讀課文的最大問題可能出現在對「我」恐懼心理的漠視,對「我」面臨的困難的小視,對克服困難過程的忽視。他們可能會因為「我」的夥伴們輕而易舉地爬上懸崖而忽視了「我」的具體情況;可能會不自覺地拿自己的能力去衡量「我」的能力,產生「這麼點困難都克服不了」等想法。

這必定會削弱這篇文章的教育意義,影響學習目標的達成。

教師幫助對策:在學生交流之後,迅速整合關鍵問題,要求學生關注重點片段,引導學生進入故事情境,在閱讀、想像、整合中讓學生充分體悟。

重點問題和引導方式、引導內容先擬:

1.對「我」為什麼被困在懸崖的岩石架上及當時心理的關注與體會

引導方式:讓學生細讀課文,就引導問題,篩選重點語句讀讀議議,調動學生的生活前經驗去體會想像「我」的處境和心理;

引導內容:一是關注「我」是怎樣乙個孩子,與別的孩子的有什麼不同(「希望自己像他們那樣活潑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後,八年來我一直有病」,「瘦骨嶙峋」,不像別的孩子那樣健康強壯);二是「我」當時的處境,有沒有人幫助「我」,鼓勵「我」?這對「我」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無助,孤身一人,其他小朋友不但丟下「我」走了,還嘲笑「我」;這無疑增加了困難對「我」的心理壓力,「我」會很難過,很傷心,也會更加害怕);三是關注「我」被困時的心理,找找描寫「我」爬懸崖時心理感受的詞句(「全身顫抖,冷汗直冒」,「心驚肉跳」,「嚇得幾乎暈倒」);說說對「我絕對沒法爬下去,我會滑倒摔死」,「我聽見有人啜泣,正納罕那是誰,結果發現原來是我自己」這兩句話的理解(極度緊張恐懼,以至連自己哭了都不知道;認為「絕對」不可能爬下懸崖,因為「會摔死」,近乎絕望)

2.對父親的態度、做法及意義的關注和**

引導方式:用假設情境啟用思維,如「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不聽母親告誡,在外冒險,陷入困境,你父親會……」或「假如你是那個父親,將怎麼辦?」等,在學生的討論中不知不覺地關注文中父親的態度、做法,**其意義。

引導內容:一是關注父親的態度(安慰與鼓勵,如父親找到「我」時的第一句話);二是關注父親的指點「我」下懸崖的方法(將困難分解,「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三是關注「我」下懸崖時的心理變化過程及脫險後的心理感受(**父親這樣做的意義)

(三)創設問題情境,鼓勵自由言說,內化所得經驗。

1、在你的生活經歷中,有沒有遇到過你認為無法克服的困難?你認為你目前最大的困難是什麼?現在有沒有解決的辦法?你有沒有需要大家幫你想辦法解決的困難?

2、假如你是傑利,將怎麼辦?

四、教學活動片段

師:在自讀提問時,有同學曾提出了這樣乙個問題:為什麼他父親不上去把他抱下來,而是讓他自己一步一步走下來?現在我們假設一下:假設你是那個父親,你將怎麼辦?

生1:假如我是那個父親,我看到我兒子臥在懸崖上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我會害怕得不知所措,連忙打**給警察,讓警察來救我的兒子,然後對兒子說:「不要怕,警察叔叔一會兒就來,你再堅持一下!

」(眾人大笑)

生2:假如我是那個父親,我不會像文中的父親那麼偉大,教他走下來:萬一他一害怕,摔下來怎麼辦?我只會自己慢慢靠近孩子,小心地把他抱下來。

生3:假如我是那個父親,我也很可能會自己爬上去把孩子接下來。但我知道那是不對的,這樣對孩子是不會有好處的。

所以我只能選擇讓孩子自己勇敢地從懸崖上慢慢走下來,不斷的給他鼓勵,讓他對自己充滿信心地下來。

生4:假如我是那個父親,我不會自己爬上去救他。我要鼓勵他自己去戰勝困難,走一步,再走一步,去克服眼前的乙個個難關,最後到達勝利的彼岸。

當然我也會為他照那束光,讓他明白,前方總有希望,在他遇到困難時,他的父親總會支援他的。

師: 雖然有幾種不同的意見,但都體現了乙個父親對孩子的愛。不過,我比較贊同後兩位同學的意見。

你們不但知道文中的父親怎樣做,而且能深刻地理解他這樣做的目的,很好!大家可以想一想:假如父親上去把他抱下來,那麼「我」以後碰到困難時會怎樣?

如果沒有父親的鼓勵和指點,「我」能不能獲得讓我一輩子受用的「人生經驗」?

…………

生1:假如我是傑利,我不會拋下朋友不管,我會盡力幫助他從崖壁上爬下來;即使我沒有那個能力,我也會馬上跑去叫大人來幫忙。

生3:假如我是傑利,如果我們去爬懸崖,因為知道他身體不太好,所以我會跟在他後頭,幫助他爬上懸崖,讓他對自己有信心。在往下爬的時候,我非但不准許別的同伴嘲笑他,還會讓這些朋友一起鼓勵他。

師: 同學們說得很好,從中能看到同學們身上有一種團結互助的精神,對同學、對朋友有一顆愛心。不知誰說過這樣一句話:

「有些事情並不是因為困難,我們才失去信心,難以辦到;而是因為我們失去信心,有些事情才顯得困難,難以辦到。」當我們身邊的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多鼓勵他,幫他樹立信心,勇於面對困難。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挑戰逆境鑄造人格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學手記 廣東省廣州市沙東中學王珂 在本文的教學上,我共設計了六項活動,讓學生參與 讓學生閉上眼睛,設想自己處在那黑暗 寂靜的環境中,內心充滿著恐懼 焦慮 無助和傷心,認為自己體弱無用,戰勝不了怯懦的心理。分鐘 結果 學生透露出內心的訊息,有傷心 擔憂 無奈 同情...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17課 走一步,再走一步 備課組長 陳子綿主備人 張小菊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積累優美詞句,引導學生學習借事說理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在朗讀中初步讀出語氣的能力及其複述課文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在反覆朗讀 整體感知 深入理解中,感受 我 在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對生活的意義。3 情感態度價值 增強...

走一步再走一步

6 故事的結果又是怎樣的?2 我們現在根據歸納的要點 時間 地點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經過 結果複述這個故事,注意複述時在事情的經過部分要詳細一些。五 整體感知 1 用一句話概述課文所寫的內容。明確 本文記敘 我 懸崖脫險一事,說明當我們面臨困難和挫折時,要勇於面對困難和挫折,最終是會戰勝困難和挫折。...